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清代诗歌欣赏

美妆资讯
清代诗歌欣赏
2023-08-05

1. 忆西湖/麟庆《23》《134》《141》

迎熏阁外绿波肥,十里荷香人未归。

若许梦中身化蝶,今宵应傍藕花飞。

【作者简介】麟庆(1791-1846),满洲人,官至清代河道总督。

【主题】表达对西湖的怀念之情。

【注释】迎薰阁:指杭州的曲院风荷。

2. 观棋偶咏/陆嵩《146》

却敌全凭得算多,置棋不定意如何?

笑他此局原全胜,半子难赢便欲和。

【作者简介】陆嵩(1791-1860),江苏元和人。官至镇江府学训导,清代爱国诗人。

【主题】讥讽清政府鸦片战争中犹豫再三,一打就和的软弱。

【注释】却:战胜。得算多:能有很多的打算。

3. 己亥杂诗/龚自珍《23》《41》《52》《146》《17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官至清代礼部主事。柳亚子誉之诗“三百年来第一流”。

【主题】表达要求革新进步的呐喊。

【注释】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失音。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降:降临。

4. 己亥杂诗/龚自珍《23》《52》《41》《174》《44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主题】表达离开朝廷,依然为国献身的爱国思想。

【注释】浩荡:形容愁之深广。吟鞭:诗人的马鞭。代指诗人。

5. 己亥杂诗/龚自珍《337》《445》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主题】规劝不要忘乎所以,倡导见好就收的想法。

6. 己亥杂诗/龚自珍《23》《242》《353》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主题】想象陶潜写作《咏荆轲》时神气和心情,塑造刚肠嫉恶的陶潜形象。

【注释】陶潜句:在陶潜诗中我特别喜欢《咏荆轲》这一首。想见句:我甚至能够想象他高歌遏云慷慨激昂的样子。借用陶潜《停云》诗的篇名字面,形容浩歌激烈的程度。吟到句:荆轲刺秦王是为遏止秦的扩张侵略行径和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故云“吟到恩仇”。作者认为陶潜咏荆轲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故又云“心事涌”。

7. 己亥杂诗/龚自珍《135》《242》《377》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主题】写友人黄玉阶的高尚品格及对自己的深情厚谊。

【注释】苦誉:极力赞誉。温文:温文尔雅。

8. 投宋于庭翔凤/龚自珍《23》《498》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主题】不仅突出友人的好客与学识,且写出其风采及一见如故的友谊。

【注释】宋翔凤:字于庭。游山句:东道主邀我游东吴。你拥书众多,仿佛学界南面之王。南面王:古人以坐北朝南为尊。源自《魏书·李谥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拥万卷书而学,胜于南面为王”。

9. 漫感/龚自珍《23》《174》《242》《353》《498》《504》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主题】多次会事落第,抒发报国无门的愁绪。

【备注】《498》东南作东西。疑误。

【注释】惘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东南: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一箫一剑:指赋诗抒怀、仗剑抗敌。

10. 送南归者/龚自珍《23》《353》

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且买青山且鼾卧,料无富贵逼人来。

【主题】送给落第者的劝慰之语。

【注释】东华:故宫东门。源自杨素“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11. 夜坐/龚自珍《23》《191》《239》《353》《505》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主题】第四次会试落第,愤慨指责科举制度对人才压制。

【注释】睨:蔑视。一睨句:我曾是睨视海内人才的杰出者。壮岁句:三十岁任一史官。髫(tiáo)年:幼年。晋贤风:晋代文士狂妄自傲的风气。功高句:自负才能超过韩信、张良。拜将:指韩信拜将。成仙:留侯张良晚年幻想成仙。才尽:我不想功名,而是留下回肠荡气的文字。禅关:指清规戒律。砉(huā)然:原指皮骨剥离声,引申禅关开裂。美人如玉:源自《诗经》“有女如玉”。万一句:万一一天打破这些清规戒律,人人皆可以称为如玉的美人,宝剑也能吐出如虹的气势。

12. 咏史/龚自珍《30》《52》《112》《134》《174》《355》《5》《488》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主题】实则伤时,感慨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

【注释】金粉:妇女化妆品,引申繁华绮丽。属(zhǔ):结。源自《国语》“齐秦不得其请,必属怨焉”。即名流们相互勾结,结下恩怨。牢盆:煮盐器,指达官贵人。狎客:指帮闲慕客。操全算:把持。团扇才人:指贵族子弟。避席:离开坐席,指慌张失态。稻粱谋:只虑维持生计。源自杜甫“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13. 潜山道中/祁寯藻《23》《30》《141》《385》

青山缺处树弥缝,水外人家绿几重。

白鸟一群栖不定,恰疑春雪下长松。【作者简介】祁寯(jùn)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官至清代礼部尚书。

【主题】写潜山的景色。

14. 樵夫词/朱景素《385》《430》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作者简介】朱景素,江苏南京人,清代女诗人。

【主题】表达对樵夫悠闲生活的向往。

【注释】竟:竟然。

15. 晓窗/魏源《383》《431》《445》《489》《501》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作者简介】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官至清代高邮知州。

【主题】概括不同人的处世态度。

16.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魏源《52》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住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主题】抒发淡泊官场,关心人民,重视农耕的思想感情。

【注释】传舍:驿站的房舍。

17. 慈仁寺荷花池/何绍基《23》《143》《146》《430》《435》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作者简介】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县人,书法家、诗人,官至清代四川学政。

【主题】夏夜古寺纳凉所见所感。

【注释】想见:想象。

18. 浣溪沙/吴藻《351》《385》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处灯。芭蕉叶上几秋声。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作者简介】吴藻(1799-1862),清代浙江杭州女词人。

【主题】写女词人生活绝望后的自我麻醉。

19. 车中见西山口号/张际亮《23》《30》《141》《353》

试马春城晚更凉,百年空剩鬓丝长。西山不改青苍色,却为人间送夕阳!

