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护肤品搓泥,不仅浪费钱,还有可能致敏?避免踩雷攻略走起

美妆资讯
护肤品搓泥,不仅浪费钱,还有可能致敏?避免踩雷攻略走起
2023-08-05

护肤品用着搓泥,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理性发问:为啥会搓泥?!

第一反应当然是!生!气!

键盘都挡不住我的光速噼里啪啦:

啊啊啊心情烦躁!爆炸!亏大了!啊啊啊会过敏吗!都变泥了,还有什么效果!啊啊啊!!别说了!!

好了,发泄完后,可以平静发问了:

为啥就搓泥了涅?

搓出来的“泥”是什么东西?

提出这个问题后,

很多小朋友就像名侦探柯南一样;

小脑袋瓜子不放过任何一个相关线索:

是跟气候有关吗?是熬了夜皮肤不好影响吸收吗?是这款产品不适合我吗?别人用着是不是也搓泥?是正常现象吗?

......

(最后一个...它又不是去角质!什么正常现象!)

像皮肤本身缺水、换季不适、涂用手法不正确这些,多少是有点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因都是“考试重点”;

今天,就来划一下重点必考知识!

护肤品增稠剂

常见产品:精华、面膜

别说你,我都很喜欢看上去稠稠的精华液。为啥?

还能为啥?

单看着就让人觉得“营养”满满,

感觉每一滴的含“金”量都比得上一顿海底捞...

= =

这好像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错觉。

皮肤科医生朋友说,有些产品看上去“浓稠”,是因为加了增稠剂。

插话:所有质地浓稠的产品都添加了增稠剂吗?

分两个情况:

1、高浓度单一成分的精华或原液多数不是;比如10%、20% TO家的“胶水”系列产品。

2、流动性较强的产品质地基本有。

为啥要加增稠剂?就为了形成错觉吗?

是为了成分的稳定性(增稠剂的无公害作用)。你比如一些高水分面膜,玻尿酸本身质地就水汪汪的;

如果你不增稠,你站着敷也不是坐着敷也不是,躺着敷就更不是。

常见的增稠剂像卡波姆、黄胶原、高分子聚水物这些,上至贵妇牌(小黑瓶、大红瓶),下至是个护肤品;基本都有它们的身影。

增稠剂本身无毒无害,所以,别一听见“**剂”就一脸嫌弃啦~

如何解决?

建议先看成分表:一看排行,二看数量。

如果不是排得很靠前,上来就糊你一脸的(良心护肤品牌都会把这些放在后面);

且不是“全家上阵”的话;可以先试用然后再考虑。

tips:现在很多护肤品都会推出试用装的啦~

tips2:增稠剂太多的产品,也有可能导致肌肤过敏哦,所以敏肌宝宝要慎重考虑!

配方原有易搓泥成分

常见产品:防晒剂

其实单用物理防晒剂是很少会搓泥的。

但我们一般都不会直接上防晒啊,都是在基础护肤后。

那么,问题来了:基础护肤后,搓泥几率增加。

原来,二氧化钛、氧化锌、氢氧化铝这些常见的物理防晒成分;是以极小的颗粒形态存在的,一旦它们遇上基础护肤品里的卡波姆们;基本就会产生:1+1=1条的粗暴反应。(朋友,搓出来的都是money啊)

这种情况叫什么呢?

这里po个高大上的概念:交叉搓泥。

交叉搓泥:是指不同产品在搭配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搓泥现象。交叉搓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两种化妆品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沉淀物;另一种是两种化妆品之间由于“不兼容”、“不吸收”产生的搓泥。

如何解决?

基础护肤后,待肌表的护肤品吸收完全后再使用防晒;

涂防晒避免“乾坤大挪移”手法,建议用轻拍,按压的手法;

或者你不心疼用美妆蛋上也行啊~

皮肤角质层过厚

这个原因基本是油肌宝宝中枪较多;因为油皮普遍角质过厚。

油皮油脂分泌量≈中性皮的2倍。

如果平时不注意清洁或补水;油脂容易堆积在表皮,然后“黏拉”一些其他残余成分;组成厚厚的“城墙”,阻碍护肤品的吸收。

角质层过厚自测:

皮肤粗糙暗黄皮肤干燥,笑完会残留小细纹容易长闭口、粉刺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再用12345种护肤品“加持”,全都像北京二环路上下班高峰那样,成分全堵在肌表,不搓泥才怪!

如何解决?

定期去角质,油肌建议2周一次;

做好脸部清洁和时刻补水工作。

好啦~

今天就写到这里。

如果身边如果有朋友用护肤品出现搓泥情况,

可以用文章的知识点跟她们分析下具体原因哦~

希望能帮大家解惑~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8928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