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机构调研纪要、电话会纪要
请访问【文八股调研】电脑端
更多纪要请关注【文八股调研】
来源:网络(真伪自辨)全文共计 4016 字
韦尔股份三季度交流会221028 三季度实现总营收43亿元,第三季度归母亏损1.2亿,扣非亏损1.9亿,主要受消费市场下滑影响。
Q:单三季度收入6亿多美金的构成?
业务展望?
A:手机:同比环比下滑。
汽车:始终不断成长。
安防:平稳。
TDDI:受消费市场影响下滑。
第四季度我们看类似,汽车仍然保持强势态势,受益中国电动车驱动。
手机有反弹,预计环比40%的成长。
安防第四季会有一部分下滑。
TDDI触底反弹,第四季度2000万美金的成长。
营业额相比第三季会有相对稳健的成长。
毛利率没有看到大幅上升。
手机毛利有高端产品带动会有成长。
Q:存货大致构成?
接下来半年降存货的措施?
A:三季度存货两个因素。
一是大多数存货以美元计价,汇率变化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这是主要影响。
第二我们晶圆的下单量后道会有一定的体现。
目前的计划来说,下单情况目前来看,四季度、明年一季度会有大幅度调整,总量会是以前的零头。
三季度成本因素也会进行调整,明年一二季度会在财务上完全消化。
Q:四季度营收起来的持续性怎么看?
A:消费电子:国内第四季度消费电子渠道库存逐渐消化,是有利的外部环境。
内部来看,我们新产品明年一季度尾可以在几家试产,二季度爬坡,预计明年下半年3000万支的量。
市场预期是大盘子稳定,整体明年还是希望产品覆盖的增强去提升我们手机营业额20-30%的增长。
汽车电子:各个业务都有增长,今年汽车相比去年增长幅度很大,我们认为这个增长幅度会延续下去。
汽车我们目前的营业额很乐观,同时我们对产能也有保证。
客户端来讲,受了几个因素影响,产量下调。
今年整个销量产量还是由某些产品缺货造成整体库存偏低,北美低一个月。
整个车端都是供不应求的状况。
所以我们看明年汽车还是会持续增长。
海外业务这也是我们主要的一个增长点,包括中国。
Q:汽车除了cis还有什么产品延申?
明年能看到的?
A:快的一个是LCOS,就是HUD。
第二个是明后年pimic,单片机cerlis会更快一点,海外客户也在替代。
分立器件100v mos已经送样,其他新品按照计划送样品。
HPC明年年底后年年初会送样。
Q:中型显示驱动产品进度?
A:我们跟国内的BOE华兴光电、惠科以及台湾notebook显示屏玩家客户都有合作关系,我们预计明年上半年我们会推出规格和性能有很大提升的显示驱动产品,成本也很有优势。
车载显示驱动芯片我们也有项目启动开发,明年会有工程样品出来。
明年年底产品从CIS到显示驱动、LVDS、CAN/LIN产品、单片机MCU等产品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Q:一辆车把上面那些产品全算上什么价值量?
A:所有的加起来一辆车大概是200-250美金,CIS 10颗50美金,cerlis10个80-90美金,MCU 70美金,这样就是170美金,ar HUD大概六七十美金,加上分立器件pimic和其他产品大概是200-250美金量级。
Q:明年汽车的营收占比?
A:sensor汽车占CIS的20%,明年争取提升到30%以上。
Q:高端产品怎么规划?
A:大底:基础大底走相对好的性价比路线10元出头,产品性能有明显优势。
技术上我们通过和台积电合作去跟索尼竞争。
HDR上我们有10db改善,这个很显著,所以超高端产品我们双线夹击会有一个稳固的市场位置,也得到了厂商的普遍认可。
小sensor上面我们不断扩展数量,也在跟合作厂商探讨,争取跟市场领导者共同带动这个升级浪潮。
Q:OLED DDIC什么状态?
A:今年已经开始量产了,今年年底会推出升级版的DDIC,明年会开发更高端的OLED DDIC。
我们也在不断丰富中小产品端OLED产品。
目前中小尺寸的触控芯片也启动开发了,明年上半年提供样品。
Q:触控触底反弹展开?
A:三季度是整个产业链再平衡的状态,终端客户三季度会把库存降低到预期目标,四季度会把高价库存完成再平衡。
所以三季度是消费市场、工业市场的再平衡的转型期。
我们高单价新产品在ov导入也会带动营业额,我们也会启动新项目带动营收的提升,这是很综合的因素。
Q:TDDI触底反弹的逻辑?
A:价格压力是大的。
逻辑主要是我们在客户端的推广得到了大客户的认可。
核心是拼供应链。
我们是中芯最大的客户,所以供应链上我们有不错位置。
同时台湾客户之前有一部分订单还需要再执行,这部分会逐步减小影响。
另外我们是主攻下沉市场,我们售后明年也会有不错的预期。
总结:一是大客户的供应链我们有不错的位置。
第二是我们战略主导位置带动我们售后的地位。
Q:四季度减值策略?
