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机构调研纪要、电话会纪要
请访问【文八股调研】电脑端
更多纪要请关注【文八股调研】
来源:网络(真伪自辨)全文共计 6214 字
Q:对淡季旺季的看法?
A:是很正常的,我们的抗风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Q:行业发展阶段?
A:明年 Q1 会比较辛苦,明年两会过去疫情政策放开就会有一波。
Q:不同下游客户差异大吗?
A:只要跟上新能源汽车的赛道的,就很不错,供不应求。
如果是家电和照明行业,再优秀 也难以超越。
Q:新能源还是供应比较紧张?
A:还是高增长。
Q:下一轮发展的布局?
A:新能源赛道 3-5 年高增长,我们会专注新能源和消费电子。
Q:新老赛道产能和资源的分配?
A:产能基本 50%,老赛道不需要资源投入,80-90%都会投入新赛道。
国内国外投入也是我 们的重点,GDR 债券。
我们不会放弃消费电子,已经做到领先。
Q:新赛道除了电动车还有别的行业有增长点吗?
A:光伏储能、优化器,俄乌战争影响,未来会有巨大增长。
Q:需求波动的时候如果保证产能利用率?
A:想办法找增量市场,消费类电子内销不好,外销很好,全球市场总会有增长点。
Q:消费类明年 Q1 比较困难,是因为库存水平高?
A:我们国内直销多,客户会有恐慌性备货。
Q:砍单行为?
A:砍单基本上不多,只不过采购的量放大化要到年后 Q2 会好一些。
Q:Q2 是确实能看到订单的变化还是自己的预期?
A:Q4 已经看到订单回收,但也有特殊性,春节、双十一、圣诞等。
我们预期明年 Q2 会恢 复。
Q:国内之后 IGBT 竞争状态,主要差距在哪里?
A:研发能力和产能,市场需求巨大。
Q:研发投入如何评估?
不是光靠砸钱就行的。
A:光靠砸钱肯定行的。
中国的功率器件领域需求量很大,只要给机会,能够培养出世界级 的企业。
Q:国产化率在车那块上的很快,明年能否提高到 30-40%?
A:SiC 做不到,IGBT 很快,这两年自从华为愿意国产化以后就有一批企业脱颖而出。
功率 器件应用很重要,未来这个赛道还有很多年的红利。
Q:未来的发展路径?
差异点?
A:功率器件的本质是保障品质的基础上降本,最终要拼企业的降本能力。
长远来说跟 IC 不太一样,国际标杆是以 IDM 为核心。
中国应该还是会重复欧美路线,只有少量企业在未 来能够存货下来。
Q:竞争很激烈的时候盈利能力会下滑?
A:二极管竞争更残酷,但我们的毛利率依然维持 30%左右,还是要看定位。
功率器件我们 也有我们的优势,对市场把握度很重要,客户群是共享资源,产品出来后能够快速得到运用。
Q:海外业务保持增长的方式,海外扩张的路径?
A:以 MCC 品牌为基础,打造循环,在国外还有研发中心。
我们承接了英飞凌放弃的消费 类市场,MCC 是海外品牌,但还是国内成本。
Q:成本能和国内保持一个水平吗?
A:芯片我们过去公测,大概选择越南。
马来西亚基本被欧美占满了。
Q:细分来看,功率器件哪些还是国外企业占大头?
A:我们关注供应量,比如设备来自美国,供应链会受影响。
具体产品主要是 SiC MOS。
Q:IGBT 供应链设备还是欧美多?
A:主流是,国内也有设备上来了。
Q:会考虑更激进的价格政策吗?
A:淡季的时候份额不能降,不降的情况下打价格战没有意义。
Q:光伏 IGBT 二极管和 MOS 二极管的产能情况?
A:明年扩产围绕新能源和汽车,其他产能基本够了。
Q:多大比例以 IDM?
A:4 寸 6 寸和 8 寸的一部分是 IDM,有一些 MOS、IGBT、 SiC 目前还是 fabless。
Q:国外销售占多少?
A:35-40%,以欧美市场和日本市场为主。
Q:海外今年增长多少?
