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爱美人士为了美白需要格外下一番功夫。面对同样烦恼的古人又是用什么方法保持肌肤白皙的呢。曾经本龙认为生活在无工业时代的古人,采用的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美容原料,桃花,珍珠粉之类的。可旖旎浪漫的想象被真相击碎了。事实上,古人,不分中外最广受认可与喜爱的美白法宝,是铅,汞和砷。可谓是,美白三件套,铅汞砷一家。这些看似应该出现在悬疑片现场的化学品,曾经和无数古代美人零距离接触。
铅:滥大街的标配
铅笔里没有铅,古代美人的脸上却有铅。铅白粉是古代使用面最广的美容标配,保养化妆二合一。我们对于真实的古代妆容的印象,有点瘆人惨兮兮的大白脸,很多都是铅白粉的功劳。
铅白粉的大名是碱式碳酸铅。它质地细腻,色泽莹白。在西方,它是画家非常亲睐的一种白色颜料,所谓铅白,色彩稳定,不易变质。但是把铅白粉直接涂在脸上,把脸当作油画画布,好像就有点毛骨悚然了。因为铅白和人的天然肤色无论如何都相差甚远,所以涂上厚厚铅白粉后的面容就像刚刚做了墙壁粉刷,好像还缺一道红漆的社会主义标语惹。
但古人想的可不一样。中国的魏晋时代,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都崇尚苍白病态的肤色,刷的一脸煞白就是美。典型的比如英国伊丽莎白一世。那归功于铅白粉的面庞流传后世,谁猜得到我们的女王陛下其实是个肤色偏深的人呢。
铅白粉厚妆能遮盖本来的肤色,还能够干扰皮肤黑色素合成。短期内是真的会让肌肤变白。但紧接着就会带来重金属沉淀,皮肤受损的副作用,和铅中毒反应。严重的,日本明治时代一位著名的女形演员泽村田之助,因为长期以铅白粉画艺妓妆容,严重铅中毒不止让他面部病变,甚至还为此截去了四肢。让人唏嘘。
汞:进阶版的奢华体验
汞,水银。一种非常魔性的金属。剧毒。常温下呈液态。但是常温下就会释放蒸汽,所以危险系数相当之高。水银可以隔绝空气,在古代是一种高端防腐材料。所以古人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水银也有保护美丽不至于变质的功效?
一方面,水银类似于铅,对于黑色素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水银具有折射性,液态的水银表面看上去就像一面明镜,亮莹莹地反射光芒。爱美的女性,不仅仅满足于铅白粉,还祭出了高端武器,更为稀有的水银,追求肤色亮闪闪的效果。
然后,当然是长期作死确定。汞渗透性强,在人体内又不易排出,靠汞美容,皮肤把汞吸了个饱,就理所当然地汞中毒了。汞在人体内累积会造成肾损伤,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伤害。这里又要提到我们的伊丽莎白一世了。有些专家考证认为,伊莎一世后期恶劣而狂躁的精神状态,和水银的毒力脱不了干系。
另外就是中国古代某个唯美玄幻传说,萧史弄玉乘龙凤而去升仙的故事。背后的真相很可能是萧史用水银为弄玉炼制美容用粉飞云丹,长此以往,两人都因水银中毒而亡。
砷:作死边缘的疯狂试探
相比于铅白粉和水银从外至内发挥效果,为了美白直接内服剧毒的砷化合物,砒霜,就是更为耿直的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
砒霜学名三氧化二砷,白色结晶状,因为形似得名砒霜。大剂量砒霜是杀人毒药,但微量的砒霜也可为药
少量服用砒霜之后,肤色确实会变得白皙一些。而且在那个梅毒肆虐的年代,砒霜作为治梅毒的一种特效药,也是很多人的刚需。(18世纪的欧洲,梅毒非常普遍,我们熟悉的好多名人,比如莫扎特,就患有梅毒。)
然而人往往会有铤而走险的心理。微量砒霜效果良好,就会忍不住加大剂量。曾经在法国非常流行睡前服用一点砒霜养颜。然为此丧命的有多少人就不好说了。
而法国人也是玩剩下的。想当年大名鼎鼎的五石散就含有砷的成分。为那些五石散男子的美貌和疯狂贡献了一份力。
今天的人是赢家?
随着人类加深对重金属中毒的认识,传统铅汞砷美白三件套光速过气被封杀离开舞台。今天的爱美人士可以选择做好防晒,使用维生素c这些安全可靠的方式保养肌肤。
可是,这美白三姐妹的幽灵并没有彻底消失。时不时地就会有来路不明化妆品因含铅,汞导致消费者中毒的消息曝出。
而今天的爱美人士虽然看起来比古代美人聪明多了?放眼看看西方美黑爱好者为了美黑疯狂日光浴导致皮肤癌发病率激增,旧的自虐式美容过气了,新的自虐式美容又诞生了,没有改变的,是同样的人性。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6979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