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
今年9月,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铅白化妆品在陕西梁带村芮国遗址被发现, 两千余年的历史印证了人类对于美的漫长而执着的追求。
铅白的人工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促进了美白化妆品在中国和地中海地区的广泛使用,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化妆品革命”。不过,铅白给人们带来白皙皮肤的同时,也会造成皮肤损伤、慢性中毒等严重后果。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更加丰富多元,也更追求安全和可持续。更重要的是,作为地球的主宰者,人类在满足自身对美的需求的同时,也希望能减少对于其他物种和环境的伤害。
而纯净美妆,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下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学的横空出世,也如同2000年前的铅人工合成工艺,势必又一次引发 “化妆品革命”。而它,将是纯净美妆背后最有力的推动者。
纯净美妆因何而起
从发展历史来说,纯净美妆是一个“舶来”概念。
青眼查询资料发现,关于纯净美妆的起源众说纷纭,华盛顿邮报早前一篇文章称,纯净美妆最早来自于1970年代封面女郎(CoverGirl)的“纯净化妆”(Clean Makeup)运动,并表示,2000年,随着英国品牌REN等护肤品牌的推出后,化妆品界的纯净运动一直在默默发展,并在过去几年里加速发展。
两家著名时尚杂志Allure与VOGUE则不约而同地提到由温妮丝·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创立的Goop。VOGUE认为,纯净美妆是Goop等公司倡导的小众趋势,后来慢慢走向主流。
那么纯净美妆的定义是什么?事实上,这个问题伴随着纯净美妆的诞生与发展,至今也没有为人们公认的“标准答案”。
青眼通过梳理国内外各大美妆品牌所推出的纯净美妆标准发现,大多聚焦在对动物友好(无动物实验、不含动物提取成分)、成分天然无害、包装可持续这三大方面。
那么,纯净美妆为何能够成为席卷化妆品行业的风潮呢?
青眼通过梳理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促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化妆品作为消费者日常使用的产品,必然要采取更加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
二、消费者对于天然的成分有着天生的好感,在不少消费者印象中,天然常常意味着更加安全健康,因此,纯净美妆必然赢得一部分热衷天然的消费者的青睐;
三、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于动物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因此,拒绝动物实验的化妆品也就应时而生;
四、敏感肌、孕妇使用等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凸显,对于化妆品安全、无刺激等方面的要求提高等等也是重要推力。
数据显示,纯净美妆并不只停留于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行业风潮,大量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
据美国知名市场调研机构NPD的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美容产品销售额下跌14%,但纯净美容产品销售额却逆势上升11%。
青眼情报数据也显示,2021年全球纯净美容市场规模为60.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8%,预计2027年将达到115.6亿美元,纯净美容未来十年或将冲刺千亿市场。
近年来,纯净美妆风潮也刮到了中国,不少企业开始将纯净美妆作为品牌的标识,试图占领消费者心智。
2020年,国内首个主打纯净美妆的品牌Dewy Lab淂意诞生,国货品牌MCL花皙蔻、一叶子也在向纯净美妆转型。
上下游方面,知名化妆品ODM企业诺斯贝尔已具备生产纯净美妆的配方和生产线。去年,林奈氏也在上海开设了首家纯净美妆集合店。
社交声量方面,青眼使用关键词搜索发现,“纯净美妆”话题相关视频在抖音拥有超1400万播放量,小红书则有近一万篇与纯净美妆有关的笔记。
此外,不少国际品牌也开始押宝了中国的纯净美妆市场。据青眼情报数据显示,仅2021年前8个月,已有70多个纯净美容新品牌陆续入驻天猫国际,该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600%。
有业内人士对青眼表示,纯净美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企业基于对地球环境、人类生存和消费趋势等方面的一个更高维度更负责任的品牌理念。
合成生物 恰逢其时
支撑不少品牌看好纯净美妆前景的,除了前文提到的原因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技术变革带来的强大推动力,那就是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学。
青眼通过梳理发现,尽管纯净美妆尚无统一的标准,但“成分安全无毒”几乎是所有宣称纯净美妆的品牌强调的核心。据青眼情报关于纯净美妆的消费者样本调查报告也显示,超六成消费者更加关注纯净美妆不添加有害成分和风险成分。
因此,找到安全、绿色的原料成分对于纯净美妆品牌来说至关重要。
而合成生物作为一项底层技术,就是通过促进化妆品原料的绿色更新,助力纯净美妆目标的实现。
那么合成生物学到底是什么?
