乱翻硬盘,找出了一堆以前搜集的资料。突然想拼篇东西,怀念一下20年前的生活。
教过我发酵的老师听说己基本不在岗了,有些退休了,有些离开了……想起张学友《男人四十》的一句话“盛老师,你教我东西,有些忘记了,有些还记得……”日子过得如此之快,20年也只是恍惚中的一瞬间。
葡萄酒是怎么兴起来的?貌似1989年美帝封锁中国以前,张裕等一干公司的红酒还是以出口为主的,后来欧洲人不要了,美国人不要了,张裕的一个老师兄有言“一斤葡萄卖7分钱都没有人要,种地的老农哭着求公司收购,公司也没有办法,只能看着那些葡萄烂去......”。一个悲凉的故事竟然是葡萄酒内销大幕的开始。
一、分类
讲到分类,一般人想到首先是干红、半干这类东西(是啥可以百度,中国现销的葡萄酒,不是干红都不好意思和邻居打招呼,美其曰健康,这恐怕是法国佬做梦也想不到的)。其实那个分类只是支干。大类的划分是从餐酒、起泡酒、加烈酒开始的。所谓餐酒(Table Wine),是指进餐时喝的淡酒,酒精度在8%-15%之间,按法国人的划分方法,可有:
V.D.T./Vins de Table:普通餐酒 V.D.P./Vins de Pays:乡村酒级/地区餐酒
V.D.Q.S/Vins Delimite de Qualite Superieure:优良地区餐酒
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法定命名产区餐酒
四种。A.O.C应该大家很熟悉了,现在不管真假,为了价格,进口的一干葡萄散装酒都喜欢在中文上模糊一下,以次充好,冒充尊贵。A.O.C的实际产量很小,其标签有着严格的标注方法。
(图片百度来的,凑合着看)
这些著名的品牌,看看你能认识几个?
来看其中一个。
波尔多圣埃米伦——白舒伐尔庄园(出产波尔多八大土酒之一的紫红葡萄酒,葡萄品种主要是卡本妮弗兰克,梅洛,还有少量的萧伟昂,马尔北,也不怪红酒卖的贵,听听洋名就有高大上的感觉。配上羊肉和烤鹅,法国大菜就上桌了。)
仔细看下A.O.C标识,通常一定会包括下列内容:原产地(例如夏布利);葡萄品种(如霞多丽,传统法国的标注也有不标识葡萄种品,只注明出产酒庄和葡萄园名称的);酒精浓度下限(如10%);种植限额(如50百升/公顷),没有这些标识的A.O.C还是叫他们冒牌天神吧。
V.D.Q.S/Vins Delimite de Qualite Superieure:优良地区餐酒也是优质餐酒的一种,在产品标签上与A.O.C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从等级上来说,它要低于A.O.C,但是品质和价格上却不一定比A.O.C酒便宜。法国的V.D.Q.S产量也很低,占比只有2%左右。与A.O.C相比,它只是缺少一些法律意义上限制而己。
V.D.P.等级的餐酒通常价格低廉,也是我们现在进口的主要品级,这其中其实不乏精品,但喝葡萄酒的都是讲面子的不是,很多V.D.P的餐酒进口后,其中文标签上或多或少的会打上一些A.O.C或优质地区餐酒的模糊标识。几个欧元的葡萄酒就成了我们手里价格不扉的炫耀了。不过如果你真的识货,其实这些平民化的酒品并不像它的价格那样廉价。如果你运气好,所谓最佳性价比就是从这里找到的。
最低等级的普通餐酒“Vins de Table”,是进口酒的另一主力。由于这个等级的葡萄酒法规的约束比较宽松,只要是法规里所认可的品种,都可以当做酿酒的原料。只要酒原产地是法国,不论是用来自同一地区还是几个产区的酒调配而成的,都可称为“法国普级餐酒”。如果是由源于欧盟不同国家的酒调配而成,则被称为“来自欧盟不同国家的调配酒”。但调配欧盟以外国家的葡萄酒是不被允许的。
需要说明的是2011年1月1日起,法国使用了新的等级标识方法,AOC葡萄酒(法定产区葡萄酒)变成AOP葡萄酒 (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égée)。 VDP葡萄酒(地区餐酒葡萄酒)变成IGP葡萄酒 (Indication Géographique Protégée)。 VDT 葡萄酒(日餐餐酒葡萄酒) 变成 VDF 葡萄酒( VIN DE FRANCE ) ,属于无 IG 的葡萄酒,意思是酒标上没产区提示的葡萄酒 (vin sans Indication Géographique)。如果你买到的酒是这个时间之后生产,产品标签上仍然带有A.O.C等标识的,恭喜你,你买到了中国人分装的法国葡萄酒。品质好不好只有看奸商们的良心了。
