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2018年的美妆行业将会出现哪些新机遇?

美妆资讯
2018年的美妆行业将会出现哪些新机遇?
2023-08-05

在2017年中,化妆品行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消费升级、需求更加细分、高端产品消费群体年轻化……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到未来一年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从中洞察出2018年的一些新机遇!

  护肤三件套该升级了!

消费升级,成为2017年各行业都有提及的热门关键词。大家对于消费升级现象的普遍感知是人们越买越贵,越买越高级。在美妆行业,消费升级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品牌又应该如何去迎合这一趋势?

我们选取天猫平台护肤品类年消费额TOP30%的消费者,发现他们的购物行为中首先体现了越买越多的趋势。洁面—爽肤水——乳液在过去被称为护肤三部曲。购买三件套被视为护肤界的“入门仪式”。然而,随着消费者对护肤需求的进一步加深,基础护肤产品似乎是跟不上他们的需求了。

数据显示,天猫美妆平台年消费金额前30%的消费者,近三年间仅购买1-2类护肤品类的人数占比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购买4类,5类,6类甚至10类及以上的消费人数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进一步拆解细分品类的购买人数,得到以下图表:气泡的大小代表品类消费人数,气泡颜色的深浅代表品类消费人数增速。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发现,眼霜、防晒、卸妆等进阶护肤品类在2017年涌入了大批新生消费者,品类消费人数增速均在40%以上!

也就是说,过去三件套就能解决妹子们的护肤需求,如今恐怕需要四件套、五件套、六件套甚至更多才能满足消费需求。

护肤品的使用场景也不再局限于涂涂抹抹,仪器类护肤产品也开始迅速升温。

数据显示,2017年天猫美妆平台上,美容仪器的销售份额迅速扩张,其中毛孔清洁仪/洁面仪的销售增速高达282%!更为令人吃惊的是,这类高价美容仪竟然还吸引了不少95后人群!这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于美妆产品的诉求趋向于专业化。

大牌彩妆越来越热

数据显示,2017年天猫奢华美妆市场份额的增速是美妆行业均值的1.6倍。

从各大高端品牌公布的2017年财报中,我们也能窥探一二。雅诗兰黛2017年雅诗兰黛2017全年利润和净销售额均实现增长,其中高端品牌汤姆福特在各个地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海蓝之谜和雅诗兰黛也实现高速增长。资生堂中国2017上半年利润增长125.7%,其中资生堂、肌肤之钥和茵芙纱等高端品牌保持保增长态势。

有趣的是,我们通过TGI指数来观察消费者对于奢华美妆的品类偏好度,发现奢华大牌所主导的消费升级优先体现在彩妆品类。TOP5品类全部为彩妆产品,其中唇部彩妆的大牌偏好度尤其明显!

品牌年轻化,如今有了新玩法

不论是奢华大牌,还是国产美妆,美妆消费者整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90后的消费贡献度最大,95后的消费潜力排名第1。

品牌们显然也发现了这群潜在优质顾客,并迅速做出反应,纷纷启用90后小鲜肉作为品牌代言人。

另外,跨界“IP”,也成为品牌常见的营销方式之一。比如,资生堂的美少女限量版,韩后的樱桃小丸子限量版、阿芙的宠物小精灵系列……这些萌萌的卡通形象,最能戳中消费者的少女心,对90或、95后乃至00后有着极强的圈粉能力。

2017年双11活动期间,百雀羚也邀请虚拟偶像洛天依为其代言,目的在于吸引95后、00后及二次元人群。

根据数据显示,IP合作款的新客占比要比非合作款高出11%左右,拉新能力很是突出。

依托热门IP雄厚的粉丝基础,IP合作款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也可以将IP的粉丝转化为品牌的消费者,从而带来经济效益。不论是品牌还是商家,选对热门IP是合作成功的第一步。

就商品的溢价能力而言,低价位产品与IP结合后溢价较高,如面膜,护手霜及彩妆套装等等。

举个例子,日韩彩妆套装非IP合作款价格在100元以内,但发布IP合作款后,产品价格可提升至100-200元之间。高价位美妆产品的溢价能力相对较弱,这与目标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有着很大关系,品牌与商家需要结合用户特点来综合考量。

药妆的配方更“生猛”了

善于抓住消费者当下的护肤需求,是品牌能够从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近两年,雾霾、PM2.5等环境问题导致肌肤问题越来越多,同时也让药妆市场得以迅速发展。2016年,主打舒缓、抗敏感的护肤产品销售火热。

时隔一年,这类以矿物质水为主要成分的药妆产品逐渐遇冷。从各类成分药妆的销售额变化来看,化学配方成分(玻尿酸、烟酰胺等)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此外,具有祛痘、焕肤功效的酸类成分也表现出强劲的爆发力。不过,天然健康的配方产品仍然受到消费者喜爱,比如牛奶、蚕丝、蛇毒、蜂胶等。总体来看,消费者对药妆产品的选择趋向于美白、抗皱及祛痘等进阶型美容需求。

那么,消费者对于哪些护肤品类更倾向于药妆产品呢?我们通过TGI指数发现,药妆消费者对药妆类“面部清洁”(卸妆、洁面)和“面部基础护理”(乳液/面霜、化妆水/爽肤水)品类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整体来看,消费者对药妆的接受程度还停留在基础护肤阶段,眼霜,精华等品类的意愿度并不太高。因此,数学委员建议药妆品牌先做好基础品类,再挖掘现有顾客的进阶护肤需求,逐渐培养消费者心智。

比起消费升级,消费主体的更迭和新消费需求的产生应更为值得关注。

当你挖掘出现象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你会发现,抢占消费升级的风口,并没有那么难。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9576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