A:70-80%。
Q:国内国外重心会有偏移吗?
A:国内国外双循环,各 50%。
Q:海外毛利率比国内高多少?
A:10 个点以上。
Q:国外哪些器件占比会高一些?
A:功率器件和小信号。
Q:新能源和汽车收入分别占比多少?
A:光伏加新能源汽车 30%。
,工业 20%。
Q:这两个赛道基本在国内,但之前说出口占比还要提升。
A:外资的品牌汽车厂,国内有工厂,有些算外销。
Q:中外合资算外销?
A:是的,认证是在国外。
Q:经营环境、宏观战略?
A:利好部分占多,国产化的红利。
内销有国产化的红利,外销有国际品牌,得到海外客户 的认可。
安森美战略放在碳化硅,消费类市场让出来了,MCC 做了一个承接。
中国在去美 化,美国也在去中华,大家都各自在建自己的供应链系统,因为我们发 GDR 是要在越南或 者马来西亚建一个制造基地,为我们海外单独循环做一个战略。
包括在海外的研发是我们这 边的规划。
Q:安森美专注碳化硅是因为消费类市场比较紧张,所以做不过来?
A:他们要做高毛利率的,是华尔街完全符合资本市场要求的。
他们退出了这个市场就不会 再进去了。
Q:8 寸的投资回报?
A:规划是一条线投 20 亿分批投。
Q:20 亿下去能出多少片?
A:5 万片。
按照芯片算,投入与销售就是 1:1,但是我们是以买产品为核心的,封装成产品 就要 1:3。
Q:回报率听券商算过不是特别高。
A:我们不一样,我们不做代工,不以外卖为核心,是以产品为核心。
Q:估计有 20%吗?
净利润比投入。
A:我们毛利率不低于 30%,净利润率取决于研发投入,不低于 10%。
Q:这次 GDR 规模多大?
A:1.5 亿美金左右。
Q:低阶的类型现在大家不扩了,市场上价格反而比较好,是这样吗?
A:低阶和高阶不是很好区分。
Q:哪些产品竞争比较良性?
哪些产品竞争力还在提升?
A:高速增长的赛道产品都是高速增长,毛利率也好,下降的赛道只有存量了,需要在份额 和毛利率中取舍。
Q:有价格压力的偏消费产品占整个产品体系比例?
A:纯消费类的家电照明大概 20%,笔记本电脑的电源也是消费,但是门槛比较高,这类占 了 20%,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Q:家电照明往下走,到周期的什么阶段?
A:据客户信息,还有 3 个月存货。
乐观认为 Q1 后回暖,中性认为明年下半年,悲观认为 明年 Q4。
也要看疫情政策。
Q:这一块大家是什么状态?
A:还在去库存,这两个月好一些。
Q:终端价格稳住了吗?
A:还没有。
Q:IGBT 扩产节奏?
A:封装在扩,这一块 fabless 比较多,需要合作伙伴帮助。
Q:今明年出货量?
A:没有具体数字。
这个赛道基数不大,我们公司会分 h1h2 h3。
h1 二极管、整流桥会一直 保持好,高增长的例如 MOS、小信号,未来储备的就是 IGBT 和碳化规,基本按照战略往 前推。
Q:fabless 和自建工厂是怎么定的?
有些友商在走中间路线。
A:原先和 fabless 的签约部分还在,增量的还在扩。
Q:将来 fabless 和封装匹配成 IDM 还是有一部分外购?
A:自己的晶圆在自己用的前提下开放给同行,自己做一部分外面买一部分,采购和销售都 是开放型的,fabless 和 IDM 是并行的。
4 寸 5 寸自用 50%,外采 50%,6 寸自用 60-70%,外 采 30%。
8 寸外面买的更多。
我们会保持外部的伙伴。
Q:新洁能从外面拿产能,淡季负担会比他更重?
A:我们更重资产,长期发展他对 fab 厂的依赖很高,研发主要靠工艺实现。
Q:价格变化?