A:按会计准则和观察对应净值成本的比较,我们四季度已经按最大幅度最谨慎的要求去做了安排,基本已经做了最大程度的安排,甚至于我们还充分考虑了滞销品、库存周期比较长的产品都做了充分计提。
CIS库存大概50%手机,剩下的是汽车、安防、医疗、IOT等等。
各行各业都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医疗符合我们年初判断。
Q:医疗?
A:我们一次性内窥镜行业四十多家拿到证了,这个产品我们往各个方向在做,海外有几个长期客户。
现在一些大的品牌他们动作比较慢,但是也做了七七八八了快面世。
所以医疗行业发展比较健康。
我们现在是在往医疗其他的方向也有发展。
总的来看我们医疗的发展是长期持续的。
Q:三季度存货中手机有环比增加吗?
A:晶圆是控制了,主要还是看汇率。
Q:库存通用的料占比多大?
A:我们全是通用的料。
Q:新产品预期出货量?
A:最大的是0.61的5000万明年预期出货量3500万左右,A0 1亿像素大概是明年1500万支的出货,1000万的50e跟50a在oppo联想、华为荣耀都有,我们认为明年1500-2000万的出货量。
50H明年量不大,但是金额比较大,明年年底会有些小量。
我们明年高中低端都有布局,并且还在不断布局完善。
高阶像素领域会有考虑替代中低端的产品。
Q:各个产品对应手机?
A:1.0都是高端手机,小像素的都是中低端产品。
Q:汽车预期明年CIS出货量增速?
A:这几年汽车都是保持高速增长,如果汽车整体出货量没有不可控因素,增长速度会更快。
800万在车里装配率还是比较低的,还是在概念阶段,车里出货量大的都是环视以及前视和一些舱内,但是800万像素当前增速还是比较快的。
Q:汽车cis未来成长的依托?
A:应用首先是环视的比例更快,第二是自动驾驶,mobileye等平台我们都有比较好的份额,这块我们的市场份额超过我们的对手。
Q:国内汽车按销售额的占比是多少?
明年会有什么变化?
A:国内已经超过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海外还有一些空间。
国内两年换一代可能国外四年换一代,所以国内成长速度更快。
海外我们受益系列产品很丰富,客户供应商不需要变来变去。
我们还有很多新客户,未来会逐步体现营收出来。
应用角度:环视倒车占整体的一半以上,ADAS增长速度非常快,而且量也大,舱内最近几年成长速度非常快。
Q:库存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会下降,为什么明确给出这个论断?
同时上游fab厂下单量?
客户端的下单量?
A:我们大概四季度环比cis会减少两亿美金,营业额我们会增加5000万到1亿美金。
这两个叠加在一起我们会很有信心cis的库存会下降。
Q:预期什么时候会降到七八十亿?
A:我们预计明年一季度相比四季度还会下降1.2亿到1.5亿美金。
Q:老的库存什么时候消化?
A:TDDI我们认为明年二季度就可以用成本计价了,汽车端比较稳定。
今年年底开始新产品陆续跑量,会陆续有新成本出来。
总体来说二季度以后会回到再平衡以后的成本估值。
Q:智能手机的CIS下降了多少?
索尼明年会带来竞争压力的加大吗?
A:我们高中低端的产品在不断完善,索尼之后的技术路线我们也清楚。
索尼是苹果跟汽车两块。
我们认为消费品最终还是要回到性价比,超高端产品我们跟索尼产品竞争,我们相对有信心,hdr有10db优势。
除了超高端产品,我们其他产品客户评估报告也是不输于索尼。
由于smic的大力支持,高性价比的产品我们也同样很有竞争力。
Q:智能手机价格降了多少?
四季度还会降多少?
A:手机三季度已经体现出来了,我们计提减值以后已经最大程度的反应出来。
从0.61、1.0、1.2的产品来看我们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还是有空间的。
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库存会有大幅度的明显变化,明年二季度成本因素消化完毕。
价格我们认为现在是相对比较平衡点的位置。
再往下降也是非常有限的。
Q:6400万产品怎么看?
A:举个例子1600万到1200万清晰度上可以做很多新的应用,所以手机厂商还是愿意跟我们再推一把6400万的产品。
也可以看到我们6400万出货量三季度有一个明显的增加。
Q:VR今年跟年初预期的情况?
明年怎么看?
A:首先客户端我们产品设计全面,各种应用,眼球追踪等。
市场变化与我们想象的差距比较大,今年还是消化调整vr市场为主。
未来我们还是看好vr的市场。
Vr短期受限于产品内容匮乏,明年摄像头我们会有更大跳跃,我们ar产品有很好的铺垫,我们的lcos大客户未来几年寄予厚望。
中长期来看等待更大爆发。
Q:total cis增长?
A:今年中国跟海外都是大幅增长,但是比我们预期还是低一些。
主要是没想到有战争,有缺货。
特别是三季度和四季度lvds很缺,这是ti的失误,不是我们的问题。
总结: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以及市场再平衡之后的增长营收以及净利润都会有很好的增长。
短暂的低谷会换来更广阔的未来。
纪要来源:【文八股调研:wenbagu.com】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8997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