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一个Prada粉丝与一个Raf Simons粉丝的酒后吐真言

美妆资讯
一个Prada粉丝与一个Raf Simons粉丝的酒后吐真言
2023-08-04

比起年轻人身上的精致漂亮,成熟人士的魅力往往来自他们的反差感。

白日里总是西装革履傍身的咨询公司高管到了晚上却会踩着人字拖和大裤衩配女友遛狗,嘴里还叼着一根巧克力雪糕。断眉寸头的滑板男孩白天是名手工匠,他夜晚的踪迹却不是在地下俱乐部里寻找刺激,而是躺在工作室里的懒人沙发上吃橘子果冻,听着王心凌——就像你认为眼前走来的这位身穿黑色紧身西装,一头乌黑卷发的男人,即便他早已被资本主义与精英主义驯化得妥妥帖帖,但他内心却依旧是听Sonic Youth的摇滚青年——Prada 2023春夏男装系列,似乎说得就是一个关于吸引力的故事——当时装界愈加竭力地用一场又一场乌托邦试图去振奋这个本就不安的世界时,保持品牌个性与美学上的张力是否尚有举重若轻之道?

Prada的选择是保持简练(Simplicity)——“简练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选择。”

即便都是时装界的知识分子,Miuccia Prada与Raf Simons的知识体系是截然不同的,但两者都深知时装是关于符号的制造,且并非赤裸裸的Monogram式的复制粘贴。从两人联姻后的每一季叙事里,“超级符号”的诞生或多或少地决定了Prada在商业上的成功。

前几季里,我们除去就两人在风格范式上的碰撞与融合的观望,也见证着关于Prada的“超级符号”的激进重生:尼龙、三角徽章、高腰短裤、青年文化式的渔夫帽……它们在每一季中被反复强化,成为击入卖家心智之中的视觉锤,换来了Prada的逆势增长。但在这一季,两位时装界前辈相信,创作的美妙是过程而非结果,他们需要用他们选择的方式去回答——什么是Prada?——作为一种观念,一种生成方式。

创作的美妙是过程而非结果,他们需要用他们选择的方式去回答——什么是Prada?——作为一种观念,一种生成方式。

在官方表述中,这一季的创意被称为“一种策划过程的表述”。

策划(Curate),而非创造(Create),所以这季的重点并非传统意义中的“新意(Newness)”,而是如同策展人或者编辑一般,将创意归置于对“基本款”的编辑与转译的过程。而“基本款”不仅是男性衣橱的功能性基础单品:西装、外套、针织与丹宁,也是两位创意人美学上的范式与原型:Raf迷恋的新浪潮摇滚、少年状态与克制的反叛、以及Miuccia所喜爱的色彩、廓形与知性之下的少女玩心。

秀场空间里的红色格纹窗帘和秀场入口处的蓝色格纹围挡也在暗暗地强调这层想法。这种普通到不同再普通的格纹是男士衬衫中最常见的“花花元素”。大家甚至不必不知道它们到底由谁创作,却总是可以在不同的百货公司里看到它被陈列在货架上,无论是SKP的精品店,还是沃尔玛的大卖场。

Prada 2023春夏男装秀秀场空景

创意元素订上灵感板而后再被重组:摇滚黑色皮革短裤配上1970年代感的针织、深色的丹宁外笼上文艺中年热爱的针织衫,稳妥的米色与跳脱的粉色格纹西装叠穿……最后的筛检过程让冗余的细节被剔除,肌理被再次打磨,让白色的皮革背心开始散发出织物的流动感,古巴高跟翘头靴在颓丧与盛装的反差间抵达了恰到好处的折衷。

在这样的创作逻辑下,最后完成的这场秀似乎少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惊喜,乃至秀场的音乐也是众人皆知Raf Simons所热爱的Sonic Youth,似乎一切都是关于Raf Simons的记忆洄游与Prada关于知识分子气质的品牌志。但转而回想,这似乎也应该是Prada本该有的姿态:我知道你们想看什么,但我的选择是,向你们展示我所想讲的——一副反民粹主义的精英做派。

这是商场中知识分子的倔强,也恰是这种姿态,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Prada这个品牌的“人格魅力”:他的反差、他的从容与简练,以及那迷人的清高。这些不同的特质、塑造了某种美学上的空间感,让Prada的时装成为一种容器,不仅仅承载穿着者的身体,也容纳着他们的姿态。正如Miuccia Prada所言:时尚是关于可被穿着的、具有影响力的服饰。