【作者简介】张际亮(1799-1843),福建建宁举人。

【主题】反映诗人嗟叹年华老去,却报国无门的愁思。

【备注】40岁写于北京西山。

20. 长水竹枝词/黄燮清《302》《430》《174》

杏花村前流水斜,杏花村后是侬家。

夕阳走马村前后,料是郎来看杏花。

【作者简介】黄燮清(1805-1864),浙江海盐举人,官至清代宜都县令。

【主题】以少女口吻,写出爱情的美好。

【注释】长水:在浙江海盐。杏花:双关语,既指杏花又指少女。

21. 广陵吊史阁部/黄燮清《23》《302》《353》《430》《505》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忆西湖/麟庆《23》《134》《141》

迎熏阁外绿波肥,十里荷香人未归。

若许梦中身化蝶,今宵应傍藕花飞。

【作者简介】麟庆(1791-1846),满洲人,官至清代河道总督。

【主题】表达对西湖的怀念之情。

【注释】迎薰阁:指杭州的曲院风荷。

观棋偶咏/陆嵩《146》

却敌全凭得算多,置棋不定意如何?

笑他此局原全胜,半子难赢便欲和。

【作者简介】陆嵩(1791-1860),江苏元和人。官至镇江府学训导,清代爱国诗人。

【主题】讥讽清政府鸦片战争中犹豫再三,一打就和的软弱。

【注释】却:战胜。得算多:能有很多的打算。

己亥杂诗/龚自珍《23》《41》《52》《146》《17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官至清代礼部主事。柳亚子誉之诗“三百年来第一流”。

【主题】表达要求革新进步的呐喊。

【注释】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失音。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降:降临。

己亥杂诗/龚自珍《23》《52》《41》《174》《44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主题】表达离开朝廷,依然为国献身的爱国思想。

【注释】浩荡:形容愁之深广。吟鞭:诗人的马鞭。代指诗人。

己亥杂诗/龚自珍《337》《445》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主题】规劝不要忘乎所以,倡导见好就收的想法。

己亥杂诗/龚自珍《23》《242》《353》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主题】想象陶潜写作《咏荆轲》时神气和心情,塑造刚肠嫉恶的陶潜形象。

【注释】陶潜句:在陶潜诗中我特别喜欢《咏荆轲》这一首。想见句:我甚至能够想象他高歌遏云慷慨激昂的样子。借用陶潜《停云》诗的篇名字面,形容浩歌激烈的程度。吟到句:荆轲刺秦王是为遏止秦的扩张侵略行径和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故云“吟到恩仇”。作者认为陶潜咏荆轲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故又云“心事涌”。

己亥杂诗/龚自珍《135》《242》《377》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u000b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主题】写友人黄玉阶的高尚品格及对自己的深情厚谊。

【注释】苦誉:极力赞誉。温文:温文尔雅。

投宋于庭翔凤/龚自珍《23》《498》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主题】不仅突出友人的好客与学识,且写出其风采及一见如故的友谊。

【注释】宋翔凤:字于庭。游山句:东道主邀我游东吴。你拥书众多,仿佛学界南面之王。南面王:古人以坐北朝南为尊。源自《魏书·李谥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拥万卷书而学,胜于南面为王”。

漫感/龚自珍《23》《174》《242》《353》《498》《504》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u000b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主题】多次会事落第,抒发报国无门的愁绪。

【备注】《498》东南作东西。疑误。

【注释】惘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东南: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一箫一剑:指赋诗抒怀、仗剑抗敌。

送南归者/龚自珍《23》《353》

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u000b且买青山且鼾卧,料无富贵逼人来。

【主题】送给落第者的劝慰之语。

【注释】东华:故宫东门。源自杨素“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夜坐/龚自珍《23》《191》《239》《353》《505》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u000b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u000b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u000b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主题】第四次会试落第,愤慨指责科举制度对人才压制。

【注释】睨:蔑视。一睨句:我曾是睨视海内人才的杰出者。壮岁句:三十岁任一史官。髫(tiáo)年:幼年。晋贤风:晋代文士狂妄自傲的风气。功高句:自负才能超过韩信、张良。拜将:指韩信拜将。成仙:留侯张良晚年幻想成仙。才尽:我不想功名,而是留下回肠荡气的文字。禅关:指清规戒律。砉(huā)然:原指皮骨剥离声,引申禅关开裂。美人如玉:源自《诗经》“有女如玉”。万一句:万一一天打破这些清规戒律,人人皆可以称为如玉的美人,宝剑也能吐出如虹的气势。

咏史/龚自珍《30》《52》《112》《134》《174》《355》《5》《488》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主题】实则伤时,感慨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

【注释】金粉:妇女化妆品,引申繁华绮忆西湖/麟庆《23》《134》《141》

迎熏阁外绿波肥,十里荷香人未归。

若许梦中身化蝶,今宵应傍藕花飞。

【作者简介】麟庆(1791-1846),满洲人,官至清代河道总督。

【主题】表达对西湖的怀念之情。

【注释】迎薰阁:指杭州的曲院风荷。

观棋偶咏/陆嵩《146》

却敌全凭得算多,置棋不定意如何?

