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宝妈来说,湿疹是不陌生的,而且对于用药也是如数家珍,得用北京儿研所的肤乐霜,那个尤卓尔有激素,保湿要用郁美净最便宜的袋装才管用,炉甘石洗剂妇幼大夫都给自己孩子用,等等等等,招数很多,可是还是看着自己宝宝小脸上的湿疹一茬一茬的,而且很多妈妈心里也在嘀咕,这种药有没有激素啊,会不会对宝宝不好之类的。
作为一个中医粉儿,我来给您支点招儿:(中医黑请不要和我吵架,这里面的办法都是有案例可循的,很多宝宝也因此受益。不相信可以绕行哈)
一、母乳妈妈忌口,这是最最关键的部分,但是却经常被妈妈们忽略。
新生儿的湿疹,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于孕妈妈在孕期过食寒凉所致,或者本身妈妈湿气就重。所以在新生儿湿疹出现后,母乳妈妈首先要忌口,牛羊肉海鲜,这些大家都知道,需要补充的是,一部分妈妈需要忌口牛奶和水果。
现在中医养生节目普遍,很多人也大多了解自己什么体质,湿滞体质则不适宜吃水果牛奶一类,尤其女性中比较多的是寒湿。
因为西方的营养学的渗入,以及一些对美容的宣传,女性更多的偏爱于食用水果,忽略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大量食用非当地非应季的寒凉水果,加上空调的使用和不爱运动,寒湿体质在女性中越来越常见。这些妈妈们治疗孩子的湿疹,首要是忌口水果牛奶。
我一个朋友,孩子六个月,湿疹反反复复,发朋友圈我才知道,告诉她需要忌口水果,因为了解她的体质就是典型的寒湿体质。结果她说,哎呀,每天吃好多水果,怕孩子营养不够,赶紧忌口。一个礼拜后,湿疹情况明显好转。
有妈妈说湿疹不能除根儿,总得用药,其实先调理好娃的体质,就会好很多,不再给娃的脾胃继续增加湿气负担,就会好转。
二、外用方法两种:
1. 蛋黄油
蛋黄油又叫鸡子油,可外敷也可内服,中医认为,蛋黄油具有“清热润肤、消炎止痛、收敛生肌和保护疮面”的作用。当今以蛋黄油治疗的疾病颇多,如外涂可治疗湿疹、烫伤、冻疮、臁疮、黄水疮、口疮、鹅口疮、头癣、尿布皮炎、痔疮、唇风等,内服可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百日咳等。其实早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鸡卵炒取油,和粉敷头疮”。又云“鸡卵黄熬油搽之,治杖疮已破,甚妙”。
蛋黄油建议大家自己制作,淘宝上难辨真伪,怎么制作呢?
取3个新鲜鸡蛋3-5个,煮熟后剥去蛋壳,蛋清,将蛋黄放入锅中炒,直至炒出油为止,降温后将油装入瓶中备用。这里比较关键的地方在于,炒的过程中,得冒烟变黑以后才会出油,很多妈妈在开始冒烟就放弃了,其实恰好是这个时候才开始出油哒。
在药房买菊花和金银花少许,基本是各一半,加少量水(像烧菜时加水一样,水一定不要加得过多,将菊花按入水中,菊花能够浸湿),再加入3~5g盐(止痒)。然后用小火熬3~5分钟。晾凉后,用纸巾浸润,敷在湿疹部位。
这里的关键点是,浓度要够,水不能加的过多。(有朋友说有蚕豆病的不能使用金银花,我不太了解蚕豆病,这类宝宝慎用。)
三、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近年来受到不少妈妈们的追捧,认为绿色无害,其实推拿如同用药,辩证不了时,还是需要请专业人士指导。
以下内容摘自中医群的推拿老师所发,不喜勿喷哈。
小儿湿疹基础穴位:清补脾经 清肺经 清大肠 清小肠 清天河水 捏脊 拿血海
1.如果湿疹颜色红,有脓液,皮肤瘙痒红赤 大便干结,烦哭不宁,舌红苔黄腻 ,加揉风池,揉合谷, 下推脊柱
2.如果湿疹病期长,色黯不鲜或有结痂,大便溏稀,舌淡苔薄或腻,宜健脾祛湿,祛风止痒 ,加按揉脾俞,推上三关,退六腑。
3.如果湿疹反复发作,干燥粗糙,色素沉着,舌淡苔薄,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加揉二人上马,揉三阴交,下推七节骨,多拿血海以养血润燥祛风。(以上穴位均可百度,如有专业人士看到,不到之处欢迎补充。)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6769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