我知道你们想看什么,但我的选择是,向你们展示我所想讲的——一副反民粹主义的精英做派。这才是Prada该有的姿态。

很多时候,今天的时装世界都身处于孩童式的幻想和父式的强权之中,一端是不谙现实乃至功能性、纯粹观念性的呓语(从川久保玲到Rick Owens)、一端是容不下外界评判、强势的规则输出(从Dior到Gucci)。而Prada在这一季试图讲述的是成年式的理性规则:如何将过往置于当下,如何在风潮中回归自我风格,如何理性地拒绝来自他人眼中的期待。这样的思维路径再加之整季造型中的克制感,让人不禁想到1990年代由Calvin Kelvin、Jil Sander、Helmut Lang与曾经的Prada构造起的极简时装风潮。

如果说时尚的轮回让我们刚刚再次经历过一场被喧嚣与宣言充斥的1980年代,或许是时候让我们迈入一个新的时尚纪元,即便这个纪元看起来如此的似曾相识。

以下是一个Prada粉丝与一个Raf Simons粉丝就这个男装系列所开启的酒后吐真言:

对于不熟悉Raf Simons的新一代消费者而言,这个系列具有非常抢眼的Raf Simons个人品牌在1990年代的范式,比如模特出场顺序的编排,比如造型和造型之间的互动关系,甚至是西服套装的版型。但这种痕迹上的“明显”是有新意的吗?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从哲学意义上来讲,任何发生在一个新系列中的一切都会是“新”的,即便是类似的元素也会因为不同的语境(肌理、材质、细节)而“由旧变新”。当然就这个系列而言,“新”似乎成了一个Raf Simons试图对抗的议题,你看他在接受Voguerunway.com的采访时,一上来就开玩笑式地回怼了Luke Leitch的提问。我的猜想是Raf与Miuccia有试图去降低时装的迭代速度,从而更加关注针对某种风格与单品的打磨。换言之,Prada的男装在未来的设计思路上或许更多地会指向Anti-Trend,更少地关注“时尚”,去打造时髦的“风格”。

但是Prada男装线从1995年创建至今,其实一直都是在延续这个路子,Neil Barrett当年为Prada推出的男装系列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过有些开创性是可以超越时代的,有些开创性是时代发展到了那一步,它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都是伟大的,但是程度不同。Raf Simons显然属于前者。但Raf加入Prada之后,这段“联姻”持续到现阶段,如果我们先抛开女装系列不谈,在已经推出的四个完整的男装系列里,Raf的设计跟Prada的风格之间的互动是理想的吗?

因为我们没办法看到Raf Simons在Prada完整的工作场景,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出于主观判断,但我觉得他在Prada,就设计这个工序而言,其实是有变得更加谨慎。

“谨慎”这个词儿用得好,我总觉得他在男装上是有束缚的,反倒是在女装上,他更有活力,可能这还是跟他的创作根基是作为一名男装设计师有关。比如针对这个系列,我看到的更多是“商品”,而不是“产品”,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也不是“秀款”和“店货”这个层面的区别。这个系列的简洁程度放在Prada男装史里,特别是1990年代是成立的,但是放在如今,又有点割裂。在男装系列的衔接性方面,Raf是不是走得太激烈了?

是的,这个系列的简洁度强烈到一下子就让人想起到Prada男装的早期设计风格。这种风格的陡然转向或许会让Prada现在的消费者感觉错愕,特别是新世界的消费者们。就个人而言,或许这种激进的转向也是Prada此刻所需要的。不得不说,与同类别,或是同体量的品牌相比,Prada已经有部分同质化的趋势了(街头感、结构感的廓形、高饱和度的色彩),所以Prada必须要做些什么。

Miuccia Prada所言的“时尚是关于可被穿着的、具有影响力的服饰”,通过服饰去呈现影响力;通过配饰去提升销量,这种商业模式其实从1990年代奢侈品牌开辟成衣产品线开始以来就没有被打破过。但是Raf到来后,Prada的男性配饰似乎还在一个探索阶段,下一个畅销单品还未出现。

大家都知道Raf Simons不是一位杰出的商业配饰设计师。到了Prada,虽然三角标元素被玩出了新意(销售估计也不错),但它似乎还是停留在“一个符号”的初始阶段,它并不是当年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那道“缝纫线”,其使命也不应该如此。所以跟其他几个品牌在配饰上成功的革新相比,Prada是略微逊色的。或许Raf与Muccia的战略就是试着在成衣中寻求突破,打造具有实穿性与辨识度的单品?我想对于Prada而言,它在努力攻克的可能是品牌在高速拓展后被稀释掉的稀缺性。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8347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