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李克农死因成迷,国内外流言不断,儿子说出真相:脑子都成糊状了

美妆资讯
李克农死因成迷,国内外流言不断,儿子说出真相:脑子都成糊状了

“父亲逝世,讣告上写的是因脑溢血而死,实际上并不是。”

李克农去世多年后,他的儿子李伦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1962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得知中共“特工之王”李克农去世的消息后,宣布休假三天,以示庆祝,这个举动在中情局的历史上首次出现。

因此,有人猜测,李克农的死与美国有关。理由是李克农曾在抗美援朝战争谈判过程中得罪过美国人。

也有人认为,李克农不是被美国人杀害而是被蒋介石派来的特务暗杀了。李克农曾从国民党那里获取很多重要情况,蒋介石非常痛恨他,对他痛下杀手。

据李伦回忆,当时组织有考虑到李克农逝世会被外界讨论,然而没想到“死因”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甚至还出现争议。

根据组织保密规定,李克农真正的死因,到保密期后才被允许对外界公开。

那么,李克农究竟因何而死?外界为何如此关注他的死因呢?

关心他人,溘然长逝

李克农的身体素质不算很好,患哮喘病多年,到了1957年的冬天,病情愈发严重,经常边走边咳。

那天午后,李克农像往常一样,饭后赶往办公室继续办公。

因咳嗽严重,走路变得艰难了。在上台阶的时候,他伸手想要抓住扶手,没抓住,整个人重重地摔在地上,头部受到重伤。

送去医院抢救,抢救了一个月,人还处于昏迷状态。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安排了一位姓赵的脑外科专家坐诊,大概两个月之后,李克农才慢慢地苏醒过来。

醒来后的李克农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大不如从前了,好多记忆消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下降了,于是向组织写份报告:

“我无法再担任一线工作了,但是我希望能负责上海特科的工作。”

李克农主动申请负责上海特科的工作,因为那里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没有安置妥当,一些老特工身份还处于隐蔽状态,甚至有些人的遗嘱还没得到落实。

当时,他的身体状况还很差,医生不允许他出院,因此,李克农便在医院的病床上整理出了8万多字的情报材料,为依旧隐藏在秘密战线的特工们一一开具证明。

在革命年代,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特工们不得不隐藏真实身份。

如今日月换新天,李克农希望这些为曾悄无声息地为国家做过贡献的老革命们,能够得到国家的照顾,也希望国家能够逐步落实相关的政策和待遇。

安置好特工们之后,李克农还放不下一个人——妻子赵瑛。

两人自1917年结为夫妻,同甘共苦近40年。为了支持李克农的工作,赵瑛经历了半生颠沛流离的生活,吃尽了苦头。

好不容易迎来了新中国,但赵瑛的身体又出现了状况,她患上了癌症,于1961年撒手人寰。

正如他们的儿子李伦后来回忆:“母亲去世后,父亲变得很消极。”

因悲伤过度,李克农的病情急剧恶化,家里人想送他去医院治病,他不愿意。最后,还是在邓颖超的劝说下,他才答应住院治疗。

到了1962年2月9日上午,李克农病情突然急剧恶化,家人再次送他去医院救治,此时已是无力回天了,他于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63岁。

外界知道他身体不好,但是没想到走得如此突然,因此才会有那么多关于他死因的谣言。

谣言流传多年,李克农的家人服从组织安排,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李克农真正的死因,直到后来保密期过了,他的李伦才站出来,粉碎存在多年的谣言。

首先,李伦否定了父亲死于美国人或者蒋介石等谣言;

其次,他向外界说明讣告上“死于脑溢血”是组织考虑的结果;

最后,他给出真正的死因——“父亲脑软化,脑子已经成了糊状了,其死也非同一般”。

心系国家,参与停战谈判

据李伦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李克农曾前往苏联修养身体。

没过多久,躺在病床上的他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奔赴朝鲜前线的消息后,决定回国。

奈何重病在身,组织没有批准,回国没有成行。

李克农并未因此放弃关注战事,他要求警卫员每天必须在第一时间把收到的关于朝鲜战场的材料交给他。

从事特工工作几十年的李克农对战况信息、战场天气以及各类数字格外敏感。

当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7.5万余人,敌方损失8万余人”时,他认为战争已经进入了战略对峙阶段,敌方不再占据优势,为了减少大规模伤亡,敌方一定会提出“谈判”。

