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功用意,一字值千金。
住在水边能掌握不同鱼儿的习性,住在山旁则能识别各种鸟儿的声音。容易涨也容易退的是山间的溪水,反复无常的是小人的心态。运气差时金子可以变成铁,时来运转的时候铁也会变成金子。读书须用心。因为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
经常接触某种事物自然能够掌握它的习性和规律,就好像住在水边的人知道鱼的生活习性,住在山里的人能够分辨不同鸟的声音一样。小人之心也是同样能够看穿和掌握的,因为小人的心理就像溪水一样易涨易退、反反复复,而君子必然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只要看透了这一点,就可以了解周围的人哪一个是伪君子真小人,对其敬而远之,
尽量避免与之共事。
成就事业同样需要一双慧眼,在机遇来临时要懂得把握,如果时机未到也不要强求,时机不成熟却一意孤行,就容易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结果得不偿失。而机遇来临时,就决不能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错过,机遇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一次失机很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造成终生的遗憾。读书是为了积累人生的财富,是在为将来的成功做准备,而机遇只会选择有准备的人。因此,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只有用心去领悟书中的精髓,才能学到真本事,当机遇来临时才能及时把握,大展拳脚。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吕不韦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
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声望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为什么我们不写部书?这样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 26 卷 160 篇文章,书名叫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但“一字千金”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2021.10.31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2432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