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最靠谱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多看多接触了。看得多了,自然就懂得分别。
第一种作假方式:漂白。
燕窝愿材料是有毛的,为了能够食用,它必须经过挑毛的加工处理。
重毛燕长这样:
所以大家觉得一个熟练工人一天可以挑多少燕盏?
那么上面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
熟练的工人能够达到7-10盏,不熟练的工人还达不到这个速度,且损耗大。
所以业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使用化学方式漂白除毛,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况且化学试剂除毛的燕窝,卖相好,洁白干净,没有杂质,相对来说会比较好卖。
那么只是因为这一个原因吗?
当然不是。一方面双氧水等化学制剂可以的确大大提高作业,节省劳动成本,另一方面轻毛燕只占所有原材料不到10%,所以中毛燕,重毛燕等通过手工很难剔除的原料,就被用来化学除毛,个人认为后者是主要原因。
化学除毛,并未将燕窝中的细毛去除,而是毛色淡化,显出和燕盏本身相近的颜色——因此在光线较强处眼睛聚焦去看,是可以看到燕窝本身含有细小的咖啡色绒毛的。
根据漂白的程度不同,漂白又分为轻度漂白,中度漂白,重度漂白。这是极盏内部用双氧水做的小实验,仅供参考:
中度漂白化毛,还是可以略见到燕窝的咖啡色细毛。
重度漂白,细毛被完全漂成和燕盏一模一样的颜色,燕窝盏身颜色一致,完全看不到杂质的影子。
纯手工挑毛的燕窝:色泽自然,纹理清晰,裂缝自然,更重要的是,燕丝肉缝中难免有细小黑色绒毛和黑色小杂质,放到鼻子前深深吸气,可以闻到属于燕窝特有的腥香味(这个主观影响大,可忽略),泡发后晶莹剔透,炖煮后燕丝透明,有淡淡的蛋香味。
纯手工挑出来的效果:
泡发后两种燕窝的对比是这样的:
此外,同样的原料,化学除毛后的燕窝比较不耐炖,这是因为燕窝的生物蛋白活性已被破坏了,但是得注意是相同的原料。但是这个结论的反推结论:“不耐炖的燕窝就是化学除毛过的”是不成立的。
因为燕窝的耐炖程度和很多因素有关,联系最大的就是燕盏本身的材料,而且耐炖不耐炖都是相对——比如洞燕耐炖,屋燕不耐炖;老燕耐炖,新燕不耐炖;密盏耐炖,疏盏不耐炖。
那么漂白过的燕窝能不能吃呢?
老实说,因为漂白程度不同,不同的漂白燕窝食用后果有差异,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是强烈反对备孕,怀孕,哺乳期的妈妈们吃漂白燕窝,小BB也不要吃——如果是医用双氧水,那么化学除毛后只会破坏燕窝蛋白活性,但如果是工业双氧水,则很可能会有重金属的超标。
燕窝本就是滋补品,吃燕窝就要吃纯天然的好燕窝,但如果不是以上特殊人群的窝友可以自己拿主意~
刷胶:
你是不是一想到刷胶就会把它和增重联系起来?
其实刷胶下面还有个分支,他的目的也是增重,就是把燕窝弄得有些湿之后刷锁水胶,这样的刷胶很容易使燕窝发霉。白色的部分就是发霉的。
但有一点要说明:燕窝的吸水性很好,即使含有10%的水分,表面摸上去也是干硬的,如果燕窝摸上去比较弹甚至软的话,那问题就比较大了。
补充一点:燕窝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干,要不然在运输当中全部都会碰碎。
还有空气湿度也会影响燕窝的重量,比如说同一盏燕窝在深圳是5克,可能在北京就只有4.93克左右,这个属于正常的,毕竟这两个城市空气湿度相差太大,在北京燕窝中的水分会蒸发掉一点。
没有绝对足干的燕窝,只有相对足干。
除了锁水胶以外,刷胶燕窝用的胶也有很多,比如木薯粉、鱼胶粉、鸡蛋、浆糊等等,这样处理出来的燕窝不算纯粹,但也还算能吃。
那么问题来了:光看一盏刷胶燕窝,你并不能确定它刷的到底是什么胶。
而用胶这件事,各国法律的限定又都不一样,有些食用胶在中国可能被禁使用,但是在东南亚国家就不在禁止之列。
刷过胶就是刷过胶的,这样就不能叫纯天然的纯粹燕窝了。
关于刷胶燕窝的鉴别方法也有很多传说的方法,比如说看泡发之后的水浑不浑浊。
但是以这种方式判断的话,八成刷胶燕窝都可以逃脱掉。因为泡发后的水的状况,除了和刷胶挂浆的程度有关外,和刷胶种类也相关,其实只要不是淀粉胶,水一般都不会混浊,所以看泡发后的情况来判断燕窝是否刷胶并不可靠。
