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与化妆长期以来有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与历史上不同时期对男子气概看法的变化密不可分。过去一段时间男性化妆已不再是主流,但也是比19世纪来的好,而且你会发现男人化妆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埃及人喜欢烟熏眼妆、希腊人超爱眼霜、罗马人偏爱红色、英国人涂抺蓝色颜料,以达到吓阻的效果。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到18世纪,雪花石膏般苍白的脸庞是盛世美颜必备。
随着男子气概的定义变得更加严格,男性化妆的人数开始减少,到了20世纪,甚至被普遍认为是违法的,但名人偶像则是例外。摇滚变色龙大卫·鲍伊(David Bowie)在化妆师Pierre La Roche巧手下,创造Ziggy Stardust雌雄同体的经典照;猫眼妆使传奇巨星Prince王子的眼神看起来更寂寞,也更诱人;以及英国视觉艺术家Brian Eno爱好多彩眼影,Mary Quant蜡笔是他的最爱。
现在美容趋势似乎再次翻转。到2018年底,包括香奈儿Chanel,Tom Ford和Marc Jacob在内的高级品牌特别为男士推出化妆品系列(并搭配线上美容教学)。随着如何定义性别角色的讨论受到重视,2019年是否会是男性化妆成为主流的一年?
香奈儿和Tom Ford并不是开拓男性化妆品市场的先驱。15年前,当“型男metrosexual”成为流行词汇时,高缇耶(Jean Paul Gaultier)推出Le Mâle Tout Beau Tout Propre系列,其中包括柔亮保湿润肤乳、古铜粉、唇彩、指甲油、眉毛和睫毛修饰刷,遮瑕膏和眼线笔。市场行销人员努力地将这些产品与女性化妆品区隔,让使用者安心,这个系列很快就销售一空。
也许它过于努力行销,又或是许高缇耶(Jean Paul Gaultier)过于新潮,迎合Z世代消费者实际上处于起步阶段。现在随着星二代贾登·史密斯(Jaden Smith)等(他曾在性别流性gender fluidity和中性问题上发声)已经成熟,同时社会观感改变,推出一款隔离霜感觉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最近高级品牌的男士修容和护肤产品的热潮已经为主流男士化妆铺路:保湿粉底、古铜凝胶、遮瑕膏和眉笔对于已经购买优质护肤品的男士来说并不是一个心理上的延伸。这些产品要让男性看起来干净俐落,而不是化妆。没有大卫·鲍伊(David Bowie)的华丽妆容,没有关于包容性或多样性的煽动性政治意涵。到目前为止,产品没有颜色,它是低调的(反映女性化妆的趋势,追求自然的外观)。
七年前在网络推出男性化妆品牌MMUK的Alex Dalley说,“它就像是一种反应式的行销策略,而不是主动的行销策略,”。 对他而言,化妆就是提高自信心。他回忆,“以前我长了很多痘痘,皮肤状况很糟,”,“我的第一次化妆体验是我妈妈为了让我参加舞会擦了粉底。”后来在大学时,朋友们一直要求借用他的遮瑕膏,让他们在Facebook新建立的个人档案看起来更上镜头。他表示,“就在当时我意识到我可以为男性开发一个系列产品,”。“市场的需求一直存在,甚至在自拍流行前就有了,现在市场只是赶上流行”。Alex Dalley说,在2000年代中期慎重是优先事项;他常收到客户的电子邮件要求无装饰的包装。
现在MMUK的营业额将达到350万至500万英镑之间,同时进入15个新产品领域,ASOS也贩售MMUK的产品。它提供从色彩校正调色板、CC霜、古铜粉、眼线笔和睫毛膏,集结全面性的自有品牌系列和精选的高级品牌。Alex Dalley对大型时尚公司发布的男性化妆品第一印象是产品不够全面,特别是在色调方面。事实上,因为男士产品的选择非常有限,很难称的上是化妆品。
那些喜爱烟熏眼妆的男士可以到男女皆宜的品牌Make Up For Ever,M.A.C.或 Nars找到更多适合的化妆品。他们可以借镜男性化妆网红,如Cover Girl的第一位封面男模特儿James Charles,Manny MUA, Patrick Starrr和Jeffree Star。并追踪Snapchat上的Boy Beauty,了解如何让脸部看起来更立体,打亮和腮红修容的技巧。这些网红为像Coty这样的化妆品大公司带来高人气和可观的销售量,厂商看到多样性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且和很多网红签约作为产品代言人或形象大使。
跨性别化妆师Joseph Harwood 说,“在我看来,有三种性别模式,”,“有男扮女装,有变性者,还有以创意方式玩化妆的男性。”后者并不是要告诉你如何掩盖难看的痘痘,而是教你如何将自己变成一个Andrew Lloyd-Webber音乐剧猫Cats里的一个角色。在社交媒体和YouTube上,我们发现了一个世代的男性,他们了解化妆的技巧并加以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多数网红已经被贬低为兜售产品而不是开创性别的一代 - 而这正是让Joseph Harwood最愤怒的事。他质问,“感觉好像你在网上做'美妆',你就不能推动'激进主义activism '。为什么你不能是男扮女装者同时也是变性者?”即使在光谱的这一端,媒体使用的标签也太狭隘。
Joseph Harwood接着说,“这是企业和杂志创造了这些框架。我希望人们能根据他们的身份表达看法,而不是让自己掉入这些框架,”。为此,Joseph Harwood决定做Jecca的代言人,Jecca是一个支持LGBTQ社交的无性别和素食化妆品牌,其他品牌也正在做类似这种符合道德规范的工作。Milk Makeup在2017年推出一项活动,旨在“模糊性别界限”并质疑对性别的先入为主观念。Fluide则提供“为所有肤色和性别表达设计的化妆和美容产品”。
无论这些创意可以被纳入哪些类别,影响力在品牌和代理商以及网红本身之间流动。很明确的一点是:性别酷儿的Z世代知道如何自得其乐。观看他们如何在上传的影片中改变造型,有些令人着迷,里面有幽默,自我表达和快乐的创造力。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网红们的粉丝是男孩,女孩,性别流性gender fluid还是以上皆有,但也许这就是重点。无论是观看化妆影片或是化妆,性别不再需要成为方程式的一部分。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6116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