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冲泡对于白茶来说,是一场新生,掌握泡茶的方法,尤为重要。
若是冲泡掌握不当,将好茶泡出来的味道,喝粗茶劣茶一样不好喝,这不是白白辜负好茶吗?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泡茶也是一样,学会泡茶,方能让好茶的魅力,得到完美的绽放!
前不久,一位茶友苦恼的来信道,他花了高价买的老寿眉,泡出来的味道浓重苦涩,不知道是不是买到了做旧的茶。
看了茶友发来的图片,外观上其实挑不出什么毛病,是自然陈化三四年后,白茶寿眉的正常状态。
正当疑惑时,看到了茶友发来泡茶的图片,用的是飘逸杯泡茶,小小的杯组内胆里,放满了茶。
看着这明显投茶量大大超标的泡茶方法,泡出来的茶汤,自然会异常浓重苦涩。
这样看来,这位茶友困惑的问题,茶不好喝也许不是白茶品质有问题,而是极有可能在冲泡环节上出了问题,泡茶的方法没有掌握到位。
好茶并不是怎么泡,都能好喝的,尤其是品质好的白茶,内质物丰富,一经与水相遇,内质物会快速的释放。
这时若是没有掌握好泡茶技巧,投茶量过多或是长时间将茶闷泡,茶味就极为容易苦涩。
白茶冲泡,茶具选择不当、茶水比例控制不好、泡茶用水和泡茶时间等等,种种因素,都会对白茶的滋味,产生重要的影响。
那么,在冲泡白茶的环节中,有什么细节之处,需要留意的呢?
《2》
冲泡白茶茶具和投茶量的搭配,你注意了吗?
若说白茶的冲泡,最为适合使用的自然是非白瓷盖碗莫属,110ml的白瓷盖碗,搭配5克白茶干茶,是最强的白茶冲泡选择。
白瓷盖碗质地紧密,表面附着一层光洁的釉面,不吸附茶香和水香,敞口大肚的器形设计,便于快速的出汤。
白瓷盖碗能为白茶提供的,是最佳完美呈现自我的一方舞台,好的白茶,能尽情的一冲冲释放出美好的韵味。
白瓷盖碗对于白茶来说,同样是最为严格的审判官,内质寡淡的劣质茶,在质地紧密的白瓷冲泡下,完全没办法进行伪装。
那么,除了白瓷盖碗,用其他茶具泡白茶,像是古朴雅致的紫砂壶,拿来冲泡白茶可行吗?
答案是并不适用。紫砂壶的质地与白瓷恰恰相反,质地疏松,看似材质温润的紫砂,分布着不少的毛孔,吸附能力强大。
若是拿来泡好白茶,白茶馥郁的茶香和醇厚的茶味,经过紫砂壶强力吸收后,香气和口感都会受到影响,变得不显山不露水,完全失去了好白茶该具有的特性。
相反内质寡淡的劣白茶,骨子里具带大量的苦涩、浓烈、刺激性的茶味,若是用紫砂壶泡,经过紫砂壶的吸附之后,一番修饰下,劣白茶可以摇身一变,呈现出平庸的,勉强可以一喝的特点,让人分辨不清白茶的好坏真假。
这样看下来,紫砂壶像极了古代忠奸不辨的昏君,内质丰富的好白茶,才不会安心臣服于此。
因此,若想辨别出白茶的品质真伪,用紫砂壶来泡,是不可行的。
那么,冲泡白茶,除了用白瓷盖碗,还有什么适合使用的茶具吗?
白瓷盖碗泡白茶固然是好,但若是在平日办公或是旅行的环境下,在不方便使用白瓷盖碗泡白茶时,该用什么茶具泡白茶呢?
