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 秘
商 道|善能量|品 牌
—曰—
8月13日,科蒂公司发布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2015财年财报,2015财年里,科蒂集团的营收仅43.95亿美元,比起去年还下滑了3.4%,眼瞅着在走下坡路,而且到现在还没找到接班的CEO。
好在公司的净利润从净亏损9740万美元转为盈利2.325亿美元,算是给股东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股东们的低落心情刚回到了地平线又被拉到了高空:科蒂在财报中又披露了下一财年的营收要达到100亿美元,这是要给股东们打一针兴奋剂,直接High上天吗?不怕High过了吗?
我们都知道,一年就赚45亿美元的科蒂前阵子花了125亿美元(约合798亿人民币)买了宝洁43个牌子,所有品牌市值约94亿美元(约合600亿美元)。
可这些牌子真的能帮科蒂把营收翻上一倍多吗?还差的370多亿人民币都从哪些牌子里面扣出来?
按科蒂的算法,买牌子花的将近800亿人民币只用两年就能回本,可亲们要知道宝洁当年花530亿美元收购的吉列现在一年销售额也就50多亿美元,科蒂回本的底气在哪里?
品观君给亲们扒一扒好了。
还有370亿从哪里来?
370亿可不是个小数字,7个上海家化干上一年也就这么些了,科蒂新娶到手的威娜(Wella)和伊卡璐(Clairol)等、美妆业务的封面女郎(Cover Girl)和蜜丝佛陀(Max Factor)等,以及古驰(Gucci)、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香水这么些牌子真的有这么强势吗?
其实,做完这笔交易后,富国银行(WellsFargo)分析师Chris Ferrara曾表示,这次收购将给科蒂带来巨大规模变化,估计将使其营收增至近110亿美元(约合702亿人民币),科蒂自己只说了100亿美元,还着实谦虚了一把,不信咱们看:
威娜:2003年就有236亿元
早在1981年,护发品牌威娜就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美发厅的专业线产品。1997年到2002年,威娜的全球销售额年增长率超过50%,2003年销售额已达37亿美元(约合236亿元),直到被转手前,威娜都是宝洁10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甚至可以说威娜是科蒂这次收购中最大的品牌,没有之一。
科蒂公司在2015财报中表示,护发板块的加入将给公司带来一个全新的品类。对于2003年就卖出37亿美元的威娜,加入宝洁后更是使其染发产品的增长率达到洗发露和牙膏等品类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伊卡璐:辉煌时卖出102亿
2001年,宝洁以近50亿美元的“彩礼”从施贵宝迎娶了全球染发、护发领导品牌伊卡璐。当年,伊卡璐全球年销售额已达16亿美元(约合102亿人民币)。
2007年,伊卡璐仅在中国的年销额近4亿人民币,占据近3%的市场份额,都能与当时的沙宣拼个你死我活了。尽管2014年伊卡璐洗发水全线升级后销售额只有高峰期的1/3,但30多亿人民币的年销售额也相当不少了。
蜜丝佛陀:仅在中国就干了10亿元
诞生于1909年的彩妆品牌蜜丝佛陀(MaxFactor)被宝洁公司在1991年买下,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宝洁的化妆品生意。2005年4月,蜜丝佛陀正式进入中国,进军高档彩妆市场。
蜜丝佛陀的入华之路颇为坎坷,才一年就遭遇困境,2006年底被迫下柜。3年后,“蜜丝佛陀”才得以重返中国市场,燃起了生命的第二把火。依照颖通中国地区彩妆品类负责人在2014年年底透露的数据,颖通自2008年11月接手蜜丝佛陀以来,最近五年都实现了64%的复合增长,2014年完成10亿元零售额无压力。
Gucci:2011年卖了至少32亿
卖时装起家的意大利品牌Gucci还卖包包、香水等奢侈品,然并卵,品观君一个也买不起,而且Gucci家的香水业务和这些产品关系不大——不在同一家公司,现在还落到了科蒂的手中。
它家的香水近年卖得相当火热,据媒体报道,2006 -2011年,古驰的香水业务几乎增长了两倍,年销售达5-6亿美元(约合32亿人民币)。
杜嘉班纳:香水贡献几亿美元小Case
