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近年来唯一的时尚走秀类节目——《山水霓裳》,在春节的七天假期里,引发了从网友到专业人士的一致吐槽。
在河南春晚中同为国风的《唐宫夜宴》衬托下,这种“四不像”更显尴尬。
《唐宫夜宴》不玩中外合璧那一套,服饰也不魔改。
从背景到编舞审美都在线,用纯正中国风博得满堂彩。
有可能春晚策划节目的编导到现在都没弄明白,大家平日不是爱“追洋气”吗?为何这场时装秀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弹。
一是节目本身从质感到质量都不过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出现的时间节点撞了枪口。
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到:从去年底开始,中韩网友在传统服饰的起源问题上就一直撕得不可开交。
韩国媒体和网民的最大观点是:中国汉服起源于高丽。
韩国舆论坚信在元朝时期,因高丽公主嫁入而带动高丽服饰在中国流行起来,一直延续到明朝。
意思是追星女孩你们都输了,人家700年前就韩流入侵了……
而将这场汉服和韩服battle推向白热化的,是一款手游。
去年3D换装游戏《闪耀暖暖》在韩国开服,第一日就攀上韩国APP免费榜第四位。
韩服上线的第四天,《闪耀暖暖》为示好本土玩家,对外公布了一组仅限于韩国上线的套装:“槿云重华”。
热衷研究服饰的中国用户一看,这花纹明明是中国的织金马面,服装上又带有中国结和花丝镶嵌等中国传统元素。
而游戏里所谓的韩服设计,与中国国服大典上展示出来的明制汉服一模一样,甚至连模特发型都不带改的...
中国游戏的海外特供卡面,将中国传统服饰转手送给韩国人,自然引起国内玩家的不满。
而韩国玩家则顺杆爬地表示这些设计的确全部来自韩国,甚至还附带类似下面的迷惑发言……
巨大的争议,也直接导致了《闪耀暖暖》韩服迅速关闭,游戏也因此在国内流失了一大批忠实玩家。
而之后在这场汉服与韩服的战火之中,时尚圈也添了一把柴。
韩版《VOGUE》最新的二月刊拍摄了这样一组民族风大片,封面大片就是韩国超模代表崔素拉,着前卫眼妆演绎“改良韩服”。
仔细看,网友发现服装上印有汉字“福”“禄““寿”,纹理的式样也是中国元素。
你可能觉得将把汉字印在韩服上,不是友军的骚操作吗?
还真不是...因为韩国人已经觉得汉字图腾也隶属于韩国了。
之前有个日文账号科普中国传统图案。
结果韩国网友群体跳脚:这些字样和窗花图腾都是偷韩国的...
印汉字还不算什么,最厉害的是女式韩服用金色,胸口绣龙纹...
要知道在古代朝鲜,连高丽王的服饰都不敢使用中国皇帝专属的黄色。
目前来看,中国龙姓韩,只是时间问题了……
除了上述这些,霞帔也不是传统韩服中的元素,这组大片里也有……
不止盗用霞帔、汉字、中国龙,韩国官方还直接将中国结的“绳结技艺“拿去申遗,改名韩国结。
韩国艺人近期穿的“改良韩服”上,都明目张胆地绑着“韩国结“。
韩剧《哲仁皇后》中也强化了这一历史“传统”,并作为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
显然,韩国的影视作品和爱豆文化,成为了它们悄悄进行“文化掠夺”最好的渠道。
从前,你印象中的韩国古装造型是这样的,韩服很好辨别,大辫子缠绕在头顶。
再华丽一点,就盘踞成一个不对称的造型,服饰上有一些简单花纹。
但这种情况在近几年内开始了转变。
比如今年新播的古装韩剧《月升之江》造型,就严重撞车《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巩俐。
权娜拉古装剧的发型照搬杨紫。
《步步惊心:丽》直接用了中国帝后的冠冕,还拷贝了传统手工技艺——点翠。
而下图才是韩国古代王和后的真正装束……
随着剧集的大量输出,这种“融合”也让海外观众几乎分不清到底是“韩式”还是“中式”。
在韩剧《大王世宗》中,这个凤冠出镜率极高。
其实是照抄中国明代皇后的凤冠,不过看得出只是“低配”版……
《大王世宗》还出了纪录片,来阐述他们在服化上花的金钱和心血。
结果被发现打印出来的古代参考图,全部来自中国大明论坛,水印都还在...
前阵子,韩国美妆博主Pony也蹭热度发出穿韩服的视频。
特别秀了自己头上戴的发簪,说是韩国传统的发饰。
结果被网友踢爆是在某宝买的...
民间争一争也就算了,韩国官方机构的“助攻”才是中国网友觉得值得“白眼”的所在。
他们言之凿凿地将齐胸襦裙定为韩国传统服饰……
实际连官宣图都是抄袭的唐朝《捣练图》中描绘的唐代女性服饰。
韩国抓住中国对外输出最多的清宫和年代戏来混淆视听,希望全世界认为只有满族服饰和旗袍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
连李多海也在小红书上展示韩服和旗袍进行对比……
在国内,相比宣扬旗袍之美,汉服的科普的确很少。
本以为在春晚这样万众瞩目的舞台,会有一场正统的传统服饰展示,熟料上演的是一场cos西方神明的大秀……
网友在“前线”和韩国人唇枪舌战,国内最大晚会却在充当一名“猪队友“,大家的愤怒,现在众人应该可以理解了吧?
而韩国媒体则普遍觉得,中国网民对于韩国的指责实则是一种嫉妒。
因为过去东方的代表文化是中国文化,如今随着韩国流行文化的崛起,东方文化中心正转向韩国。
看罢作势君觉得日本应该更生气,因为甚至完全被韩国踢出了群聊...
有趣的是,在节目中提及中国的文化输出时,举的例子是刘亦菲版的《花木兰》。
殊不知,这只是美国人拍的好莱坞大片……
还记得《花木兰》公布主角海报时,韩国网民还精心P过一轮图,把刘亦菲的脸换成韩国女明星……
当然了,不是说整个韩国舆论都对这样地篡改持支持态度,还是有明事理的声音。
69岁的韩国时尚大师Milanonna(张明淑)在节目中,在区分朝鲜历代大王的服饰时,就这样为主持人刘在石科普:
她讲述从礼服设计到色彩运用都是受中国影响的,但电视台方面依然很嘴硬,硬在字幕里加上了“明淑的推理”……不敢承认是事实。
老太太侃侃而谈,有理有据:韩王服饰一方面受中国影响,一方面又受中国牵制。
“朝鲜”这个国号甚至都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的,服饰也是明朝赐予朝鲜,但朝鲜受制于生产力的局限,仿制出的本土服饰始终存在差距。
我们不否认韩国这些年在文化输出上的成功,但混淆传统文化果实,利用这种全球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来明目张胆地“偷窃”,的确令人不齿。
作势
Chrison
希望下一代年轻人还记得,哪些传统服饰属于中国。
无知名度拿全球代言,这位通稿天后浑身是宝
2021春晚服装种草和灾难指南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4696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