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欧盟称无法确定美白成分熊果苷的安全浓度,该护肤品能放心使用吗

美妆资讯
欧盟称无法确定美白成分熊果苷的安全浓度,该护肤品能放心使用吗
2023-08-05

先说结论:买熊果苷请认准α-熊果苷。

α-熊果苷是熊果苷系列里最安全的,价格也是其他的十倍。

如果品牌没有写明示α-熊果苷,那就肯定不是α-熊果苷,别买。

家人们英国最新也出台了新的法规,大意是禁用了脱氧熊果苷。

2022年4月13日,英国向WTO通报了1项关于玩具和化妆品的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号为G/TBT/N/GBR/47。该通报法规拟修订《玩具条例》和《化妆品条例》中某些化学物质的限禁限用管理措施,其中美白剂脱氧熊果苷被加入化妆品禁用物质清单,预计该法规2022年12月15日正式生效。

如果熟悉化妆品的话,那肯定知道脱氧熊果苷其实早就被欧盟委员会禁用了,英国主要是脱欧了,有了独立化妆品管理法规罢了。

所以又把脱氧熊果苷进行了一顿“鞭尸“。

1:为什么熊果苷有安全问题?

熊果苷分为三类: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以及被禁用的脱氧熊果苷。

脱氧熊果苷已经被禁用了,已经在化妆品当中看不到了。

究其原因:脱氧熊果苷极其不稳定会分解出氢醌。

其实在早些年,有些化妆品公司是做了脱氧熊果苷的化妆品打样测试。

做好了,也完成了到了最后一步,就差一步人体功效实验了。

于是该化妆品公司就送到测试者里试试,好巧不巧,测试的时候刚刚好是6月份。(天气很热)

根据数据反馈,使用脱氧熊果苷化妆品的测试者都过敏了。

原因:脱氧熊果苷不稳定遇热分解形成了氢醌。

同样的我们来看一下熊果苷的化学结构式:一个葡萄糖和一个氢醌。

2:氢醌氢醌?什么是氢醌?

氢醌的来头可大了,在皮肤科氢醌是对付黄褐斑的黄金标准!

没错,你没有听错,众所周知斑点尤其是黄褐斑尤为难缠。

那氢醌凭什么这么牛逼?

氢醌能够直接杀死黑色素细胞!

我们化妆品对付黑色素细胞都是抑制作用

美白成分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美白成分抑制黑色素细胞的生产。 美白成分抑制黑色素的转运。

抑制抑制,没说把黑色素细胞给杀死吧。

你氢醌牛逼上天,浓度高了可以毒杀黑色素细胞,大家别嘻嘻哈哈觉得杀死黑色素细胞是件好事。

白癜风见过吗?

皮肤像斑点一样,你觉得那样好看吗?

不仅不好看,而且失去黑细胞后,一晒太阳就出问题,皮肤马上红了,再晒直接晒伤进医院了。

而且在我们中国的法规里,氢醌是不能用于化妆品的。

氢醌是属于药物,受到药监局的监管

好,明白了上述道理,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欧盟委员会的问题。

为什么无法确定熊果苷的安全浓度?

是因为熊果苷可能会分解出氢醌。

3: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的不同点

熊果苷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氢醌分子组成的。

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结构都是一样的,理化性质也差不多。区分α和β的原因是:葡萄糖是具有旋光度的。

根据旋光度不同,来区分α型和β型。

4:熊果苷需要配方师的技巧

熊果苷分解出氢醌的多少,和化妆品配方是脱离不开关系的。

熊果苷不喜欢极酸、极碱的环境(pH<4和pH>9),在极酸和极碱的环境中熊果苷是会出现分解生成氢醌。

比较合适的pH值是5,这一点我潇哥的回答也说了。 @言雨潇

当然紫外线和高温就更不用说了,温度越高熊果苷分解氢醌的速度越快。

5:为什么说要选择α-熊果苷

小跳蛙之前解释了: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只是因为旋光度的不同进行命名和区分。

但是我们的皮肤和皮肤表面的微生物都具有β-葡萄糖苷酶,这就很神奇了。

皮肤和皮肤微生物自带的β-葡萄糖苷酶,可以把β-熊果苷分解成葡萄糖和氢醌。

这就很无语!

我们千方百计不让熊果苷分解成氢醌,结果因为皮肤和微生物自带的酶,反而生成了氢醌。

所以在安全性方面β-熊果苷是比较差!

但是我们还有α-熊果苷啊,小跳蛙在文章的开头就和大家说,买熊果苷请认准α-熊果苷!

α-熊果苷由于结构特殊,他和β-葡萄糖苷酶对不上眼。

这就导致了α-熊果苷的安全性是远高于β-熊果苷!

如果要买熊果苷的美白产品,请认准α-熊果苷!

现在市场上熊果苷鱼龙混杂的很多,而且α-熊果苷要比β-熊果苷要贵十倍!

所以这里面有利润啊,正所谓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杀头的买卖有人做。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懂,就被商家拿β-熊果苷以次充好,割韭菜!

而且我们买熊果苷就一个目的:美白。

小跳蛙这里告诉你:美白效果也是α-熊果苷好于β-熊果苷。

再次强调:买熊果苷请认准α-熊果苷!

拒绝护肤焦虑,还得关注我小跳蛙呀!点个赞吧亲亲。

6:到底能不能用熊果苷?

当然能用熊果苷!

第一:买熊果苷请认准α-熊果苷!(没写的就不是,里面利润很大很大)

第二:买大品牌的,不要搞野鸡品牌。

α-熊果苷用于美白用了挺多年的,相比于其他的美白成分,α-熊果苷反而是那个比较温和的。(只要不分解氢醌)

而且在熊果苷的动物实验中:对眼睛和对动物的皮肤都是没有刺激的。

在2015年的一篇文献综述中证明:

α-熊果苷稳定的很,在60℃下烤,未检测出氢醌。 pH在4-8内,也未检测出氢醌。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虽然结构产生了变化,但是未检测出氢醌。

反正要安全就得认准α-熊果苷!

至于欧盟委员会的报告……

欧盟这家伙是真的能处,和美国的FDA一样严格的很。

在欧盟一开始审核通过的文件,他们也会时不时拿出来又来一遍安全检查。

这样严格的审查机制对我们消费者是好的,至少欧盟这家伙不会像商家那样坑你啊!

反正检查归检查,其实相关的安全性毒理学的报告早就都做齐全了。

总结:用α-熊果苷就完事了,稳定安全,美白效果还比β-熊果苷好!

小跳蛙对于美国的FDA的评价在这篇回答里。

美国FDA和欧盟委员会都是好家伙好同志。

女朋友一天涂四次防晒,她说两三个小时必须补涂一次,她是不是被防晒霜品牌洗脑了?

恩,然后就是我们中国药监局(CFDA)——是全世界最严格的,无他。

因为中国的药监局把欧盟和美国FDA的优缺点全部结合了

鲁迅先生说的好啊:拿来吧你!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6334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