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DIOR(迪奥)丑化亚裔 却用“艺术”遮羞 审美偏见背后藏着什么?

美妆资讯
DIOR(迪奥)丑化亚裔 却用“艺术”遮羞 审美偏见背后藏着什么?

2021年11月12日,Dior(迪奥)又犯众怒了 头发油腻 眉毛稀疏 浮肿单眼皮 配上脏兮兮的眼妆 还戴着清朝护甲 这就是迪奥眼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网友怒批“太阴间” “丑化亚裔” 另一边,迪奥却把这解释成艺术。

此前,多个西方品牌就出现过多次辱华事件,D&G(杜嘉班纳)的广告片中眯眯眼女模特笨手笨脚的用筷子吃披萨,充斥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歧视和偏见。随着我国消费者的大量抵制,杜嘉班纳道歉了。并在此后数次尝试重回中国市场,他们总接口“美的标准并非千遍一律”,但所谓的艺术却掺杂着丑化中国女性形象,曲解中华文化的意图,实则还是一些西方品牌在审美和文化的“傲慢和偏见”,反映了他们根植于内心的白人优越感和种族歧视倾向。我们反对“白瘦幼”的病态审美,也拒绝制造容貌焦虑,我们更加反对这些带有偏见和歧视的畸形审美,这不仅仅是审美的一场讨论,更是一场政治的博弈。

时尚不仅仅是简单的消费品,还承载着文化价值输出的功能。西方人霸占时尚领域话语权已经太久了,他们塑造的亚裔族群刻板印象正在逐渐根深蒂固。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警惕文化渗透,努力推崇自己的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到多次多彩的中国美。时尚、奢侈品的套路并不神秘,众多奢侈品品牌通过宣扬某种不同于世俗生活的价值观,铺以居高不下的价格完成了自身的神话,从而掌控消费者和市场,然而在大众消费者的潮流冲击下,奢侈品行业面临结构性危机,甚至逐渐走下了神坛,与此同时增长至全球奢饰品消费额三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已不容小觑,不要试图惹怒中国以及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国消费者也许不会评论,可我们会用钱投票。

艺术可以冷门,但不能邪门。艺术可以有灵魂,但不能有鬼魂。艺术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艺术可以有灵气,但不能有灵异。艺术可以送给观众,但不能带走观众。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6233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