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寒冬”这个话题已经持续了一年有余。从去年起,化妆品专营店就开始明显感受到客单停滞、销量下降、会员流失等问题带来的经营状况下滑。然而迄今为止,这个冬天的持续时间仍然被低估了。
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曾在4月发文,称线下实体零售总量去年全年增长几近于零,娇兰佳人从去年6月遭遇了突然的可比店同比下降并持续至今。直到上周,蔡汝青仍然强调过化妆品零售行业形势依旧严峻。
中国本土最大的化妆品零售连锁情况已然如此,更别提中国十几万家中小连锁甚至单店了。云南弘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波在4月也曾透露,西南地区受到经济下行、产能过剩而迎来了关店潮,尤其是云南出现了大规模关店的现象。而在江浙、东北等市场,工厂店的关店潮也如赶集一般涌来。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中,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强化化妆品实体零售店的自有优势。比如引进更招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让她们享受在线下购物的乐趣。
那么,年轻消费者究竟喜爱什么呢?“韩国货”或许是呼声最高的答案之一。
据凯度消费者个人美妆指数日前发布数据称,韩国彩妆品牌最受20-29岁姑娘们的欢迎,她们对韩国品牌的热情在所有品类的彩妆上都远超其他人。
中国现在是韩国化妆品最大的输出市场,去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如今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热度持续上扬,就连今年5月刚结束的上海CBE,都被认为“韩国跃升为本届展会主宾国”。
而在韩国本土,受益于中国消费者对韩国化妆品的喜爱,明洞商圈已经成为“专门服务中国人”的商圈,就连当地人都不受商家待见。
中国的年轻消费者不单喜欢购买韩国的化妆品,事实上,在韩国影视、音乐、明星的推动之下,韩国文化向中国的输出是整体的,不得不引起注意。
例如,韩式咖啡连锁店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就要令来自欧美的星巴克感到后背发凉。年轻消费者甚至将韩国誉为“不产咖啡的咖啡王国”,并热衷于无事前往韩国的咖啡厅体验一下“比欧洲咖啡更好喝的咖啡”。
另外,韩国的饮食文化也对中国消费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紫菜包饭、韩式泡菜、韩式烤肉、部队火锅等韩式料理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一过程中,韩国的零食等商品也已经影响到了中国消费者。
中国的年轻女性有相当大一部分喜欢模仿电视剧中的人物,从化妆品到美甲,从饮食到服装,都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股“韩流”。从多年前开始,“韩版”就成为中国服装店热卖的最重要关键词之一,而韩式美甲更是遍地开花,从一个边缘产业成为一大主流。
试想,如果我们把这些韩国生活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再搬到化妆品店内,会对年轻消费者产生怎样的吸引力?
现在已经有化妆品品牌在致力于推动这一事业。Ottie即将于7月6日举办一场“韩品生活·掘金时代”Ottie逆袭新模式招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Ottie将发布一个全新的模式,并称“将明洞输出到中国”。
Ottie作为韩国“彩护合一”的进口品牌,本身就是当前专营店渠道的稀缺资源。现在,Ottie品牌计划整合韩国咖啡连锁品牌、韩式美甲品牌以及包含韩式时尚产品、小食品在内的韩品名品,向化妆品店输出韩品生活馆,打造化妆品实体零售店的场景化销售。
这种模式在行业内尚无先例。另据了解,引入这一模式是“0加盟费”的。这样的模式具体如何实现呢?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8318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