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日本体育促进中心:“遗传因素与肌肉质量密切相关”

美妆资讯
日本体育促进中心:“遗传因素与肌肉质量密切相关”

饺饺有话说:

父母会遗传给孩子什么?

疾病、残疾和遗传有多大关系?

基因,到底有多重要???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有的人说你像爸爸,有的人说你像妈妈,有人说你像爷爷奶奶,有人说你像姥姥姥爷。。。更有甚者,说你像姑姑。。。

饺饺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小时候还纳闷“我到底像谁?我怕不是姑姑家抱错的崽。。”

饺饺和爸妈能像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偶像剧不是经常有“抱错、养错”的剧情吗?饺饺小时候经常幻想自己是被抱错的,亲身父母因不明原因选择遗弃,现在成了富豪,没准儿哪天就来接我,上演一出亲生父母与养父母抢孩子的狗血大战。但现实总是很骨感,饺饺和爸妈实在是太像了,实在骗不了自己个儿说——俺不是亲生的。。。

科学是干嘛的?科学是求实、求真的。它的最大威力,就是幻灭你的脑洞。

幻想没了,脑洞没了,咱就言归正传,谈谈遗传吧。其实,人在择偶的过程中,看中的不就是“综合基因素质”吗。

遗传法则

以后,你的孩子是像妈妈还是像爸爸?弄清这个问题,得先从与遗传相关的DNA、遗传因子、基因组和孟德尔定律入手。

先看看DNA和基因(遗传因子)。人体大概由60兆个细胞构成。每个细胞里都有被称为“DNA”的物质,而基因,就是记录在DNA上的“特定设计图”。什么意思呢?比如“能喝酒”,就是DNA的一部分,是一个基因。

另一方面,DNA内部的基因和其他部分中记载的所有遗传信息,构成了基因组。不止是人哦,狗有狗的基因组,大肠杆菌有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基因组,很强悍。

你是不是觉得遗传信息就是基因?不不不,DNA基因组中,基因只占3成。剩下的7成,是一些“能调整基因作用的信息”。可别小看这7成信息,它们人多力量大,可以对基因进行复杂调整。

至于孟德尔定律,你肯定很熟悉。它是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于1865年发表的著名定律,是一种“显示遗传法则”的法则。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基因组概念诞生于1920年前后,孟德尔定律出现时间,比基因组整整早了半世纪。

通过研究豌豆株系,孟德尔发现了孟德尔定律:

· 优势法则:遗传基因中,有容易表现性状的遗传因子(优质基因)和难以表现性状的遗传因子(劣质基因)。当它们同时存在时,表现出来的一方,是优质基因。

· 分离法则:父母遗传的劣质基因不会外显,但也不会消失。如果孩子的孩子没有更好的优质基因,劣质基因就会外显出来。

· 独立法则:父母遗传的基因组间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影响。

孟德尔定律不仅适用于豌豆,还适用于人:人有2个基因组,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兄弟姐妹间的不同,就是因为遗传到的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有“隔代像”的原因。

人有多样性,也有单一性。每个人,都是带着独一无二的基因组降生的。人类基因组的个体差别只有大约0.1%。其中的大部分,是遗传信息中有一个SNP(一盐基多型)不同。

⚠️SNP(一盐基多型):基因组上因单个核苷酸变异(包括置换、颠换、缺失和插入)形成的遗传标记。其数量多,多态性丰富。

人体中大约有30亿个碱基。其中,大约每1000个碱基中就有1个SNP。这仅有的0.1%的差别,催生了个体容貌体态和体质的差异。

人的性质大部分是由基因组和环境塑造的。 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山中信行教授推测,人的遗传因子(基因)大概有43,000个。

那么,父母到底会遗传给孩子什么?

眼睛、鼻子、容貌、身体部位

孩子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鼻梁高度,脸型等,都深受遗传影响。但是,“女儿像爸爸、儿子像妈妈”这种传说,没有科学依据。

胖瘦等身体特征也会遗传。不过也有研究表明,环境比遗传的作用更大。如果父母习惯吃西餐、甜食、熬夜,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

牙齿和骨骼

人体80%的骨骼是带有遗传性的。比如面部中,最容易受遗传影响的,是颌骨处牙齿的形状。

当然,现在可以通过矫正和训练等手段调整颌骨处的牙齿。

一些基因中包括有助于增加身高的蛋白质信息,这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但是,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西化,日本人的平均身高自1950年左右以来已经上升了约10厘米。由此可见,饮食等生活方式也会对身高产生影响。

除疾病和遗传之外,儿童身高主要与“睡眠,营养,运动”这三个因素有关。如果担心孩子的身高问题,可以从这三个角度着手。

头发密度

很多妈妈见到婴儿毛发旺盛都很震惊,但毛发如何也受遗传影响,与男性化有关的蛋白质被纳入了遗传信息中。

当然,婴儿情况下,由于胎毛未尽,也可能显得比较旺盛。

性格或行为

日本心理学会指出,“孩子的性格不能忽视基因的影响”。

研究人员将同卵双胞胎(基因100%相同)和异卵双胞胎(基因50%相同)分别放在不同环境和相同环境下进行抚养,观察他们的个性的相似程度。结果显示,同卵双胞胎即便在不同环境下成长,性格也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比异卵双胞胎的性格相似度高出2倍。

当然,基因中并没有决定性格的单个基因,例如“神经质基因”。人的性格和行为受到影响身心的各种基因的影响。因此,不能说从父母任何一方接受基因的孩子与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具有完全相同的性格或行为。

也就是说,性格和行为50%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其余50%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智力和学习能力

行动遗传学第一人、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安藤寿康教授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指数,80%源自遗传”。 研究人员对智商遗传有各种各样的理论,但一致的是,他们都认为,遗传力占到一半或者更多。

还有研究对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发现有74个基因与学业成就相关。 但是学习能力的差异,仍然只有3.2%。这意味着,学习能力与环境影响有关。 父母从小就该给孩子一个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的环境(比如,把他们送到科学博物馆或者动物园、读书给孩子听等),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运动能力

接受相同的肌肉训练后,有的人很容易长肌肉,有的人很难长肌肉。日本体育促进中心称,“遗传因素与肌肉质量密切相关”。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记载,肌肉收缩时活动的蛋白质信息等都会被编入基因。

也就是说,运动能力也与基因有关。 未来,随着基因水平研究的推进,有望提出适合儿童的体育运动,有效实施定制培训,并提出维持健康所必需的运动等。

当然,运动技能和运动神经不同,运动神经是通过儿童早期的努力训练获得的。

疾病或病症

父母遗传给孩子的疾病很多。 如,癌症家族中经常发生的癌症通常是遗传性疾病之一,被称为“遗传性肿瘤(家族性肿瘤)”。

在预防父母给予细胞癌变的“肿瘤抑制基因”中,如果父亲或母亲的基因正常运作,就可以防止细胞癌变。 但是,如果父母任何一方的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突变,孩子将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

此外,日本儿科学会表示,在发育障碍中,“自闭症谱系障碍”是具有强烈遗传因素的疾病。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4257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