看看另一重要产区德国的标识方法。
1. 日常餐酒(Tafelwein):等级最低的葡萄酒,各种生产规定最少,是清淡简单的酒。价格便宜,常被当地人视作饮料,相当于法国的Vins De Table。
2. 特区日常餐酒(Landwein):也是日常餐酒的一种,但限定要求由全国17个指定产区生产且可标示在酒瓶标签上,品质比日常餐酒略高,相当于法国的Vins De Pays。
3. 特区良质酒(QBA-Qualitatswein Bestimmer Anbaugebiete):这个等级的酒必须由德国13个特定产区所生产,使用规定的葡萄品种酿制,葡萄须达到一定熟度,以确保能表现出该产区葡萄酒的形态和传统口味。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加糖增酒精法”酿制的葡萄酒。 4. 特级良质酒(QmP-Qualitatswein mit Pradikat):德国最高等级的葡萄酒,绝对禁止人工添加糖份,视葡萄成熟程度的不同又细分为6种“谓称特性”,这些特性须在酒标上标出。
(1)一般特级良质酒(Kabinett):由一般正常成熟的葡萄酿制而成,口味清淡,酒精度至少7%以上。
(2)晚收特级良质酒(Spatlese):用比正常成熟度晚七天采摘的葡萄酿制。因为葡萄得到额外阳光的照射,使酿制出的酒风味较浓。
(3)精选特级良质酒(Auslese):特别挑选比Spatlese更晚摘,糖份含量更高的葡萄串酿制而成。偶尔会由部分葡萄已受贵族霉(Noble Rot)感染。
(4)精选甜葡萄特级良质酒(BA-Beerenauslese):精心挑选部分已受贵族霉侵袭的特甜葡萄,由葡萄串上摘取切离下来酿制的酒。
(5)精选干甜葡萄特级良质酒(TBA-Trockenbeerenauslese):全部采用已受贵族霉侵袭、水份蒸发、萎缩像葡萄干的葡萄酿出的酒,最浓郁香甜。
(6)冰酒(Eiswein):是在结冰状况下采摘完全成熟葡萄酿制的甜酒,非常希罕少有。
产区中,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老牌产地,一般会在酒标上注明该酒产地、酒庄、葡萄园的名字,不标识葡萄品种;美国、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新西兰、南非等属新兴产地,通常会标识葡萄品种。
美国、南非的葡萄酒品质也是不错的。历史虽然比欧洲短,但是酿造技术一脉相承。加州的甜葡萄酒也是独一无二的。其它新兴产地相较之下,品质略差。
法国各葡萄酒产区对应酒体风险和葡萄品种。
重点说完了,简单照顾下另两位老兄。
起泡酒:酒精度8%-12%,添加二氧化碳。说的再专业点,20℃时,酒中二氧化碳压力低于0.5巴(bar)的葡萄酒称为静止葡萄酒,等于或者高于0.5巴(bar)的葡萄酒称为起泡葡萄酒。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法国香槟(Champagne,香槟中二氧化碳,要部分归功于发酵过程添加的糖 )、西班牙卡瓦(Cava)和意大利阿斯蒂(Asti)等。
加烈酒:酒精浓度为17-22%。己经是一种相对较高度的酒了。
用于加烈酒酿造的葡萄较为成熟,有些是先进行日晒后再行采收,目地为了提高榨汁前的葡萄甜度。发酵过程中,葡萄的糖份全部转化成酒精前,便加进高酒精度的白兰地或烈性酒精,把酒精浓度提高到15%以上,从而终止发酵制成甜葡萄酒。加入烈性酒精的时机及加入的数量,决定了加烈酒的干或甜,和酒体浓郁与否。
西班牙的雪莉酒(Sherry),葡萄牙的波特酒(Port)等都是这类精品。
码字是如此讨嫌的工作,到这里,先到这里吧。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5483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