笑他此局原全胜,半子难赢便欲和。

【作者简介】陆嵩(1791-1860),江苏元和人。官至镇江府学训导,清代爱国诗人。

【主题】讥讽清政府鸦片战争中犹豫再三,一打就和的软弱。

【注释】却:战胜。得算多:能有很多的打算。

己亥杂诗/龚自珍《23》《41》《52》《146》《17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官至清代礼部主事。柳亚子誉之诗“三百年来第一流”。

【主题】表达要求革新进步的呐喊。

【注释】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失音。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降:降临。

己亥杂诗/龚自珍《23》《52》《41》《174》《44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主题】表达离开朝廷,依然为国献身的爱国思想。

【注释】浩荡:形容愁之深广。吟鞭:诗人的马鞭。代指诗人。

己亥杂诗/龚自珍《337》《445》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主题】规劝不要忘乎所以,倡导见好就收的想法。

己亥杂诗/龚自珍《23》《242》《353》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主题】想象陶潜写作《咏荆轲》时神气和心情,塑造刚肠嫉恶的陶潜形象。

【注释】陶潜句:在陶潜诗中我特别喜欢《咏荆轲》这一首。想见句:我甚至能够想象他高歌遏云慷慨激昂的样子。借用陶潜《停云》诗的篇名字面,形容浩歌激烈的程度。吟到句:荆轲刺秦王是为遏止秦的扩张侵略行径和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故云“吟到恩仇”。作者认为陶潜咏荆轲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故又云“心事涌”。

己亥杂诗/龚自珍《135》《242》《377》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u000b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主题】写友人黄玉阶的高尚品格及对自己的深情厚谊。

【注释】苦誉:极力赞誉。温文:温文尔雅。

投宋于庭翔凤/龚自珍《23》《498》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主题】不仅突出友人的好客与学识,且写出其风采及一见如故的友谊。

【注释】宋翔凤:字于庭。游山句:东道主邀我游东吴。你拥书众多,仿佛学界南面之王。南面王:古人以坐北朝南为尊。源自《魏书·李谥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拥万卷书而学,胜于南面为王”。

漫感/龚自珍《23》《174》《242》《353》《498》《504》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u000b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主题】多次会事落第,抒发报国无门的愁绪。

【备注】《498》东南作东西。疑误。

【注释】惘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东南: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一箫一剑:指赋诗抒怀、仗剑抗敌。

送南归者/龚自珍《23》《353》

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u000b且买青山且鼾卧,料无富贵逼人来。

【主题】送给落第者的劝慰之语。

【注释】东华:故宫东门。源自杨素“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夜坐/龚自珍《23》《191》《239》《353》《505》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u000b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u000b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u000b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主题】第四次会试落第,愤慨指责科举制度对人才压制。

【注释】睨:蔑视。一睨句:我曾是睨视海内人才的杰出者。壮岁句:三十岁任一史官。髫(tiáo)年:幼年。晋贤风:晋代文士狂妄自傲的风气。功高句:自负才能超过韩信、张良。拜将:指韩信拜将。成仙:留侯张良晚年幻想成仙。才尽:我不想功名,而是留下回肠荡气的文字。禅关:指清规戒律。砉(huā)然:原指皮骨剥离声,引申禅关开裂。美人如玉:源自《诗经》“有女如玉”。万一句:万一一天打破这些清规戒律,人人皆可以称为如玉的美人,宝剑也能吐出如虹的气势。

咏史/龚自珍《30》《52》《112》《134》《174》《355》《5》《488》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主题】实则伤时,感慨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

【注释】金粉:妇女化妆品,引申繁华绮丽。属(zhǔ):结。源自《国语》“齐秦不得其请,必属怨焉”。即名流们相互勾结,结下恩怨。牢盆:煮盐器,指达官贵人。狎客:指帮闲慕客。操全算:把持。团扇才人:指贵族子弟。避席:离开坐席,指慌张失态。稻粱谋:只虑维持生计。源自杜甫“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潜山道中/祁寯藻《23》《30》《141》《385》

青山缺处树弥缝,水外人家绿几重。

白鸟一群栖不定,恰疑春雪下长松。\u000b【作者简介】祁寯(jùn)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官至清代礼部尚书。

【主题】写潜山的景色。

樵夫词/朱景素《385》《430》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作者简介】朱景素,江苏南京人,清代女诗人。

【主题】表达对樵夫悠闲生活的向往。

【注释】竟:竟然。

晓窗/魏源《383》《431》《445》《489》《501》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作者简介】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官至清代高邮知州。

【主题】概括不同人的处世态度。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魏源《52》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住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主题】抒发淡泊官场,关心人民,重视农耕的思想感情。

【注释】传舍:驿站的房舍。

慈仁寺荷花池/何绍基《23》《143》《146》《430》《435》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作者简介】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县人,书法家、诗人,官至清代四川学政。

【主题】夏夜古寺纳凉所见所感。

【注释】想见:想象。

浣溪沙/吴藻《351》《385》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处灯。芭蕉叶上几秋声。\u000b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作者简介】吴藻(1799-1862),清代浙江杭州女词人。

【主题】写女词人生活绝望后的自我麻醉。

车中见西山口号/张际亮《23》《30》《141》《353》

试马春城晚更凉,百年空剩鬓丝长。\u000b西山不改青苍色,却为人间送夕阳!

