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赋予万物以生命。但是,炎炎夏日,每次出门总免不了受到烈日侵袭。回家一照镜子,哎呀我怎么又晒黑了!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该何如科学的防晒?有哪些有效的防晒方法?5月25日,为了倡导科学护肤理念,提高公众护肤意识,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北京协和医院承办“5.25全国护肤日”主题活动启动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医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清洁、保湿、防晒”指南的科普解读版,并由权威专家进行现场解读,旨在向公众推广和传播正确的护肤知识。
《皮肤防晒专家共识》的解读
防晒产品好不好:UPF、SPF/PA说了算
虽然夏日阳光异常凶猛,但是只要防晒得当,依然可以在阳光下自由穿行!目前的防晒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硬防晒和化妆品防晒。
1.硬防晒 主要通过遮阳伞、遮阳帽、防晒衣等织物产品直接阻隔日光来达到防晒的目的,评价织物防晒性能的指标称为:紫外线防护系数(UPF)。UPF值越高防护效果越好。但UPF大于50以后,增加UPF值对人体防护效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我国纺织品的UPF值最高标识为50+,上街购物要认清喔,没有这个标识的就不是正规的防晒衣。
2.化妆品防晒 评价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效果有两个指标:防护中波紫外线的日光防护系数(SPF)和防护长波紫外线的标识(UPA)。当产品的SPF值小于2时,没有防晒效果;当产品SPF值在2~50时,防晒效果逐渐提高;当产品的实测SPF值大于50时,效果增加就不太明显了。UPA是防护皮肤晒黑的能力,分为4级:PA + 、PA ++ 、 PA +++、PA++++,PA等级越高,表示防晒黑的能力越强。
防晒措施有哪些?
防晒措施主要包括规避性防晒、遮挡性防晒和化妆品防晒,而“防晒霜”仅是属于化妆品中的一类产品。
1.规避性防晒:不花钱的防晒
通俗来说,就是避免在紫外线过强的情况下出行。一天当中,中午时分紫外线最强,而一年当中晚春和夏季则是紫外线最强的季节。室外活动要注意规避紫外线强的时段和地点,必须外出时尽量在树荫、山坡阴面从事户外活动。
2.遮挡性防晒:硬防晒
遮挡性防晒,也就是采用物品遮挡日光。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的太阳伞防晒效果好。通常,衣服的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其防晒效果越好。夏天常穿的那种清凉、轻薄的衣服基本没什么防晒能力。建议选购UFP大于25, 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标识的织物产品。帽子的帽檐边长最好在7.5cm以上,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墨镜要选择镜片足够宽大,同时最好选购能覆盖全部紫外光的遮阳镜,镜片以深色为宜,但不宜影响视觉。
3.防晒化妆品
防晒霜是防晒化妆品中最常见的剂型,其他剂型还包括喷雾、凝胶、油、固体、粉剂、乳剂等。乳霜剂中的原料易于分散,产品基质稳定,更容易制备高SPF值产品。防晒油皮肤附着性好,防水防汗效果突出,但使用起来较黏腻,适合水中活动时使用。防晒凝胶使用感最好,也很受欢迎;防晒喷雾使用方便,感觉清爽,尤其适合妆后使用,但防晒效果不稳定、耐水性较差。
4.吃某些食物或药物更易晒黑?是真的么?
有些食物服用后会对阳光更加敏感,这类食物被称为光敏性食物。包括一些野菜、茴香、苋菜、芹菜,但这些菜煮熟了光感性就几乎没有啦。柑橘类水果如柠檬都含有“香豆素类”,无花果、芒果、菠萝、木瓜等都是会增加皮肤吸收阳光的。但是不是会发生晒伤晒黑,需要食用的量足够大,且在阳光下的时间足够长。因此,长时间阳光下活动或自身对光线特别敏感的人群,才需要注意避免食用或接触这类物质。除食物外,还有些具有光敏性的药物,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雌激素类、扑尔敏、维甲酸类等,服用时,同样需避免阳光照射,或在晚上使用。
署名: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金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3561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