李克农决定回国参加谈判,于是向中央提出回国申请。返回北京后,他又翻看了大量关于战争的资料,做出了一些分析和预判。

他分析了朝鲜的天气变化对于战争的影响,若冰雪一旦融化,接下来应该如何做好军事部署。收到最新的前线消息后,他分析了敌方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由于李克农经常通宵达旦工作,警卫员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便多次提醒他应该去休息了。

“战争不是儿戏,只要我多想到一点,我们的子弟兵就少一分危险。”

他希望自己能在谈判桌上取得胜利,为子弟兵们分摊战争的艰险。

后来,李克农受命主持由中、朝两国组成的谈判工作组,与美方首席代表特纳·乔埃直接对话。

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在三八线以南的开城拉开帷幕。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中美双方在谈判桌上僵持住了。

会上双方就“三八线”问题,进行多次谈判。其中有一次谈判长达一百四十五分钟,谈判谈到这个地步,实际上就是在拼耐力,谁沉不住气谁就会处于劣势地位。

当时,开城正值夏季,持续高温、蚊虫乱飞,本就身体有恙的李克农除了做好谈判还要应付天气,身体吃不消。

有人建议他休息休息,他呵斥道:“上战场,临阵退缩,对得起子弟兵吗?”

他建议大家不要总是关注他的身体:“这点困难,我还能扛得住。”

之后,中美双方多次进行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谈判破裂。气急败坏的美军居然轰炸了中、朝代表团的住所。

李克农正在住所里忙着处理谈判需要的材料,好在他反应快,躲过了敌人的炮火。

被毁得住所顿时尘土飞扬,被困在废墟里的李克农吸入大量的灰尘,咳嗽不止。

美军并没有就此罢手,利用自身空军优势,又发动了“绞杀战”。无数炮弹从天上落下来,对我方非常不利,李克农等人居无定所,子弟兵们伤亡惨重。

李克农跟着大家一起,频繁更换驻地,本就染病的身体又因此增加了好多负担。

时局发生了变化,李克农认为最重要的不再是和美方在谈判桌上谈判,而是要尽早摸清美方的行动计划,他的工作也转变为专门负责情报汇总。

他成功地预判了美方不会放弃的底线——“堪萨斯防线”。

有了这个预判之后,他改了之前做出的好多设想,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我方始终坚持把双方实际军事接触区作为停火界线。

美方并不认可中方的这个提议,导致双方第二次谈判崩溃。

美方在江原道杨口郡的伤心岭,挑起战争,双方激战两周,伤心岭反复易主,中朝联军伤亡两万多人,美法联军伤亡三千人多人。

得知伤亡如此惨重的时候,李克农潸然泪下,咳嗽不止,痛定思痛,为了能取得谈判的胜利,他更加努力地工作。

与他一起负责谈判工作的还有乔冠华以及秘书处处长蒲山,三人经常直接打地铺躺下休息一会儿,待恢复精力后,继续起来工作。

美方人员补给不足,无法继续承受战争带来的后果,这才同意重启谈判,谈判代表换成了威廉·哈里逊。

此时的朝鲜已经进入了冬季,寒风凛冽,李克农的哮喘更加严重了,每日只能依靠吃药来缓解。

常常工作到午夜,再加上工作繁重,李克农还出现了胸闷,甚至还出现间歇性呼吸困难。

威廉·哈里逊发现李克农身体不好,在谈判的时候故意使绊子,影响谈判进度。

在一次谈判中,双方谈判代表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宣布会议开始,哈里逊就提出休会,前后共休会4次,最短的一次谈判会议只有15秒。

哈里逊采取拖延战术,我方代表很担心,一直这样下去,对我方非常不利,李克农知道敌方的目的,并没有惧怕,选择奉陪到底。

李克农等人积极应对谈判,而美方常常无话可说的时候,也不允许中方继续发言,哈里逊常常慢悠悠地念秘书给他写的发言稿,甚至出现了他本人不到会议现场。

原地的三天谈判,因为哈里逊的原因,拖延到了七天,他又拿“出逃”威胁中方,导致会议中断十天。

十天期限到了,哈里逊到达会场,不是开会而是直接宣布“谈判无限期暂停”。

哈里逊之所以敢这样无限期拖延不开会,是因为当时的李克农身体更加糟糕了,视力也出现了问题,要经常趴在桌子上,拿着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材料上的文字。

在向中央汇报工作的时候,有人把李克农的情况汇报给毛主席等人听,中央召他回国看病,但是他拒绝了,他告诉工作人员:“谈判艰难,临阵换将不可行。”

直至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战争结束。

这场长达两年多的朝鲜停战谈判,前后共经历60余次的正式会议,李克农鞠躬尽瘁,事无巨细,始终坚守在谈判岗位上。

李伦记得去接从朝鲜战场上回国的父亲时,“我父亲头发苍白,身体瘦弱”,他第一次见到父亲如此单薄,“我母亲当众哭了”。

审时度势,多次立功

两年后,国家授予上将军衔时,李克农是唯一一个没有打过仗的开国上将。

李克农是谁?一个没有打过仗的人,居然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他的神秘身份由此逐渐被外界熟知...