燕窝在加工的过程中会需要喷水挑毛再定型风干,在这个过程中燕丝一涨一缩以后会形成缝隙,自然形成的燕窝不会是毫无缝隙的。所以看燕窝是否刷胶,首先看燕窝的纹理清晰不清晰,裂缝是否天然。
给大家看对比图:
但其实还有一种介于自然原盏和刷胶之间的,工艺上称之为“推密”。
推密原则上也是天然的燕窝,只是工人定型时将燕丝按照定型罩推紧密,从而让燕窝风干后纹理紧密。
推密处理的燕窝,因为没有添加化学物质,所以营养价值和纯燕窝的差别不大。不过我是觉得原材料够好的燕窝,挑毛以后定型风干,自然而成的盏形就已经非常漂亮了,也并不需要推密啊。
补碎:一般都指的是燕窝的底座。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还没摘下来的燕窝是长啥样的。
就是这么的长……
看图片大家可以看出来,燕窝的底座是贴着木梁的,所以底座会非常的脏,粘着各种小木屑和细毛。细毛藏在燕窝和燕丝肉缝中,一定要将燕窝泡开湿软后才能挑干净,被“调戏”后的底座在风干后是自然蓬松的。
来个对比图,题主可以仔细分辨一下
再想想给燕窝补碎的那些燕碎是哪来的。
燕窝本身的底座因为太脏人工挑毛挑不干净,那么是用什么方法把它弄干净再去补碎的呢?再考虑那些补碎太严重的,本身燕盏没有那么多的燕碎给它补碎,那么他们似乎只有一个选择了——劣质原材料。
还有一种作假是血燕。
现在再说血燕是金丝燕吐出来的血就要被人说无知了。但血燕这个东西也的确有作假。
要明确一点:血燕首先得是洞燕,顾名思义就是金丝燕筑巢在岩洞里的。
洞燕的颜色其实有不同种,据攀爬过山洞的人介绍,山洞外围的巢都是珍珠白色的,越往里面走,岩壁上的燕巢开始是珍珠黄色,桔黄色(黄燕),然后抵达最深、最闷热的洞腹里,才看到橙红色的燕窝,也就是血燕。
也就是说血燕的形成要有以下两个条件:
1、 岩壁的矿物质经过巢和岩壁的接触面,渗透进入燕窝,或者是石洞里的天然矿水滴入燕窝而产生颜色上的变化;
2、 石洞里面的闷热的空气,高温会让含有矿物质的燕窝氧化而转变成灰红或澄红的颜色。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在早几年,吃燕窝一定要血燕才好。真血燕营养价值(主要是富含各种矿物质)的确比白燕要高一些,价格当然也贵不少,慢慢的商家发现有暴利可图,也就爆出2011年大量血燕作假的事件。
下面是关于天然血燕和白燕营养物质的对比图:
此外,血燕因为是洞燕,所以从巢穴生成到被发现采摘下来,是要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燕窝因此更成熟也更香,燕丝粗壮,口感也会好一些。
血燕首先是燕窝,一些纯天然燕窝的基本要素:比如盏形完整,纹理清晰,燕丝自然,一盏纯天然血燕肯定是要具备的。
其次,血燕的颜色是不均匀的,而且底座颜色最深,往盏身慢慢变浅,这是因为岩壁慢慢渗透,先从底座开始。血燕很少有通体颜色一致的情况,如果通体颜色均匀一致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是染的。
依旧放个对比图:
前面有提到溯源码。
溯源码是让消费者能够查询到燕窝属于哪个燕屋,由哪个燕窝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再由那个经销商进行销售,如果出了问题可以快速反应,对有问题的产品及时召回,增强安全保障。
那么是不是有溯源码就一定是好的呢?又或者说哪个地区生产的燕窝就一定是好的。
打个比方溯源码就好像一个美妆集团公司美宝莲一样,都是美宝莲公司生产的,但是美宝莲下设了顶级品牌赫莲娜、阿玛尼,一级品牌兰蔻,同样的也有二级品牌科颜氏。套在燕窝上同样适用,都是有溯源码的,但是品质却不一样,溯源码是安全保障。
而哪个地区生产就好像开地图炮一样,上海婆婆就特别人精,湘妹子就特别泼辣,东北爷们就大男子主义。然而这种事情还是要看个人啊。
坚信一点:燕窝的质量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原材料和加工工艺,一个都不能少。
当然,虽然我说了这么多,但还是建议大家多看多试,不管是谁说的都不要全然相信,包括我的话。吃燕窝的除了养生需求,还有蛮多是孕妇朋友,抵抗能力较弱的小孩子老人,又或是有滋阴润肺需求的。钱白花吃亏还是小的,身体出问题最麻烦了。
大家多看多做对比吧,自己亲自去研究过的,心里才会有底不是吗。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4473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