像是文中开头提到的飘逸杯,由同一杯组构成,内含过滤胆,按下开关,在泡茶时可以实现自动的茶水分离,茶水过滤,操作简单又快捷,是办公旅行出差泡茶的好选择。
方便快捷的飘逸杯,用来泡白茶,需要谨慎而行,飘逸杯的内胆容量有限,在细密的滤网阻隔下,出水口小,像是沙漏一样,不能做到快速的将茶汤彻底倾倒出来。
这样一来,投茶量要是过多的情况下,在出汤慢的情况下,白茶很容易就会被泡得浓重苦涩不堪。
因此,在使用飘逸杯泡白茶时,投茶量上是宜少不宜多的,常见的500ml的飘逸杯冲泡白茶,在内胆100ml左右的情况下,投茶1.5-2克左右即可。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将飘逸杯的内胆清洗干净,避免影响茶味。
此外,在平时里办公的场合下,杯身材质通透的玻璃杯,也不失为感受白茶风味的折中选择。
用玻璃杯泡白茶,适合泡带芽带叶的白牡丹、寿眉一类的白茶,看着杯中渐渐舒展的白茶叶片身姿,对于休闲办公来说,是极好的放松选择。
此外,在白茶年份选择上,适合选择当年的新白茶,风味清爽,可以提神醒脑,若是将老白茶用玻璃杯拿来泡,内质物得不到充分的释放,未免是一种浪费。
在用玻璃杯泡白茶时,同样适合采用宜少不宜多的投茶量,常见的300ml的玻璃杯,投1.5-2克白茶进去,是已经足够了。
若是在办公场合,不方便精准到位把握投茶量的情况下,将白茶干茶,浅浅的覆盖杯底,即可。
不同的茶具,冲泡白茶,投茶量要灵活变通,茶友们在根据上述投茶量的参考下,结合个人的喝茶口味和习惯,适时的调整投茶量,才能得到最为适合自己的投茶量。
对于冲泡白茶来说,将茶具选好,是得出精彩茶味的第一步,不同的茶具泡茶,在投茶量上要相应的做出调整,灵活变通,才是泡出一杯好白茶的关键所在。
《3》
冲泡白茶,泡茶用水和水温,大有讲究。
冲泡白茶,茶要借助水为载体,才能绽放风味,泡茶用水对于茶味的影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水质的好坏,水体清澈洁净,泡茶的水温等等,对于冲泡白茶的风味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茶经上提及泡茶用水,有着“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样的说法,讲究泡茶取水的天然纯净。
在红楼梦里,还写到妙玉用积年梅花上的雪水,泡茶来待宝玉、黛玉等人,看上去颇为风雅,具有浪漫气息。
但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当前社会来说,选用自然的水体泡茶,是已经不再适用了。
本是清净无根之水的雪,在飘落下来的过程中,沾染了许多的灰尘杂质,已经不再适合用来泡白茶了。
此外,在江河湖海的水体中,也广泛的受到了污染,变得不再适合泡茶。
藏在少无人烟,深山老林里的山泉水,极为难得的保留着清澈洁净,但寻之不易,在日常泡茶的过程中,也不便于使用。
在平日的泡茶过程中,泡茶用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细节,将水选好,才能得出好茶味。
若是直接就来自来水泡茶,泡出来的茶水风味,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自来水在经过层层管网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管道老化,带出铁锈味,此外,在自来水出厂时,要经过氯气进行消毒,刺激性的氯气味,对于自来水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泡白茶的时候,若是用自来水泡茶,尤其是北方水质较硬的地区来说,泡出来的茶味,自然会受到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冲泡白茶来说,泡茶用水上,最佳的选择,是在市面上购置纯净水和矿泉水,在保证水质的清澈洁净后,才能泡出好茶。
在选择好泡茶用水之后,对于冲泡白茶来说,水温上同样有讲求。
冲泡好的白茶,适合适用足够高温的沸水,进行冲泡。在白茶品质到位的情况下,无论新茶老茶、散茶饼茶、白牡丹、寿眉、甚至白毫银针,一律需要使用沸水冲泡。
看到这,相信不少茶友会疑惑到,梗叶较为粗老,有着宽大叶片的寿眉,若说拿沸水来泡,那还好理解。
为什么像是白毫银针、白牡丹一类,有着细嫩芽叶的白茶,也要用沸水泡,这么高的水温,不会把这些嫩芽嫩叶烫坏吗?
这倒不会,白毫银针、白牡丹这类看似娇弱的芽叶背后,芽头的结构,是极为坚固的,没那么容易被烫坏。
像是白毫银针的芽头,若是一层层剥开,会发现里面是个笋状的结构,白毫层层密布着,足有七层之多。
这样的情况下,不用高温的沸水,是很难击穿芽头的重重防卫,将茶味彻底激发的。
对于冲泡梗粗叶大的寿眉来说,叶表角质层厚,带着厚厚的蜡质层,更是需要使用沸水来充分的激发内质物释放。
好茶不怕开水烫,对于冲泡品质好的白茶来说,可以放心大胆的用沸水冲泡。
对于内质丰富的白茶来说,要是拿不温不热的水来泡,泡出的茶味,平淡无奇,是对茶味的极大浪费!
《4》
盖碗冲泡白茶,茶需要泡多久?
冲泡白茶,在泡茶的时间把握上,最大的秘籍在于,泡茶出汤的速度,一定要快。
尤为常见的,在于用盖碗泡白茶时,出汤要快,泡出来的茶味,才能呈现最佳的风味。
若是将白茶闷泡在盖碗内,长时间不出汤,茶味很容易就被泡得又苦又涩。
那么,在盖碗冲泡白茶的时候,出汤的速度,要怎么把握呢?
