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有人说《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中,取经的是六耳猕猴,你怎么看?

美妆资讯
有人说《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中,取经的是六耳猕猴,你怎么看?
2023-08-04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有一个真假美猴王的章节,其结局是假悟空,也就是六耳猕猴,最后被如来佛祖盖在了钵盂之下,然后被真悟空打死。但是,有人说这是西方的阴谋,真正被打死的是孙悟空,之后跟着唐僧取经的是六耳猕猴。这种说法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甚至将其视为作者吴承恩的本意。近些年来阴谋论很有市场,无论什么东西人们都喜欢加上点阴谋论的东西,倘若不懂点阴谋论,好像整个人便没了格调,思想短浅。且不论阴谋论是否可以让一个人的思想上升一个层次,也不说西游记中其他影射现实的地方,就单说按照作者本意最后取经的到底是真大圣还是假悟空?

在这里,我先说一下,凡是认为取得真经的是假悟空的都是没怎么看过原文的人,只是觉得这样会更有趣些或是道听途说觉得很有道理。从我的观点来看,只要读过西游记原文,就不会觉得说取得真经的是六耳猕猴。我这么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整个取经团队的重心是孙悟空和唐僧,唐僧作为领导者,也是取经的坚定执行者,假如没有唐僧,这个团队也就早早散伙了。孙悟空是团队中最有能力的,也是唐僧的得力帮手。唐僧没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根本无法解决取经路上的重重困难。取经是修行,既是唐僧修行,也是在磨练孙悟空,这两个人是必须从头走到尾的。六耳猕猴虽然厉害,但在作者眼里并非重要人物,和取经路上其他的妖怪一样,只是一难,因为团队不和睦,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他的出现是为了磨练团队,使取经团队变得更加完美。表面上是孙悟空来回跟假悟空战斗,实则是在使唐僧成长,正是因为唐僧胡乱猜忌,才有此一劫,经此一劫,唐僧便没有再猜疑过孙悟空。

第二个原因很简单,吴承恩在原文中多处使用了“丹”这个字,比如第五十七回评语: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再如第九十九回评语: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这里作者借用了道教内丹思想。将人比作炉鼎,取经也即修行过程比作炼丹。既然是炼丹,那就不可能中间还换一个人,那样的话之前的修行也就全白费了。从侧面可以证明取经的必然是从一开始就在的孙悟空。

第三点,吴承恩是个人,是人便会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有偏爱。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有七十二变,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一根金箍棒横扫十万天兵天将,这样的形象谁不偏爱?作者也一样会对孙悟空有所偏爱,吴承恩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是官场黑暗,百姓苦不堪言,人们渴望有人能打破樊笼,与强权做斗争。所以他在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时必然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让他中途被打死呢?

当然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西游记》是中国小说的一座丰碑,塑造了很多经典文学形象,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每一个人对这本书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讲点阴谋论也未尝不可。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9355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