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给大家提个也算是历史常识的问题:在中国这历史长河里,历朝历代的女性的内衣是什么?我想你们给我最多最快的回答都会是肚兜。为什么?因为我们看的古装影视剧里,所有女演员演戏的时候呈现的最里面的的衣服就是肚兜。你看,如今关于女性内衣简直就是花样百出,款式挑花眼,还有最著名的维多利亚内衣秀,也是十足的内衣盛宴,女人在最求美的道路上从来都是从内而外的。同样的,在我们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里的女性也是如此,虽然她们因为当时社会环境,地位没有那么高,但是她们依然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是从“内”而外的。
在古代历史里,用”近身衣“或者”亵衣“来称呼内衣。从名称上就体现了我们古人含蓄的心态,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和传统的礼教制约下,古人对贴身衣物的表达是隐晦的。在夏商周时期,我们从《诗经》里考证当时的内衣是“膺心衣”或者“泽”因为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资料有限,目前还不能给大家展现。
秦汉时期,内衣的形制开始有了初步的制度和形态,被称为帕腹或者是心衣,上下有细带,把腹部包裹住这叫做帕腹,在此基础上改良在设计多几根带子系在后背固定叫做抱腹。心衣则是在抱腹上两端加上细带,在肩部后面和腰部左右系上。
魏晋时期,内衣被称为两当。其实也是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将秦汉的内衣改良,有点像我们如今的收腰吊带。
唐朝时期,文化空前繁荣,唐朝的女性无论是在妆容上还是服饰下都与时俱进,她们喜欢襦裙外披透明罗纱什么的心机满满。女性美开始得到了当时社会的重视,女性也开始自信的来展示自己的美,。唐朝的女子觉得,之前的内衣功效都不够完美,那时候的女性就想到了,内衣要可以遮住小肚子,也要可以修饰胸型,于是她们进行了改良出现了一种叫做“诃子”的内衣。竟然要穿抹胸式的裙子,这内衣肯定是无肩带的,并且还要挺阔有形,唐朝女子身材丰韵,这内衣必须要有弹性,后面设计束带来稳定。整体设计上前面设计成有曲线的弧形贴切胸和腋窝,后面露出没背,审美文化十分超前。
虽然唐以后的宋也是继续唐朝的繁荣和开明的民风,但是那个时候女真族开始崛起,推崇理学,服饰文化上也收到了一定的影响,主张简朴,女性开始有了束胸的习惯,因此内衣也开始增加了这一元素。内衣变成了抹胸、裹肚或者腹围。
内衣到了元朝取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合欢襟”。元朝的内衣也是来不开系带和束腰,不过在穿时由后及前改良成了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
内衣到了明代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叫做跟现代的塑形内衣很像的内衣叫做“主腰”。它的外形与背心有点像,但在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穿上会显得身材凹凸有致。
到了清朝,那就不说了,女性的内衣就发展成为你们最熟知的肚兜了。形状一般做成菱形,脖子那里有根细细的带子挂脖,腰间有两根细带子来固定在后背,下面是倒三角形状遮住肚子。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6943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