答案是越快越好,盖碗泡茶的工夫,是讲究唯快不破的。
在冲泡白茶干茶时,第一冲,在注水完成后,盖上杯盖,调整杯盖出汤口,快速的将茶汤彻底的倾倒落入公道杯中,出汤的时间,以五秒为宜。
在随后的冲泡过程中,在白茶的前期冲泡过程中,前面的五冲,都适合采用这样快速的出汤方法。
在后续的冲泡过程中,茶友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适时的延缓每一冲的出汤时间。
冲泡白茶,快出汤尤为关键,在前期冲泡过程中,保持快出水的节奏,才能让白茶的内质物有序均匀的进行释放。
这么快的冲泡出汤,不怕没有白茶没有滋味吗?
对于内质丰富的白茶来说,这自然是不必担心的,内质丰厚的白茶,在与水接触的一刹那,变开始急遽的释放内在物。
在快出水的情况下,茶汤才能鲜润无比,若是将其闷泡,久久不出茶汤,内质物在过多析出的情况下,泡出来的茶是苦涩不堪,完全没有鲜活气。
可见,冲泡白茶,快出汤,才是王道。
冲泡白茶,快出汤的泡茶手法,在日常喝茶过程中,勤加练习,是可以掌握到位的。
在泡茶过程时,注水完成后,盖上杯盖,倾斜45度盖口,用食指按住盖钮,大拇指和中指抓扶碗沿将盖碗提起,翻转手心朝外,对于公道杯,快速彻底的将茶汤倾倒出来。
盖碗泡白茶时,出汤除了要快,还要彻底,若是盖碗内残留茶汤,长时间闷在其中,滋味会异常苦涩,兑入下一冲的茶水中,对白茶的风味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平常喝茶的时候,多尝试几遍,自然能熟练掌握快速彻底出汤的窍门,如同那卖油的老翁,无他,手熟尔。
《5》
泡白茶,细节做到位,风味更佳!
在冲泡白茶的过程中,将细节做到位,可以得到更佳的风味。
【烫壶温杯】
在用盖碗冲泡白茶时,烫壶温杯是不可忽略的小细节。
在冲泡前,用沸水将盖碗烫洗一遍,再投入干茶,更能激发茶香和茶味,将咖啡放进热的杯子里,喝起来会更香,是一样的道理。
烫壶温杯后的盖碗,保持着一定的温度,可以舒张白茶的毛孔,让白茶滋味更好的释放,对于内质丰厚的白茶来说,相当于是进行了一场热身运动。
在烫壶温杯过后,就可以开始正式的冲泡了。
【茶滤使用】
在盖碗冲泡白茶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茶滤吗?
在冲泡白茶的过程中,茶滤的使用,需要视情况而定。
冲泡白毫丰富的白茶(白毫银针等),不需要使用茶滤过滤,白毫中具有丰富的茶氨酸,为茶汤带来清甜风味,若是用茶滤将白毫过滤后,对于茶汤的风味来说,是不小的影响。
茶滤在冲泡白茶过程中,适合用在较叶片破碎的白茶上(如撬白茶饼产生的碎茶等),使用茶滤进行过滤后,可以避免喝茶过程中,满口碎茶末尴尬场景,影响喝茶风味。
【喝茶水温】
冲泡完成之后的茶汤,需要及时品味,才能得到最佳风味。
虽说刚冲泡完的茶汤,温度过高,人体娇弱的口腔黏膜,不适合饮用过烫的茶汤,但若是将茶汤彻底放凉,茶汤的风味上,会有所影响。
天冷茶易凉,喝茶需及时,待到茶汤温度下降在50℃左右后,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就需要及时的品味茶汤。
尤其是用玻璃杯泡茶的情况下,茶汤温度下降到合适温度后,不及时喝,长时间放置之后,茶长时间浸在水中,茶汤完全放冷,又浓又苦,是难以再入口了。
可见,在品味白茶的过程中,茶好不好喝,除了茶叶本身的品质外,泡茶的方法,对于茶的风味来说,也会有重要的影响。
《6》
冲泡白茶,方法掌握不到位,再好的茶,风味也难以展现。
茶泡出来不好喝,不一定就是茶的品质有问题,太过绝对,很容易冤枉好茶的。
冲泡白茶,若想完美的检验白茶的风味,茶具上要选择好,并非任何茶具,都能泡出好茶的。
就像一个厨师,不一定能将所有的菜都做的好吃。
选择适合拿手的泡茶茶具,搭配合适的投茶量,能为白茶提供良好的展示舞台。
同时,在泡茶用水和水温、泡茶的时间,都把握好后,茶汤滋味才能呈现最佳状态。
此外,冲泡白茶的过程中,注意细节的把握,能让茶泡得更好喝。
泡茶,并不是简单抓一把茶叶放入水中,让水变得更好喝,那么简单。
将茶味泡好,能让茶与人之间,关系更为协调。
冲泡不当,白茶在茶味上会变得又苦又涩,背叛你的味蕾。
因此,下次再遇上不好喝的茶,不妨先排除冲泡上的原因,再去考虑茶的品质。
茶不好喝,不一定就是白茶的品质有问题!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5679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