【作者简介】张际亮(1799-1843),福建建宁举人。

【主题】反映诗人嗟叹年华老去,却报国无门的愁思。

【备注】40岁写于北京西山。

长水竹枝词/黄燮清《302》《430》《174》

杏花村前流水斜,杏花村后是侬家。

夕阳走马村前后,料是郎来看杏花。

【作者简介】黄燮清(1805-1864),浙江海盐举人,官至清代宜都县令。

【主题】以少女口吻,写出爱情的美好。

【注释】长水:在浙江海盐。杏花:双关语,既指杏花又指少女。

广陵吊史阁部/黄燮清《23》《302》《353》《430》《505》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主题】悼念赞颂史可法。

【注释】广陵、芜城:均为扬州。隳:毁坏。靴刀: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常纳短刀于靴子中,以示决死之志。

邯郸/郑珍《23》《174》《353》《430》《141》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作者简介】郑珍(1806-1864),四川遵义举人,官至荔波县训导。

【主题】北上应试,纪行兼怀古之作。

东垣城怀古/容丕华《341》《475》

偶过东垣感慨增,离离禾黍满沟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欲向行人说废兴。

【作者简介】容丕华(1806-?),清代河北正定人。

【主题】路过古城叹费兴之事。

正定府/容丕华《341》

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u000b西抱恒岳千峰峭,南载滹沱百道湾。\u000b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u000b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蟠燕赵间。

【主题】对正定古城重要地位的咏叹。

晒旧衣/周寿昌《23》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作者简介】周寿昌(1814-1884),湖南长沙人,官至清代礼部侍郎。

【主题】浓浓睹物思亲之情。

【注释】检:查。丽。属(zhǔ):结。源自《国语》“齐秦不得其请,必属怨焉”。即名流们相互勾结,结下恩怨。牢盆:煮盐器,指达官贵人。狎客:指帮闲慕客。操全算:把持。团扇才人:指贵族子弟。避席:离开坐席,指慌张失态。稻粱谋:只虑维持生计。源自杜甫“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潜山道中/祁寯藻《23》《30》《141》《385》

青山缺处树弥缝,水外人家绿几重。

白鸟一群栖不定,恰疑春雪下长松。\u000b【作者简介】祁寯(jùn)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官至清代礼部尚书。

【主题】写潜山的景色。

樵夫词/朱景素《385》《430》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作者简介】朱景素,江苏南京人,清代女诗人。

【主题】表达对樵夫悠闲生活的向往。

【注释】竟:竟然。

晓窗/魏源《383》《431》《445》《489》《501》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作者简介】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官至清代高邮知州。

【主题】概括不同人的处世态度。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魏源《52》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住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主题】抒发淡泊官场,关心人民,重视农耕的思想感情。

【注释】传舍:驿站的房舍。

慈仁寺荷花池/何绍基《23》《143》《146》《430》《435》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作者简介】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县人,书法家、诗人,官至清代四川学政。

【主题】夏夜古寺纳凉所见所感。

【注释】想见:想象。

浣溪沙/吴藻《351》《385》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处灯。芭蕉叶上几秋声。\u000b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作者简介】吴藻(1799-1862),清代浙江杭州女词人。

【主题】写女词人生活绝望后的自我麻醉。

车中见西山口号/张际亮《23》《30》《141》《353》

试马春城晚更凉,百年空剩鬓丝长。\u000b西山不改青苍色,却为人间送夕阳!

【作者简介】张际亮(1799-1843),福建建宁举人。

【主题】反映诗人嗟叹年华老去,却报国无门的愁思。

【备注】40岁写于北京西山。

长水竹枝词/黄燮清《302》《430》《174》

杏花村前流水斜,杏花村后是侬家。

夕阳走马村前后,料是郎来看杏花。

【作者简介】黄燮清(1805-1864),浙江海盐举人,官至清代宜都县令。

【主题】以少女口吻,写出爱情的美好。

【注释】长水:在浙江海盐。杏花:双关语,既指杏花又指少女。

广陵吊史阁部/黄燮清《23》《302》《353》《430》《505》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主题】悼念赞颂史可法。

【注释】广陵、芜城:均为扬州。隳:毁坏。靴刀: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常纳短刀于靴子中,以示决死之志。

邯郸/郑珍《23》《174》《353》《430》《141》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作者简介】郑珍(1806-1864),四川遵义举人,官至荔波县训导。

【主题】北上应试,纪行兼怀古之作。

东垣城怀古/容丕华《341》《475》

偶过东垣感慨增,离离禾黍满沟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欲向行人说废兴。

【作者简介】容丕华(1806-?),清代河北正定人。

【主题】路过古城叹费兴之事。

正定府/容丕华《341》

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u000b西抱恒岳千峰峭,南载滹沱百道湾。\u000b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u000b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蟠燕赵间。

【主题】对正定古城重要地位的咏叹。

晒旧衣/周寿昌《23》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作者简介】周寿昌(1814-1884),湖南长沙人,官至清代礼部侍郎。

【主题】浓浓睹物思亲之情。

【注释】检:查。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主题】悼念赞颂史可法。

【注释】广陵、芜城:均为扬州。隳:毁坏。靴刀: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常纳短刀于靴子中,以示决死之志。

忆西湖/麟庆《23》《134》《141》

迎熏阁外绿波肥,十里荷香人未归。

若许梦中身化蝶,今宵应傍藕花飞。

【作者简介】麟庆(1791-1846),满洲人,官至清代河道总督。

【主题】表达对西湖的怀念之情。

【注释】迎薰阁:指杭州的曲院风荷。

观棋偶咏/陆嵩《146》

却敌全凭得算多,置棋不定意如何?

