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茶入”:虽然名字是日本人起的,器物确是来自于中国

美妆资讯
“茶入”:虽然名字是日本人起的,器物确是来自于中国

“茶入”

这个小清新的词来自于日本,是对于盛放茶粉的这类小罐子的称呼。实际就是我们说的茶末罐子。当时我们没有这个称呼而已。

山西大同墓室壁画备茶图

山西大同元冯道真墓墓室东壁绘有“备茶图”,图中有一方桌,桌上放着一个带盖的小罐,上面斜贴一纸条,写着‘茶末’二字。可以很明显得看出这种容器就是用来盛放茶末的罐子了。

玫茵堂藏

唐大海茶入 南宋 香雪美术馆收藏

(“唐大海”乃日本人对此产品的命名方式)

千万别小看了这种小罐子,它是点茶法盛行时的必备器具。在日本,也以从中国少量进口的“唐物”茶入为珍。并且,拥有一定级别的名唐物茶入,还是武将身份和权势的象征。像我们熟知的德川一族这样的重臣才有将军下赐的名贵茶入。日本还将不同造型的茶入命以不同的名称,其中最为重要的器型是茄子和肩冲,正所谓:茄子领天下,肩冲为将军。

付藻茄子

唐物肩衡茶入 铭 安国寺 南宋 五岛美术馆

(实物为南宋,“唐物”乃日本对此产品的命名方式)

当然这些所谓的“茄子”、“肩冲”之所以如此受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茶道的盛行和它进口商品的身份。直至今日,茶入在日本仍为重要的艺术品,这也是器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人文的价值所致了。

黑釉褐彩草花纹盖罐

但实际上,“茄子”、“肩冲”却并非是什么珍贵玩物,至少在中国不是,大家可以想想,作为当时的外销商品等级能高到哪去呢?

新安沉船出土的酱釉瓷

福州城市遗址出土的酱釉瓷

当时为了出口方便,生产此类器物的也多是闽江水系的窑口。从福建洪塘村出土的一些同类产品的遗存可以看出,这些茶罐的表面多有流釉,且釉色不均,器表有清晰的旋切痕,底部还有明显的线切痕。而这种线切工艺在唐以后已经摒弃不用,是属于比较落后的制作工艺了,这种特征是不可能出现在高级器物上的。

那么当时在国内比较主流的茶罐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前为大家详解过的鼓钉罐了。

南宋 刘松年《补纳图》

我们能够见到的一般是赣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的鼓钉罐,这种鼓钉罐在新安沉船中也有发现。

CK旧藏

玫茵堂藏

玫茵堂藏

杨永德伉俪藏

大肉庄旧藏

盛放茶末的罐子除了我们熟知的“茄子”、鼓钉罐外,还有一种五星级的茶入,那就是鸡心罐了。山西墓室壁画的“备茶图”中就有一件带盖的鸡心罐。

山西兴县洪峪村元至大二年墓壁画备茶图

玫茵堂藏

玫茵堂藏

玫茵堂藏

杨永德伉俪藏

玫茵堂藏

大肉庄藏品

如果普通的鸡心罐在茶入界能得五颗星,那么油滴鸡心罐就是白金五星,茶入之王!

为什么这么说?只是因为大肉庄有油滴鸡心罐吗?!那你就错了,偶怎么可能是这种人~实在是它本身的实力太硬太抢眼啊。一起来看看油滴鸡心罐的硬实力吧:

首先这种鸡心罐的器型优美巧妙,十分适合盛茶。鼓腹增加容量,口部内收敛香效果佳。

再说最重要的油滴工艺,与建窑的那种偶然而成的油滴不同,此类油滴产品属于工艺成熟下的有“生产指标”的产品。仔细观察,油滴鸡心罐底部涂有护胎釉,罐身外部分布着油滴,而内部是黑釉,没有油滴,这说明烧造技工已经能熟练掌控油滴技术,颇有点我让它有它就有,我让它哪里有它就哪里有,我让它出油滴那就不会烧成兔毫的意思,这在当时绝对是黑科技啊,别说当时,现在也一样是!所以这种油滴从工艺上来说就属于高精尖产品,江湖地位不一般。

大肉庄藏品

大肉庄藏品

大肉庄藏品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91898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