跟Gucci相似,杜嘉班纳也是个意大利奢侈品集团,卖香水、手表等奢侈品自是不在话下,然而很特别的是它家还卖内衣跟泳装,说到这儿,品观君的哈喇子已流了一地。
言归正传,据 MF Fashion(米兰时尚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06年 3月 31日的2005 财年,杜嘉班纳营收达14亿美元,而香水、眼镜、手表和首饰总销售额上涨6%至5.27亿美元,做个减法就能算出他家香水贡献几亿美元的销售不是问题。
封面女郎:美国第一开架彩妆品牌
封面女郎(Cover Girl)并不是美女,其实是个美国彩妆品牌,创立于1961年。1989年,被宝洁公司“相中”纳入旗下,这才有了接触中国消费者的机会,16年后正式登陆中国。据悉,封面女郎品牌2014年市值约为12.42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Cover girl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开架区彩妆品牌,虽然没有挤进宝洁10亿美元俱乐部,销售额也是不低的。
数学不好的品观君用脚趾头粗略一算,如果表现稳定,以上6个品牌带来的营收增加就不止370亿了,不过,这肯定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算法。
科蒂集团新增的那370亿绝非仅仅来自宝洁的43个品牌,科蒂自身的品牌也会获得宝洁原有品牌渠道的资源优势,在全球各个市场内的潜力都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另一方面,新增的品牌几乎把科蒂的营收结构来了一个大翻转,还不知道科蒂能不能玩转这次大变革,科蒂的股东们下一财年要爽一把的愿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实现。
科蒂要做护发大咖?
刚说到,科蒂的业务结构出现巨大的变化,在财报中称自己为全球第二大香水公司,第四大彩妆公司的科蒂到底会转型成什么样呢?
科蒂集团原高层曾表示,虽然资金雄厚,科蒂的产品线过于单一,科蒂旗下涉及中国市场的产品仅有兰嘉丝汀、CK香水、阿迪达斯香水、芮谜彩妆和花花公子等,因此通过收购来拓展产品线无疑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
从图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科蒂集团目前的营收结构比较简单,香水业务占据了科蒂近一半的营收,这也难怪科蒂会有底气说自己是世界第二大香水公司。可是新品牌进入后,香水业务在科蒂集团中的贡献份额排名估计要往后靠了。
随着香水板块中杜嘉班纳和古驰等品牌的加入,香水销售额将增加约7亿美元;而彩妆板块有了封面女郎和蜜丝佛陀为代表的品牌加入,销售额也会出现大幅增长;而新增的护法板块很有可能会盖过科蒂引以为傲的香水业务成为科蒂后期最大的业务板块。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科蒂全球第二大香水公司的位置并不会因为宝洁系香水业务的加入而成为第一,毕竟离老大还有两条街的距离,不是多几个牌子就能追上的。
在护发产品的红海里,科蒂估计要挣扎一番了,毕竟宝洁、联合利华、汉高……一票大咖都在这里候着呢。
科蒂成了世界第二大化妆品公司?
刚说到世界排名的变化,在未来年销达到100亿美元的科蒂的世界排名会出现变化吗?
答案是会,但离全球第二很远。
>>奉上一张老图
有分析师曾表示科蒂会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公司,这个确实有点玄乎,从纯化妆品产品的业务来看,100亿美元是无法超过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甚至是雅诗兰黛;不过赶超汉高、花王、资生堂等集团挤进世界前十化妆品集团的阵营基本可以实现。
当然,也要科蒂明年真的能挣到100亿美元。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品观君推荐的神秘好文)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51519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