笑他此局原全胜,半子难赢便欲和。

【作者简介】陆嵩(1791-1860),江苏元和人。官至镇江府学训导,清代爱国诗人。

【主题】讥讽清政府鸦片战争中犹豫再三,一打就和的软弱。

【注释】却:战胜。得算多:能有很多的打算。

己亥杂诗/龚自珍《23》《41》《52》《146》《17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官至清代礼部主事。柳亚子誉之诗“三百年来第一流”。

【主题】表达要求革新进步的呐喊。

【注释】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失音。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降:降临。

己亥杂诗/龚自珍《23》《52》《41》《174》《44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主题】表达离开朝廷,依然为国献身的爱国思想。

【注释】浩荡:形容愁之深广。吟鞭:诗人的马鞭。代指诗人。

己亥杂诗/龚自珍《337》《445》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忆西湖/麟庆《23》《134》《141》

迎熏阁外绿波肥,十里荷香人未归。

若许梦中身化蝶,今宵应傍藕花飞。

【作者简介】麟庆(1791-1846),满洲人,官至清代河道总督。

【主题】表达对西湖的怀念之情。

【注释】迎薰阁:指杭州的曲院风荷。

观棋偶咏/陆嵩《146》

却敌全凭得算多,置棋不定意如何?

笑他此局原全胜,半子难赢便欲和。

【作者简介】陆嵩(1791-1860),江苏元和人。官至镇江府学训导,清代爱国诗人。

【主题】讥讽清政府鸦片战争中犹豫再三,一打就和的软弱。

【注释】却:战胜。得算多:能有很多的打算。

己亥杂诗/龚自珍《23》《41》《52》《146》《17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官至清代礼部主事。柳亚子誉之诗“三百年来第一流”。

【主题】表达要求革新进步的呐喊。

【注释】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失音。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降:降临。

己亥杂诗/龚自珍《23》《52》《41》《174》《44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主题】表达离开朝廷,依然为国献身的爱国思想。

【注释】浩荡:形容愁之深广。吟鞭:诗人的马鞭。代指诗人。

己亥杂诗/龚自珍《337》《445》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主题】规劝不要忘乎所以,倡导见好就收的想法。

己亥杂诗/龚自珍《23》《242》《353》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主题】想象陶潜写作《咏荆轲》时神气和心情,塑造刚肠嫉恶的陶潜形象。

【注释】陶潜句:在陶潜诗中我特别喜欢《咏荆轲》这一首。想见句:我甚至能够想象他高歌遏云慷慨激昂的样子。借用陶潜《停云》诗的篇名字面,形容浩歌激烈的程度。吟到句:荆轲刺秦王是为遏止秦的扩张侵略行径和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故云“吟到恩仇”。作者认为陶潜咏荆轲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故又云“心事涌”。

己亥杂诗/龚自珍《135》《242》《377》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u000b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主题】写友人黄玉阶的高尚品格及对自己的深情厚谊。

【注释】苦誉:极力赞誉。温文:温文尔雅。

投宋于庭翔凤/龚自珍《23》《498》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主题】不仅突出友人的好客与学识,且写出其风采及一见如故的友谊。

【注释】宋翔凤:字于庭。游山句:东道主邀我游东吴。你拥书众多,仿佛学界南面之王。南面王:古人以坐北朝南为尊。源自《魏书·李谥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拥万卷书而学,胜于南面为王”。

漫感/龚自珍《23》《174》《242》《353》《498》《504》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u000b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主题】多次会事落第,抒发报国无门的愁绪。

【备注】《498》东南作东西。疑误。

【注释】惘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东南: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一箫一剑:指赋诗抒怀、仗剑抗敌。

送南归者/龚自珍《23》《353》

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u000b且买青山且鼾卧,料无富贵逼人来。

【主题】送给落第者的劝慰之语。

【注释】东华:故宫东门。源自杨素“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夜坐/龚自珍《23》《191》《239》《353》《505》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u000b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u000b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u000b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主题】第四次会试落第,愤慨指责科举制度对人才压制。

【注释】睨:蔑视。一睨句:我曾是睨视海内人才的杰出者。壮岁句:三十岁任一史官。髫(tiáo)年:幼年。晋贤风:晋代文士狂妄自傲的风气。功高句:自负才能超过韩信、张良。拜将:指韩信拜将。成仙:留侯张良晚年幻想成仙。才尽:我不想功名,而是留下回肠荡气的文字。禅关:指清规戒律。砉(huā)然:原指皮骨剥离声,引申禅关开裂。美人如玉:源自《诗经》“有女如玉”。万一句:万一一天打破这些清规戒律,人人皆可以称为如玉的美人,宝剑也能吐出如虹的气势。

咏史/龚自珍《30》《52》《112》《134》《174》《355》《5》《488》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主题】实则伤时,感慨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

【注释】金粉:妇女化妆品,引申繁华绮丽。属(zhǔ):结。源自《国语》“齐秦不得其请,必属怨焉”。即名流们相互勾结,结下恩怨。牢盆:煮盐器,指达官贵人。狎客:指帮闲慕客。操全算:把持。团扇才人:指贵族子弟。避席:离开坐席,指慌张失态。稻粱谋:只虑维持生计。源自杜甫“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潜山道中/祁寯藻《23》《30》《141》《385》

青山缺处树弥缝,水外人家绿几重。

白鸟一群栖不定,恰疑春雪下长松。\u000b【作者简介】祁寯(jùn)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官至清代礼部尚书。

【主题】写潜山的景色。

樵夫词/朱景素《385》《430》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作者简介】朱景素,江苏南京人,清代女诗人。

【主题】表达对樵夫悠闲生活的向往。

【注释】竟:竟然。

晓窗/魏源《383》《431》《445》《489》《501》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作者简介】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官至清代高邮知州。

【主题】概括不同人的处世态度。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魏源《52》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住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主题】抒发淡泊官场,关心人民,重视农耕的思想感情。

【注释】传舍:驿站的房舍。

慈仁寺荷花池/何绍基《23》《143》《146》《430》《435》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作者简介】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县人,书法家、诗人,官至清代四川学政。

【主题】夏夜古寺纳凉所见所感。

【注释】想见:想象。

浣溪沙/吴藻《351》《385》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处灯。芭蕉叶上几秋声。\u000b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作者简介】吴藻(1799-1862),清代浙江杭州女词人。

【主题】写女词人生活绝望后的自我麻醉。

车中见西山口号/张际亮《23》《30》《141》《353》

试马春城晚更凉,百年空剩鬓丝长。\u000b西山不改青苍色,却为人间送夕阳!

