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一些粉丝的问题时,发现了很多三无产品。为了避免再有小伙伴“入坑”,甄垚觉得还是有必要写篇文章,告诉大家如何判断“三无产品”?不被商家的广告蒙蔽、欺骗。
三无产品,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现在的“三无产品”,已经不能简单通过外包装判断了,三无产品也在不断进化。根据国家对化妆品的管理规定,在境内销售的化妆品,必须在药监局备案,如果在药监局查不到备案资料的产品,就属于三无产品。
按照《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我国的化妆品分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可以在药监局的网站查询到备案资料。由于这两类化妆品管理方式有所区别,因此,查询的网址也不一样。另外,“进口化妆品”以及取得“医疗器械”证字号的化妆品,查询网站都不一样。甄垚就把网址贴出来,方便大家查询。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美白、祛斑、防晒的化妆品。在产品名称或者广告宣传中,具有以上功效的化妆品,都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取得“特字证号”,才可以上市销售。除了“特殊用途化妆品”外的产品,都属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查询“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资料的网址是:http://125.35.6.80:8080/ftba/fw.jsp,如下图:
消费者可以分别根据“产品名称”、“备案编号”、“单位名称”,查询产品的详细资料。这里要说明一下,在输入“产品名称”时,要和外包装的产品名称一致,品牌名称和产品名称之间有空格的,要输入空格,否则细微的差别,可能就查不到产品资料,被误认为三无产品。如果产品名称查不到,可以根据备案编号,单位名称再查询一下,如果都查不到,就属于三无产品了。
查到产品的资料后,点击进入,就可以看到产品的详细备案资料。甄垚随便截了一张图,方便大家理解。如下图:
从上图,我们就可以清楚这款产品的成分表。在备案成分表下面,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这款产品的外包装平面图,以及外包装的立体图。可以对照一下自己购买的产品和药监局备案的产品包装是否相同?
特别注意:如果能在药监局查到产品的备案资料,是不是就说明产品安全、可靠,成分表是真实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国内虽然建立了严格的备案制度,但国家在这方面的监管比较松,违法成本太低,给了部分商家钻空子的机会。
有部分商家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备案。在备案时,故意省略一些成分。这类产品,普通消费者可能看不出来,但对成分了解比较多的小伙伴,还是可以判断出来的。当然,有些厂家备案资料非常完善,没有任何漏洞,但实际生产时,按照另外一个配方生产,无论是谁都根据备案成分表判断不出来。本来计划举几个例子,曝光几家产品,但不想撕逼和被围攻,还是不举例子了。
在药监局网站查不到备案资料的产品,就属于三无产品,使用有风险。在药监局能够查到资料的产品,也并不是百分百没有问题。很多商家把在药监局能够查到产品备案资料作为卖点,普通消费者哪里知道里面的“猫腻”。很无奈,但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样,最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另外,有些商家的备案成分,并不是按照添加量多少排序的,而是按照生产过程中原料添加顺序排位,这样就给消费者判断产品的特性带来很大的难度。
“特殊用途化妆品”
“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定义,上文已经讲过,这类化妆品需要取得“特字证号”才可以上市销售。“特殊用途化妆品”和“进口化妆品”的备案查询网页相同。网址是:http://app1.sfda.gov.cn/datasearch/face3/base.jsp?tableId=69&tableName=TABLE69&title=%BD%F8%BF%DA%BB%AF%D7%B1%C6%B7&bcId=124053679279972677481528707165,如下图:
如果是查询“进口化妆品”备案资料,就在红框处选择“进口化妆品”。如果查询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在红框处选择“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然后可以根据“产品名称”、“批准文号”等多个条件查询。
“进口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核比较严格,需要提交的资料也比较多,耗费的时间和费用都比较高,申请厂家相对比较正规,这类两类产品的备案信息相对比较可靠。如果厂家备案信息不真实,违法成本太高,尤其是进口品牌。但也并不是百分百可靠,甄垚也遇到过一些不知进口名品牌,备案资料一看就是假的。只是数量相对“非特殊用品化妆品”要少很多。
另外,“进口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备案成分表,是按照成分添加量多少备案备案,能够真实反映每一种原料的构成,比如某个原料是由多个成分构成,这类备案资料可以详细显示出来,有助于消费者准确判断产品的特性,不被商家的广告迷惑。
“医疗器械”类化妆品
最近几年,“医疗器械”类的产品非常火爆。甄垚在《解密“医用化妆品”背后的真相》这篇文章中有详细分析。这类产品不属于化妆品管理,归属“医疗器械”管理。这类产品的查询网址是:http://app1.sfda.gov.cn/datasearch/face3/base.jsp?tableId=69&tableName=TABLE69&title=%BD%F8%BF%DA%BB%AF%D7%B1%C6%B7&bcId=124053679279972677481528707165。如下图:
消费者可以根据红框内的条件,查询这类产品的备案资料。很多宣传医美的面膜,拿的这类证字号。这类产品不属于化妆品管理,划归医疗器械管理。备案的资料不是特别全,只能作为参考。
全成分表和商家宣传成分
很多小伙伴分不清“全成分表”和商家宣传成分的差别。按照国家对化妆品的管理规定,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必须清楚标注产品的全成分表,添加量大于1%的成分,必须按照添加量,由大到小排序,低于1%的成分可以自由排序。全成分表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懂化妆品配方的小伙伴,可以根据全成分表,大概判断产品的特性,不被商家的广告迷惑。
商家宣传的成分,是指品牌在网站或者宣传页上,作为卖点宣传的成分。如下图:
宣传成分,是商家想让消费者认同的成分,从而产生美好的联想,购买产品。有些宣传成分,确实产品的核心成分,有实质效果。但有的成分,添加量低的几乎可以忽略,完全是炒作的噱头,没有任何意义。就好比上图的产品,产品全称是“去死皮膏”。这几个植物提取物,根本没有去死皮的效果,但却做为核心的成分宣传,主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脑残观念:植物、天然的成分才是好产品。
宣传成分对判断一款产品的实际效果作用不大,还经常误导消费者,被商家带到沟里。全成分表对判断产品的特性才会有帮助。
综上,只要去药监局网站简单查询,很容易判断化妆品是不是三无产品。在药监局能查到备案资料的产品,也不是百分百真实,还要加上自己的判断。可以根据“全成分表”,大概了解一款产品的特性。
甄垚,化妆品配方师,从事美容、护肤行业超过15年,倡导理性护肤,反对跟风购买。每周不少于5篇护肤文章分享。(前面的文章底部有我的……),里面有我全部的文章。您有任何护肤问题,欢迎留言给我,有问必答。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2596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