关于合成生物学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有学者认为,2000年,两篇分别关于“开关”(Gardner在大肠杆菌中构建第一个基因开关)和“振荡器”(Elowitz构建第一个合成的生物振荡器)的论文在《自然》(NATURE)发表,正式拉开了合成生物学的序幕。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将同一年的斯坦福有机化学和化学生物学教授Eric Kool将合成生物学重新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作为合成生物学学科形成的标志。
简而言之,合成生物的本质在于通过改写细胞DNA,生产出人类所需的物质,其核心在于在底盘细胞设计完整的代谢通路,而这一过程将涉及多个DNA序列的编辑改造。鉴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构建理想的菌种需要通过不断筛选、试错,这一过程通常分为设计、合成、测试、学习四个步骤,简称为DBTL。
通俗的说,合成生物学可以通过改造微生物,生产具有高附加值、通过传统方法化学生产成本较高、碳排放较大或难以大量获得的产品。
可以看出,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优势与纯净美妆对于成分的绿色,环境友好的追求不谋而合。
以合成生物学经典案例角鲨烯来说,角鲨烯被誉为“护肤万金油”,通常来自于深海鲨鱼的肝脏,而3000只鲨鱼仅能够提取出1吨,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经济效益也不理想。
合成生物市场的开山鼻祖Amyris运用合成生物平台,通过甘蔗和酵母发酵来合成了一种叫“角鲨烯”,再经过去氢处理,得到性质更加稳定的 “植物角鲨烷”,解决了这一难题,促进了角鲨烯的广泛使用。与直接从鲨鱼中提取相比,使用基于合成生物发酵工艺可确保更高的纯度和稳定的价格,且不伤害动物与环境。
目前,Amyris已是角鲨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占据约41%的市场份额,并已供货给雅诗兰黛、欧莱雅、爱茉莉太平洋等国际大牌。
此外,国内也有一些成功应用合成生物学的案例。美白常用的成分烟酰胺就是成功案例之一,国内较早投身合成生物的唯铂莱采用合成生物技术,通过多酶高效催化体系一步转化获得高浓度产物的专用菌株,实现了新一代烟酰胺的工业化生产。
该款烟酰胺不同之处在于在生物合成路径中引入了一条烟酸控制的通路,将原料可能带入或生产过程中微量转化的烟酸转为微生物直接利用并生成烟酰胺的底物原料,从而达到提高纯度、降低烟酸残留的效果。
相较于传统烟酰胺,新一代烟酰胺颗粒更加白净,刺激性更低,致敏原烟酸含量也被降低到20ppm以内,整体肤感更温和,更亲肤。
除了烟酰胺,近年大火的重组胶原蛋白也采用了合成生物技术,相比从动物提取的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生物相容性更好,安全性更高,且不伤害动物,满足了纯净美妆对于动物友好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合成生物学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973”、“863”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也建立了合成生物学专项;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多次提及合成生物领域,
此外,据青眼不完全统计,国内合成生物企业在玻色因、麦角硫因、NMN等功效成分上均有不小突破,大大降低了原料生产成本。
两大风口完美契合
事实上,合成生物对于化妆品产业的变革还远不止于此。
具体而言,合成生物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化妆品行业变革,特别是对于纯净美妆的推动:
一、合成生物的应用将实现对于目前美妆产品原料的绿色替换。
相比传统的化妆品原料生产方式,如生物提取、化学合成以及传统的生物合成,合成生物是通过微生物改造的细胞工厂,通过酶的催化去得到想要的产品,污染更小。
大多化妆品原料来自石油化石,而合成生物技术的原料通常为淀粉,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因此,合成生物的应用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且能有效解决化工生产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过程更加绿色、安全、环保,以更小的环境代价获得高经济产出,由此实现原料生产的绿色替换。
例如,合成生物公司唯铂莱就采用生物基原料,通过复杂代谢通路设计菌种,生产生物基的天然产品。
二、合成生物学可以驱动化妆品原料的创新,生产出新型功能原料。
由于基因编辑、基因合成、基因测序等底层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DNA进行读、写和编辑的技术成本大大降低。
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自动化和数据科技,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进一步构建细胞工厂,就有可能最终以合成生物的方式生产出新原料。
不过,该技术难度高,需要合成生物企业有着大量经验的积累。
有些国内合成生物企业在此方面耕耘已久,拥有丰富的经验。
以唯铂莱为例。唯铂莱依靠智能生物乐高(Viablife BioLego®)价值创新平台,不断积累独有的生物元件和代谢通路设计经验,有效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持续输出产品,并通过采用细胞内、多酶组合的方式,设计多酶的调控,最终开发出高品质的创新原料。
三、合成生物学可以为化妆品生产提供绿色的解决方案。
对于化妆品的包装污染问题,合成生物可以应用于生物可降解包装的生产,让化妆品包装对于环境更加友好。
此外,合成生物未来有可能实现一些化妆品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循环。例如,去年3月,科蒂集团就宣布与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用回收碳制造的高纯度可持续乙醇,并将此类碳回收可持续的乙醇作为生产香水的原料,实现香水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彩妆产品和染发产品里用到的色粉色料,未来合成生物也可以提供环保的、可持续的、可生物降解的方案,弥补色料自身存在的短板。
国内合成生物企业唯铂莱就通过自建了智能工厂(Biolego Factory®)将利用生物合成的绿色低碳优势,实现了多款活性产物的落地,如新一代烟酰胺、超强抗氧化剂羟基酪醇等;除了智能工厂,唯铂莱更加注重研发创新能力,自建鸿鹄实验室为技术更新和产品储备做支撑。
目前,合成生物学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少项目离商业化仍较远。此外,选品问题,规模化生产困难、高成本投入与不明确的回报都是合成生物企业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不过,资本市场并不认为这些问题将阻碍合成生物前进的步伐。据青眼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国内已有近二十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完成融资,持续火热的投融资使得合成生物赛道成为投资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此外,美妆品牌也在不断加大对于合成生物的投入。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国货美妆品牌华熙生物、珀莱雅、丸美等均在合成生物领域有所布局。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纯净美妆将与合成生物学互为羽翼,重塑全球化妆品产业,在给人类增添美丽的同时,也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多一抹靓丽的绿色。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6653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