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今天是大年二十九了,大部分人应该都已经回到家中,开启过年模式。在此笔者对今日头条各位朋友提前祝一声新年快乐!接下来的更新不一定每日都有了,要看过年期间忙碌程度。
关注笔者的朋友,绝大多数人是收藏爱好者,也有不少喜欢古典历史和文化的朋友。不管如何,大家能够通过今日头条这个平台,相识相知,就是缘分,希望这份缘分能够持续更久。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海外收藏的永乐青花宝月瓶。这种器型是永宣青花瓷器最富盛名的器型之一。也可以说是永宣青花瓷器知名度最高的品种之一。所谓宝月瓶又称抱月瓶。因瓷器宛如一轮明月,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喜月爱月追求圆满的传统味道,所以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器型明初之前不见,估计也是传自中东地区,后来成为中国特色的艺术品的瓷器品种之一。明初永宣多见,后来就少了。到了雍正又比较多见,主要是仿永乐宣德的制品。器物和永宣器的区别在于,永宣胎为上下横接,雍正胎为左右竖接。再者,永宣为苏麻离青,雍正用的多为国产浙料。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永乐时期的宝月瓶,最主要的特点是胎釉肥厚,宛如凝脂。通体用中东进口的苏麻离青彩绘,发色明艳有黑疵。青花深入胎骨,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
通体白釉白中闪虾青色,是因为釉里含有的微量铁分子在还原气氛中被还原称氧化亚铁的缘故。底部一般为细沙底,无釉,少有火石红的现象。采用麻仓土为主要成分的二元配方法制作胎体,器物为模具制作,上下两节相接而成。胎釉的成分陈腐时间较长,制作精细,绝非现代那种机器磨粉,缺乏陈腐的瓷泥瓷釉所比。所以,通过胎釉的特征就能区分永宣青花瓷器的新老。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值得注意的是,永乐青花瓷和宣德青花瓷的细微区别。永乐时期,青花瓷原料尚比较罕见,烧制的水平也不太稳定,所以出现了精品极精,粗品很粗的现象。这和当时的瓷窑结构有很大关系。但到了宣德中期以后,由于瓷窑结构和胎釉配方,青花原料配方的改进,宣德青花瓷器的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出青率相比永乐成倍递增。
但出现了橘皮棕眼这种釉病。所以永乐青花瓷一般都没有橘皮棕眼,而宣德青花大多数都有橘皮棕眼。也有少数精品是没有橘皮棕眼的,属于宣德早期的制品。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再者,永乐青花采用的基本上是纯苏麻离青,不过据现在的研究看来,已经出现浓淡色调之分。纯苏麻离青的特点是高铁低锰高钴,所以发色极为蓝艳,但不是嘉靖回青那种艳蓝色调,而是蓝中带黑。基本上综合了浙料和回青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其特殊的晕散效果,好似用饱含水分的毛笔在生宣上写字或画画。形成独特的氤氲之感。有的地方却仿佛使用的是久已干涸的墨汁画画,结果墨汁渣子就顺着笔锋留在了每一道笔痕里。形成了苏麻离青独特的无法模仿和复制的效果。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雍正时期仿制永宣瓷器,由于没有了进口的苏麻离青原料,结果就采用重笔点划的方式,人为加重部分笔道的青料,也形成了铁锈斑。再者,雍正也仿宣德的橘皮纹,但和宣德橘皮纹不同的是,宣德橘皮纹釉下气泡大中小不一,宛如唾沫。而雍正橘皮纹釉下气泡大小比较一致,则外观看似类同的橘皮纹,在显微镜下的观感不同。
新仿永宣瓷器,由于没有采用过去那种柴窑长时间烧制,再者,胎釉的成分和古代有较大区别,也没有经过古代那种长时间的陈腐,人物加铁的青花原料和天然成分的青花原料在烧成的效果上也有细微的区别,所以,极难做到胎,釉,型,彩,工,款完全一致。对于熟悉和精通永宣瓷器的大行而言,还是可以分辨出真伪的。
那件是永乐器,哪件是雍正仿,你分得出吗?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3798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