李克农的特工生涯要追溯到1929年。

当时的国民党中统局局长徐恩曾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名义对外招考,实际目的是为国民党招录一批特务。

有位叫李思源的考生拔得头筹,考了个“状元”,徐恩曾见此人不仅有学识,而且还很聪明,因此,任命他为上海无线电管理局股长。

那时的徐恩曾还不知道,他非常看重的李思源就是我党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特工李克农。

李克农凭借职位优势,轻松获取了大量国民党的信息。他不仅局限于把信息传递给我党,甚至还能根据情报,做出影响战局的事情。

1931年4月24日,他收到一个消息: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叛变了。

顾顺章是中共特科的工作人员,在组织内部的地位仅次于周恩来,他的叛变就等于我党在上海的整个情报体系里的人都处于危险之中。

这个情报是钱壮飞截获的,但根据国民党内部的情报机关管理条例,钱壮飞没有资格破译,于是上交到徐恩曾的办公桌上。

说来也巧,那几天徐恩曾忙于别的事情,没有来得及看这些电报。钱壮飞便利用夜色,偷偷地潜入值班室,破译了电报中的内容——顾顺章叛变了。

钱壮飞也是我党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特工,他很清楚顾顺章叛变将会给中共在上海整个情报体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他赶紧联系李克农,讲明顾顺章叛变的事情。

李克农收到消息后,立刻联系组织,并于4月27日凌晨与周恩来和陈赓商量对策。

周恩来当机立断,一方面安排同志们撤退,一方面嘱咐留下来的同志们,要留意顾顺章曾经的社会关系,必要时可以不经组织批准直接处置。

也正是因为获取情报及时,处理果断,等国民党特务赶来时,中共的人员已经撤离了,李克农跟着大家一起撤退到江西的中央苏区。

到达中央苏区后,李克农继续从事情报工作。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始终认为中共应该服从他们的领导,拒绝和谈,但是蒋介石又不得不顾及民众呼吁和平的呼声,于是九天之内向中共发出三份电报,邀请中共来重庆参加谈判。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认为中共不会出席谈判,恶意散播与中共有关的谣言,试图迷惑大众,让众人认为是中共拒绝和谈。

李克农分析了来自重庆的诸多情报后,得出一个结论:蒋介石想从舆论上展开进攻,坐实我党“不愿和谈”。

既然如此,李克农决定陪着蒋介石演一场戏。为了让蒋介石入戏,李克农决定拉周励武一起演戏。

周励武,在国共两党团结抗战时期,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汇报八路军与日军的作战情况,是国民党派驻到延安的联络人,其实他的真实身份就是国民党安插在我党里的特务。

李克农向组织汇报了自己的计划,借周励武向国民党传奇假情报。

经组织批准后,李克农开始拉开大戏的帷幕。

蒋介石见中共一直没有任何行动,一定非常想知道中共的真实想法。既然如此,那就把消息主动送过去好了。

李克农故意让情报被周励武拦截,周励武为了邀功,不辨情报真假,直接把情报转交给了上司康泽。

康泽是国民党内非常有才能的特务,李克农也没想到,康泽收到情报后直接密电给了蒋介石。

康泽从1925年起就追随蒋介石,是蒋的心腹,因此,蒋非常相信康泽传来的情报。

正当国民党内部准备庆祝他们的计谋得逞之时,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

此时的国民党人倍感意外,而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也向外界揭开了之前“中共拒绝和谈”是蒋介石编造的谣言,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李克农曾配合叶剑英参与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停火协议,之后为了严防国民党特务搞组织渗透,他又负责统管党内党务、人事、电台、通信等工作。

结束军调处的工作之后,他返回到延安,负责统战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投诚过来各类军官、普通士兵等,高达177万人,占据了国民党总兵力的五分之一以上。这些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李克农的决策和谋划。

结语

从1929年至1962年,李克农的一生都在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从未上过战场带兵打仗,但是他带领无数“无名英雄”们在隐蔽战线里,传递情报,与敌人对峙,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正是有了特工“无名英雄”们的付出,才有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战争的胜利,才有了新中国。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5966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