A:淡季支持我们的客户旺季我们都会向他们倾斜,有很多长期的合作,签了三年协议。
我 们淡季也会保持产能水平。
Q:看到行业有人说看起来低端和传统的产能,这些人自己不扩,但是比如中芯国际的产能 已经非常过剩了,所以采用 fabless 比较合理,因为市场已经不增长了。
A:我们对标的是国际的标杆,我们的目标是 2025 年实现 100 亿,2035 年之前过 200 亿,靠fabless 可能没有办法实现,我们想做长期的,标杆都是以 IDM 路线为主,所以最后还是选 择 IDM 为重点。
Q:碳化硅的市场?
A:碳化硅的设备订出去了,之前一直没有上规模,设备交期很长,设备订出去了,现在在 做厂房装修,最长设备 1 年多,产线要到 24 年才能开始量产。
Q:碳化硅还是以器件为主?
A:是的,先把器件做好。
Q:IGBT 现在光伏和车都上了吗?
A:车载还没有,新能源车还是二三极管和 MOS。
Q:光伏 IGBT 哪几个客户用的多?
A:锦浪。
Q:华为呢?
A:华为交不出货,量太大了。
现在扩产一部分也是为了华为。
Q:华为订单有多少?
A:要看我们的产能,我们做多少他都可以接。
Q:大客户?
A:大客户策略做的不错,新品上跟着大客户的战略走会比较精准。
Q:未来增长主要来自于风光,还是传统业务?
A:小赛道市占率可以提高,大赛道顺势而为。
Q:家电市场没什么增长,会不会为了市占放弃毛利率?
A:家电属于护城河产品,这块要守住,份额不能下降。
增长靠外销和新能源。
Q:家电照明毛利率多高?
A:30%左右。
如果要扩大份额可以考虑牺牲毛利。
Q:这一类主要国内市场?
A:国内多一点。
Q:家电照明国内竞争对手很多是 fabless?
A:fabless 生存不下去的。
Q:那如果 fabless 没法赚钱,华虹产能怎么办?
A:我指的是 4 寸 5 寸的,华虹基本 8 寸以上。
Q:布局太广,但资源有限,能不能跑到行业领先位置?
A:布局广是因为在二极管赛道里已经做到前三名,小信号也是,我们不可能一直做存量, 还是要拓展增量。
我们要把原有的稳固好,原有的现金流很好,所以把新的资源投入到新产 品和新赛道上。
Q:新赛道里有聚焦吗?
A:现在主要放在 IGBT 和碳化硅,是目前最不成熟的。
MOS 已经在轨道上了。
我们人才梯 队也很不错。
Q:听说华为有很多人去了你们公司?
A:19 年开始正式和华为合作,派了很多人来我们公司辅助成长。
硬件投入、软件投入、人 的投入增长都很好。
华为也很看好我们。
Q:常驻公司还是来人指导?
A:经常会来,会派很多 team 来。
Q:明年收入?
A:目标过 70 亿,今年 58 亿。
Q:冲刺目标多少?
A:后年冲刺 110 亿。
Q:四季度的展望?
A:前三季度 40 多亿,去年全年也完成了,利润和销售保持增长,趋势会持续到 Q4。
Q:二极管的景气度?
A:我们从二极管开始,当时在行业中有 100 家同行,最后我们做到了前列。
二三极管属于 分立器件比较多,我们 5 年前开始布局 MOS、IGBT、碳化硅赛道。
整体来说,过去二极 管会守住,目前 80%的投入放在功率器件上。
我们的客户群基本是共用的,所以进入客户的 使用是很快的。
Q:下游的结构?
A:IGBT 在车载和工控占比比较高,目前工业加新能源赛道占 50%,消费类电子占 50%。
去年因为交期的问题,安森美不供了,所以奔驰、特斯拉我们都进去了。
Q:这一块大概市场规模有多大?
A:MCC 收购的时候 4000 多万美金,今年可以做到 18 亿元左右。
海外可以占到 1/3 以上, 未来希望能够占到 50%。
Q:明年资本支出和产能?
A:我们又投了一个碳化硅生产线,要 10 亿左右,明年预算差不多 20 亿。
消费类电子产能 过剩,新能源汽车产能不足。
Q:碳化硅的进展?