【作者简介】张际亮(1799-1843),福建建宁举人。

【主题】反映诗人嗟叹年华老去,却报国无门的愁思。

【备注】40岁写于北京西山。

长水竹枝词/黄燮清《302》《430》《174》

杏花村前流水斜,杏花村后是侬家。

夕阳走马村前后,料是郎来看杏花。

【作者简介】黄燮清(1805-1864),浙江海盐举人,官至清代宜都县令。

【主题】以少女口吻,写出爱情的美好。

【注释】长水:在浙江海盐。杏花:双关语,既指杏花又指少女。

广陵吊史阁部/黄燮清《23》《302》《353》《430》《505》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主题】悼念赞颂史可法。

【注释】广陵、芜城:均为扬州。隳:毁坏。靴刀: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常纳短刀于靴子中,以示决死之志。

邯郸/郑珍《23》《174》《353》《430》《141》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作者简介】郑珍(1806-1864),四川遵义举人,官至荔波县训导。

【主题】北上应试,纪行兼怀古之作。

东垣城怀古/容丕华《341》《475》

偶过东垣感慨增,离离禾黍满沟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欲向行人说废兴。

【作者简介】容丕华(1806-?),清代河北正定人。

【主题】路过古城叹费兴之事。

正定府/容丕华《341》

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u000b西抱恒岳千峰峭,南载滹沱百道湾。\u000b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u000b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蟠燕赵间。

【主题】对正定古城重要地位的咏叹。

晒旧衣/周寿昌《23》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作者简介】周寿昌(1814-1884),湖南长沙人,官至清代礼部侍郎。

【主题】浓浓睹物思亲之情。

【注释】检:查。时。

【主题】规劝不要忘乎所以,倡导见好就收的想法。

己亥杂诗/龚自珍《23》《242》《353》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主题】想象陶潜写作《咏荆轲》时神气和心情,塑造刚肠嫉恶的陶潜形象。

【注释】陶潜句:在陶潜诗中我特别喜欢《咏荆轲》这一首。想见句:我甚至能够想象他高歌遏云慷慨激昂的样子。借用陶潜《停云》诗的篇名字面,形容浩歌激烈的程度。吟到句:荆轲刺秦王是为遏止秦的扩张侵略行径和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故云“吟到恩仇”。作者认为陶潜咏荆轲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故又云“心事涌”。

己亥杂诗/龚自珍《135》《242》《377》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u000b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主题】写友人黄玉阶的高尚品格及对自己的深情厚谊。

【注释】苦誉:极力赞誉。温文:温文尔雅。

投宋于庭翔凤/龚自珍《23》《498》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主题】不仅突出友人的好客与学识,且写出其风采及一见如故的友谊。

【注释】宋翔凤:字于庭。游山句:东道主邀我游东吴。你拥书众多,仿佛学界南面之王。南面王:古人以坐北朝南为尊。源自《魏书·李谥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拥万卷书而学,胜于南面为王”。

漫感/龚自珍《23》《174》《242》《353》《498》《504》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u000b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主题】多次会事落第,抒发报国无门的愁绪。

【备注】《498》东南作东西。疑误。

【注释】惘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东南: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一箫一剑:指赋诗抒怀、仗剑抗敌。

送南归者/龚自珍《23》《353》

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u000b且买青山且鼾卧,料无富贵逼人来。

【主题】送给落第者的劝慰之语。

【注释】东华:故宫东门。源自杨素“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夜坐/龚自珍《23》《191》《239》《353》《505》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u000b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u000b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u000b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主题】第四次会试落第,愤慨指责科举制度对人才压制。

【注释】睨:蔑视。一睨句:我曾是睨视海内人才的杰出者。壮岁句:三十岁任一史官。髫(tiáo)年:幼年。晋贤风:晋代文士狂妄自傲的风气。功高句:自负才能超过韩信、张良。拜将:指韩信拜将。成仙:留侯张良晚年幻想成仙。才尽:我不想功名,而是留下回肠荡气的文字。禅关:指清规戒律。砉(huā)然:原指皮骨剥离声,引申禅关开裂。美人如玉:源自《诗经》“有女如玉”。万一句:万一一天打破这些清规戒律,人人皆可以称为如玉的美人,宝剑也能吐出如虹的气势。

咏史/龚自珍《30》《52》《112》《134》《174》《355》《5》《488》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主题】实则伤时,感慨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

【注释】金粉:妇女化妆品,引申繁华绮丽。属(zhǔ):结。源自《国语》“齐秦不得其请,必属怨焉”。即名流们相互勾结,结下恩怨。牢盆:煮盐器,指达官贵人。狎客:指帮闲慕客。操全算:把持。团扇才人:指贵族子弟。避席:离开坐席,指慌张失态。稻粱谋:只虑维持生计。源自杜甫“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潜山道中/祁寯藻《23》《30》《141》《385》

青山缺处树弥缝,水外人家绿几重。

白鸟一群栖不定,恰疑春忆西湖/麟庆《23》《134》《141》

迎熏阁外绿波肥,十里荷香人未归。

若许梦中身化蝶,今宵应傍藕花飞。

【作者简介】麟庆(1791-1846),满洲人,官至清代河道总督。

【主题】表达对西湖的怀念之情。

【注释】迎薰阁:指杭州的曲院风荷。

观棋偶咏/陆嵩《146》

却敌全凭得算多,置棋不定意如何?

