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添加”的标志,在美妆界走红快十来年了,口碑一直不错,说到它,给人的反应就是“温和,纯净,不刺激,适合敏感皮肤”,一朵盛开在美妆界的白莲花。
“无添加”到底不添加啥?一般人说不太清。
▲吃的我都懂,用的好难懂
最初,“无添加”系的产品,喜欢声称自己“不含防腐剂”,因为防腐剂会刺激皮肤。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反过来想想就不对劲了:自己家里做的菜烧的汤,正宗“无添加不含防腐剂”,最多能喝几天?两三天以后怎么都得倒了吧?没倒的基本上也馊了。美容霜啊乳的,一用就得用上一两个月,“不含防腐剂”,又不是啥真空密闭包装,靠什么保证里面的东西不变质?
稍微懂点配方的话,就会发现,所谓“不含防腐剂”的无添加产品中,并非真的没有防腐剂,只是以化妆品制造条例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具有防腐效果的物质,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防腐剂。
这些新型的防腐剂对皮肤更好?未必。传统防腐剂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了几十年,效果、副作用方面均有大量的研究数据知其利弊,所以在剂量限制方面,都有很清楚的规定,确保安全。新型防腐剂就不同了,因为没有被大规模用过,相关的研究也仅限开发商和运用厂牌的“几家之言”。虽然说不上绝对不靠谱,至少没有那么神奇“温和”。特别是这些商家对待传统防腐剂的方式态度,随意就把它们黑化成皮肤敏感刺激的罪魁祸首,实在太欠专业。如果这种不够严谨专业的态度同样被拿来对待新型防腐剂……这么想来,更不觉得他们有多可信了。
▲你说的都对
另一类“无添加”现在也很红,“不含矿物油”“不含PLG表面活性剂”,“不含SLS”……“不含”的东西有时候使用者自己都听不明白是啥,只留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好像“不含”这个那个,就更温和,对皮肤更好。这样往往掉进了另一个商业宣传的坑。
某些“无添加”,摒弃的成分本身对皮肤并没有太大影响,问题在于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并不利于环保。比如矿物油,多年来一直被诟病为“堵塞毛孔造成粉刺”,其实纯净的矿油是种很不错的持久保湿剂,不过制造的过程中污染太严重,所以一直遭到环保人士的反对。
“不利于环境”和“对皮肤有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新型的更环保的替代剂的产品,也可以打上“无添加”的标志,不过这种“无添加”跟“对皮肤更温和”无关。
略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人们说起某些不利于环保的成分时,往往在言过其实地强调它们如何刺激皮肤,有毒有害甚至致癌,对于真正不好的地方:eco不怎么friendly,却很少提及。
“无添加”当然有无添加的道理,它们往往采用的是更新型的配方结构,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材质,经过精心包装和多年宣传后,很多人也倾向于将之视为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享受其中“纯净天然”的感觉。
只不过,在“性质温和”、“适合敏感皮肤”或“适合婴幼儿”方面,“无添加”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到底是不是温和,敏感肌或者婴幼儿能不能用,主要还得看具体产品线以及产品分类定位,这还是对正规厂牌正经生产的靠谱产品来说的,这些产品无论是否“添加”,在生产制作之初,就有一套严格明晰的规定,确保了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更多时候,X宝或各种微店私人出品的三无产品,也打出“无添加”的幌子迷惑众生。这时的“无添加”除了吸引一批不明就里的脑残粉,就没有丝毫安全可谱性了。和世间任何其他情况一样,概念再好,一旦到了“滥用”和“迷信”的地步,就往往失去了它的实质意义了。
撰文:沈轶
编辑:米榻榻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2141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