A:碳化硅本来走 fabless 路线,但是订单规模更大的客户我们就承受不了,所以还是要有自 己的工厂。
Q:二三极管的下游是哪些?
A:二三极管原来供消费类,现在也供车规,车规需求量也很大。
我们现在把二三极管产线 做成车规的专线。
老产品也可以做新市场。
Q: A:主要是质量体系的提升,设备主要自动化要求很高,但是我们以前设备自动化水平也高, 所以难度不大,而且也有华为等客户辅助我们。
Q:转到车规级一两个月?
A:没那么快,这个是体系上的提升,3-6 个月还是要的。
Q:新能源的情况?
A:光伏的基数大,新能源汽车增长比例更高。
Q:新能源的收入结构?
A:30%里面光伏 20%,新能源 10%。
Q:上半年消费类收入和利润有负增长吗?
A:消费类不怎么增长,也没有负。
Q:MCC 消费类A:MCC 海外不会做家电照明,亚马逊、Google 都是他的客户群,对他们而言也算是消费 类。
安森美丢出了很多车类的二极管产品,低于 50%的毛利率都不会去做。
Q:MCC 同类型比扬杰的价格高多少?
A:不能说同类型,MCC 对标的是欧美规格,扬杰是国内规格,MCC 高 10%毛利率。
Q:MCC 比安森美价格便宜?
A:便宜 10%左右。
他毛利率做到 50%,我做 40%。
Q:IGBT 做的人比较多。
A:其实做的不算多,IGBT 的需求量还远远满足不了。
Q:碳化硅目标市场?
A:刚开始肯定是二极管,但是碳化硅最有希望是 MOS,一定要跟客户绑定起来。
目前总经 理在忙碳化硅产线。
Q:毛利率?
A:毛利率没有其他板块高,20%左右。
Q:IGBT 这块年预期稳态的话能有多少?
A:30%以上,我们自己公司的定位诗毛利率不低于 30%,净利率不低于 10%。
Q:我们后面的重点是 IGBT 和碳化硅 MOS。
A:MOS、IGBT、碳化硅。
Q:斯达已经很强了,我们走差异化路线?
A:肯定要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斯达做了十几年了,厚积薄发。
Q:8 寸产能规划和产线良率?
A:11 月 11000 片,12 月 12000 片,明年 2.5-3 万,后年 5 万。
良率还是很好的。
Q:现在 1 万多片以什么为主?
A:一个是 MOS,一个是 TMBS。
Q:8 寸产线的折旧和盈利能力?
A:现在还没有盈利,但是收购产线,政府会连续三年补贴,至少 6000 万,不会亏损。
现 在是亏损的,明年 Q4 季度盈亏平衡,后年实现盈利。
Q:听说现在车上的 MOS 国内的价格比国外高很多。
A:那他们挺厉害的,我们目前没有。
Q:展望 25 年功率器件市场规模?
A:看公开数据。
Q:存量市场的毛利率?
A:在份额没有下降的情况下不会降,我们不喜欢打价格战,但如果有同行杀到我们的份额 了,我们是不会让的,4-6 寸的二三极管里我们是最有竞争力的。
Q:如果远期天花板没有那么高,但是国内非常卷,看 25 年有没有可能毛利率被杀下来?
A:最终还是用利润体现出来,所以你们就不要去选那种市盈率很高的。
一个成熟的市场应 该只有三家龙头,这个过程肯定要来临的。
Q:8 寸扩产规划?
A:明年的设备已经买好了,以二手设备加部分国产化。
国内成熟的二手设备我们也会优先 买。
Q:整体稼动率的情况?
A:8 寸 6 寸都是满的,二极管没满,70%左右,二极管消费类比较多。
Q:研发团队?
A:国内人才太缺了。
我们现在有很多日本的研发人员,因为日本的 IGBT 其实做的蛮好的。
我们 MOS 的研发团队中台湾已经有 10 个人了,碳化硅目前还是国内的。
现在我们也会送一 些年轻人到德国的碳化硅研究所去培训工艺。
纪要来源:【文八股调研:wenbagu.com】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746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