笑他此局原全胜,半子难赢便欲和。

【作者简介】陆嵩(1791-1860),江苏元和人。官至镇江府学训导,清代爱国诗人。

【主题】讥讽清政府鸦片战争中犹豫再三,一打就和的软弱。

【注释】却:战胜。得算多:能有很多的打算。

己亥杂诗/龚自珍《23》《41》《52》《146》《17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官至清代礼部主事。柳亚子誉之诗“三百年来第一流”。

【主题】表达要求革新进步的呐喊。

【注释】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失音。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降:降临。

己亥杂诗/龚自珍《23》《52》《41》《174》《44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主题】表达离开朝廷,依然为国献身的爱国思想。

【注释】浩荡:形容愁之深广。吟鞭:诗人的马鞭。代指诗人。

己亥杂诗/龚自珍《337》《445》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主题】规劝不要忘乎所以,倡导见好就收的想法。

己亥杂诗/龚自珍《23》《242》《353》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主题】想象陶潜写作《咏荆轲》时神气和心情,塑造刚肠嫉恶的陶潜形象。

【注释】陶潜句:在陶潜诗中我特别喜欢《咏荆轲》这一首。想见句:我甚至能够想象他高歌遏云慷慨激昂的样子。借用陶潜《停云》诗的篇名字面,形容浩歌激烈的程度。吟到句:荆轲刺秦王是为遏止秦的扩张侵略行径和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故云“吟到恩仇”。作者认为陶潜咏荆轲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故又云“心事涌”。

己亥杂诗/龚自珍《135》《242》《377》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u000b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主题】写友人黄玉阶的高尚品格及对自己的深情厚谊。

【注释】苦誉:极力赞誉。温文:温文尔雅。

投宋于庭翔凤/龚自珍《23》《498》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主题】不仅突出友人的好客与学识,且写出其风采及一见如故的友谊。

【注释】宋翔凤:字于庭。游山句:东道主邀我游东吴。你拥书众多,仿佛学界南面之王。南面王:古人以坐北朝南为尊。源自《魏书·李谥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拥万卷书而学,胜于南面为王”。

漫感/龚自珍《23》《174》《242》《353》《498》《504》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u000b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主题】多次会事落第,抒发报国无门的愁绪。

【备注】《498》东南作东西。疑误。

【注释】惘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东南: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一箫一剑:指赋诗抒怀、仗剑抗敌。

送南归者/龚自珍《23》《353》

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u000b且买青山且鼾卧,料无富贵逼人来。

【主题】送给落第者的劝慰之语。

【注释】东华:故宫东门。源自杨素“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夜坐/龚自珍《23》《191》《239》《353》《505》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u000b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u000b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u000b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主题】第四次会试落第,愤慨指责科举制度对人才压制。

【注释】睨:蔑视。一睨句:我曾是睨视海内人才的杰出者。壮岁句:三十岁任一史官。髫(tiáo)年:幼年。晋贤风:晋代文士狂妄自傲的风气。功高句:自负才能超过韩信、张良。拜将:指韩信拜将。成仙:留侯张良晚年幻想成仙。才尽:我不想功名,而是留下回肠荡气的文字。禅关:指清规戒律。砉(huā)然:原指皮骨剥离声,引申禅关开裂。美人如玉:源自《诗经》“有女如玉”。万一句:万一一天打破这些清规戒律,人人皆可以称为如玉的美人,宝剑也能吐出如虹的气势。

咏史/龚自珍《30》《52》《112》《134》《174》《355》《5》《488》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主题】实则伤时,感慨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

【注释】金粉:妇女化妆品,引申繁华绮丽。属(zhǔ):结。源自《国语》“齐秦不得其请,必属怨焉”。即名流们相互勾结,结下恩怨。牢盆:煮盐器,指达官贵人。狎客:指帮闲慕客。操全算:把持。团扇才人:指贵族子弟。避席:离开坐席,指慌张失态。稻粱谋:只虑维持生计。源自杜甫“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潜山道中/祁寯藻《23》《30》《141》《385》

青山缺处树弥缝,水外人家绿几重。

白鸟一群栖不定,恰疑春雪下长松。\u000b【作者简介】祁寯(jùn)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官至清代礼部尚书。

【主题】写潜山的景色。

樵夫词/朱景素《385》《430》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作者简介】朱景素,江苏南京人,清代女诗人。

【主题】表达对樵夫悠闲生活的向往。

【注释】竟:竟然。

晓窗/魏源《383》《431》《445》《489》《501》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作者简介】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官至清代高邮知州。

【主题】概括不同人的处世态度。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魏源《52》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住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主题】抒发淡泊官场,关心人民,重视农耕的思想感情。

【注释】传舍:驿站的房舍。

慈仁寺荷花池/何绍基《23》《143》《146》《430》《435》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作者简介】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县人,书法家、诗人,官至清代四川学政。

【主题】夏夜古寺纳凉所见所感。

【注释】想见:想象。

浣溪沙/吴藻《351》《385》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处灯。芭蕉叶上几秋声。\u000b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作者简介】吴藻(1799-1862),清代浙江杭州女词人。

【主题】写女词人生活绝望后的自我麻醉。

车中见西山口号/张际亮《23》《30》《141》《353》

试马春城晚更凉,百年空剩鬓丝长。\u000b西山不改青苍色,却为人间送夕阳!

