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不菲的大老板杜康抛妻弃子,主播为了伸张正义,全程直播带着一帮人讨说法,还接连在桌子底下、窗帘后头甚至垃圾桶里发现“情人”。怎样才能惩治杜康?直播间的粉丝下单购物越多,杜康亏得就越多……
上述狗血剧情出现在坐拥3600万粉丝的网红“二晨”的直播间里。虽说戏码低俗又低智,可还真就有不少人信了。“二晨正能量,杜康太坏了!”不少粉丝抱着惩恶扬善的心态“激情下单”,结果收货后才发现自己买了一堆三无假货。
而这样的“戏精”主播在各大平台上还有不少。他们要么假冒情感专家,整天讲些婆媳矛盾、兄弟反目、夫妻互撕等伦理丑剧,待到气氛烘托到位马上“321上架”开始“做慈善”;要么自己亲自上场表演,几个人痛哭流涕、推推搡搡一番,再告诉观众“价格打下来了”“厂家赔哭了”……左一口“家人”,右一句“老铁”,把粉丝当韭菜收割,自己赚得盆满钵满,还摇身一变成了“真性情的红人”。
戏假货烂,涉嫌欺诈,更将网络空间搅得乌烟瘴气。这些年,直播带货成为风口,某些人也扎堆其中,从演员到剧本,从经营粉群到忽悠情绪,打造出了一串所谓“产业链”。曾有媒体报道,一份三四十分钟的带货脚本最高售价可达千元,与主播连线的“麦手”都要经过专业培训。这些套路在多数人眼里或许上不了台面,但对于那些不熟悉网络、缺乏社交经验的人,特别是老年群体来说,确实很容易被煽动,进而造成盲目消费。
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其走上歪道。此前,在相关部门大力整治下,各大平台相继打击了“卖惨带货”、演戏炒作卖货等违规行为,但就眼下来看效果不彰。其根本原因恐怕在于,平台和主播本就是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流量大、订单多的直播间,对平台来说就是摇钱树。摇钱树不假,但为骗子搭台,无异于自砸招牌。除了合作方的身份,平台更要认清自己监管者的职责。当务之急还是要对所有直播内容进一步自查自清,对说瞎话的主播该罚就罚、该封就封,对卖假货、卖次品的商家更要从源头管起来。把蓬蓬稗草连根拔起,赢得消费者对网络经济、网络生态的更多信任,才能把未来的路走得更宽。
来源:长安观察 撰文:关末
流程编辑:u028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3156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