【作者简介】张际亮(1799-1843),福建建宁举人。

【主题】反映诗人嗟叹年华老去,却报国无门的愁思。

【备注】40岁写于北京西山。

长水竹枝词/黄燮清《302》《430》《174》

杏花村前流水斜,杏花村后是侬家。

夕阳走马村前后,料是郎来看杏花。

【作者简介】黄燮清(1805-1864),浙江海盐举人,官至清代宜都县令。

【主题】以少女口吻,写出爱情的美好。

【注释】长水:在浙江海盐。杏花:双关语,既指杏花又指少女。

广陵吊史阁部/黄燮清《23》《302》《353》《430》《505》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主题】悼念赞颂史可法。

【注释】广陵、芜城:均为扬州。隳:毁坏。靴刀: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常纳短刀于靴子中,以示决死之志。

邯郸/郑珍《23》《174》《353》《430》《141》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作者简介】郑珍(1806-1864),四川遵义举人,官至荔波县训导。

【主题】北上应试,纪行兼怀古之作。

东垣城怀古/容丕华《341》《475》

偶过东垣感慨增,离离禾黍满沟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欲向行人说废兴。

【作者简介】容丕华(1806-?),清代河北正定人。

【主题】路过古城叹费兴之事。

正定府/容丕华《341》

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u000b西抱恒岳千峰峭,南载滹沱百道湾。\u000b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u000b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蟠燕赵间。

【主题】对正定古城重要地位的咏叹。

晒旧衣/周寿昌《23》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作者简介】周寿昌(1814-1884),湖南长沙人,官至清代礼部侍郎。

【主题】浓浓睹物思亲之情。

【注释】检:查。雪下长松。\u000b【作者简介】祁寯(jùn)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官至清代礼部尚书。

【主题】写潜山的景色。

樵夫词/朱景素《385》《430》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作者简介】朱景素,江苏南京人,清代女诗人。

【主题】表达对樵夫悠闲生活的向往。

【注释】竟:竟然。

晓窗/魏源《383》《431》《445》《489》《501》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作者简介】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官至清代高邮知州。

【主题】概括不同人的处世态度。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魏源《52》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住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主题】抒发淡泊官场,关心人民,重视农耕的思想感情。

【注释】传舍:驿站的房舍。

慈仁寺荷花池/何绍基《23》《143》《146》《430》《435》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作者简介】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县人,书法家、诗人,官至清代四川学政。

【主题】夏夜古寺纳凉所见所感。

【注释】想见:想象。

浣溪沙/吴藻《351》《385》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处灯。芭蕉叶上几秋声。\u000b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作者简介】吴藻(1799-1862),清代浙江杭州女词人。

【主题】写女词人生活绝望后的自我麻醉。

车中见西山口号/张际亮《23》《30》《141》《353》

试马春城晚更凉,百年空剩鬓丝长。\u000b西山不改青苍色,却为人间送夕阳!

【作者简介】张际亮(1799-1843),福建建宁举人。

【主题】反映诗人嗟叹年华老去,却报国无门的愁思。

【备注】40岁写于北京西山。

长水竹枝词/黄燮清《302》《430》《174》

杏花村前流水斜,杏花村后是侬家。

夕阳走马村前后,料是郎来看杏花。

【作者简介】黄燮清(1805-1864),浙江海盐举人,官至清代宜都县令。

【主题】以少女口吻,写出爱情的美好。

【注释】长水:在浙江海盐。杏花:双关语,既指杏花又指少女。

广陵吊史阁部/黄燮清《23》《302》《353》《430》《505》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主题】悼念赞颂史可法。

【注释】广陵、芜城:均为扬州。隳:毁坏。靴刀: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常纳短刀于靴子中,以示决死之志。

邯郸/郑珍《23》《174》《353》《430》《141》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作者简介】郑珍(1806-1864),四川遵义举人,官至荔波县训导。

【主题】北上应试,纪行兼怀古之作。

东垣城怀古/容丕华《341》《475》

偶过东垣感慨增,离离禾黍满沟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欲向行人说废兴。

【作者简介】容丕华(1806-?),清代河北正定人。

【主题】路过古城叹费兴之事。

正定府/容丕华《341》

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u000b西抱恒岳千峰峭,南载滹沱百道湾。\u000b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u000b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蟠燕赵间。

【主题】对正定古城重要地位的咏叹。

晒旧衣/周寿昌《23》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作者简介】周寿昌(1814-1884),湖南长沙人,官至清代礼部侍郎。

【主题】浓浓睹物思亲之情。

【注释】检:查。22. 邯郸/郑珍《23》《174》《353》《430》《141》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作者简介】郑珍(1806-1864),四川遵义举人,官至荔波县训导。

【主题】北上应试,纪行兼怀古之作。

23. 东垣城怀古/容丕华《341》《475》

偶过东垣感慨增,离离禾黍满沟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欲向行人说废兴。

【作者简介】容丕华(1806-?),清代河北正定人。

【主题】路过古城叹费兴之事。

24. 正定府/容丕华《341》

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西抱恒岳千峰峭,南载滹沱百道湾。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蟠燕赵间。

【主题】对正定古城重要地位的咏叹。

25. 晒旧衣/周寿昌《23》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作者简介】周寿昌(1814-1884),湖南长沙人,官至清代礼部侍郎。

【主题】浓浓睹物思亲之情。

【注释】检:查。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2567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