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1、公司概况:胶原贴行业的领导者
创尔生物是国内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是胶原贴敷料细分市场的开拓者和主要供应商;创尔生物坚持自主创新发展,荣获多项荣誉;创尔生物保持高增速,营收、利润增长迅速毛利率保持高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应收帐款周转率显著高于同行,回款能力优异。
2、行业分析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初具规模,胶原蛋白行业稳步发展;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市场增速;细分应用市场前景广阔;胶原蛋白行业新进玩家增加,竞争加剧;创尔生物具有先发优势,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建立一定竞争优势;国际领先企业胶原商品化程度较高,胶原相关医疗器械产品门类更为齐全。
3、投资亮点一:产品质量优异,掌握优异客户资源
创尔生物产品质量优异,在国内市场已经具备相对的品牌优势;创尔生物主要产品已进入国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临床使用,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创尔生物的产品被众多患者、医生、学者,甚至是科研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创尔生物生产的活性胶原原料在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得到应用。
4、投资亮点二:配备完整产业链,议价能力强
创尔生物建立的从生产到销售的垂直产业链;高应收帐款周转率与低客户集中度,反映出创尔生物对客户的高议价能力。
5、投资亮点三:全景布局带来美好企业愿景
各个公司分工协作,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完成大健康行业的战略布局;创尔生物着眼未来,布局基因治疗;创尔生物研发愿景美好。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的风险、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对外合作的科研项目知识产权权属不确定风险
一、公司概况:胶原贴行业的领导者
1.1创尔生物:胶原贴行业行业领导者
广州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0日,是一家应用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进行活性胶原原料、医疗器械及生物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尔生物于2014年10月8日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证券简称:创尔生物,证券代码:831187),并于2020年6月23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报材料,于7月27日获上交所问询。
经过多年全方位发展,创尔生物规模不断壮大,下属多家子公司。目前拥有下属全资子公司广州创尔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创尔云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赤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
创尔生物专注于活性胶原蛋白的提取与利用。创尔生物致力于活性胶原及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不断提升自主研发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推出新产品。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器械创福康系列产品与生物护肤品创尔美系列产品。
创尔生物是国内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是胶原贴敷料细分市场的开拓者和主要供应商。创尔生物是我国胶原贴敷料产品的开创者,拥有全国首款无菌Ⅲ类胶原贴敷料。创尔生物自主研发的产品“胶原贴敷料”和“胶原蛋白海绵”是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公司所生产的胶原材料具有活性强、纯度高、生物相容性佳的特性,质量稳定,多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尔生物坚持自主创新发展,荣获多项荣誉。近年来承担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国家863课题、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重点项目等多项项目,并荣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优秀自主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州市著名商标,主营产品获得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广州市自主创新产品、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东省重点新产品、广州市行业领先企业等荣誉。
1.2主营业务:胶原贴产品的开拓者,掌握成熟的胶原蛋白提取技艺
创尔生物主营业务为活性医用胶原产品。创尔生物掌握了制备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的技术,用于生产活性胶原原料、医疗器械及生物护肤品等产品。胶原产品占创尔生物营业收入的90%以上,其中胶原医疗器械占2019年营收56.14%,生物护肤品占营收的34.89%。
医疗器械创福康是创尔生物旗下生产销售的主要品牌产品之一。主要包括创福康胶原贴敷料、胶原蛋白海绵、医用冷敷贴等。主要用于创面的辅助治疗,促进创面止血和修复,并可用于痤疮、皮炎、湿疹、皮肤过敏疾病的辅助治疗。
医疗器械类产品采用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经销模式下均为买断式经销:创尔通过推广配送经销商或者配送经销商销售给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及药房等终端机构。直销模式下,公司主要通过直营网络店铺及自有线上平台销售,同时也会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少数医院及机构进行直接销售,但销售规模较小,占比只有1%左右。
生物护肤品创尔美也是主要生产销售的品牌产品。创尔美主要用于皮肤屏障护理、提升肌肤愈活能力,产品包括胶原多效修护面膜、胶原多效修护原液等。包括面膜、胶原净澈、胶原安润、净颜淡印亮等众多系列,并且每一系列下又推出了众多不同的产品。
创尔美品牌护肤品主要通过电子网络销售平台的直销方式为广大客户提供产品。经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销售给推广配送经销商,推广配送经销商再通过其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给药房等终端机构或终端消费者等。公司的销售定价模式为在成本基础上加入合理的利润空间,形成销售价格。直销模式下,公司主要通过“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为代表的直营网络店铺及自有线上平台销售。
创尔公司布局了一系列具有潜力的医疗保健产品。除了创福康、创尔美这两大品牌产品,该公司还布局了大健康,推出壁然美系列医疗保健产品,例如:壁然美胶原蛋白蓝莓果饮、壁然美胶原蛋白桑葚果饮、壁然美果蔬大麦发酵若叶粉。
创尔生物布局基因治疗。赤萌医疗设立精准医疗项目部,以基因编辑技术为核心,开发新型治疗手段,但目前暂无上市产品。
1.3财务分析:营收增长迅速,回款能力优异
创尔生物保持高增速,营收、利润增长迅速。2019年营业收入为3亿元,增长率为41.22%;利润为0.92亿元,增长率14.07%。创尔生物近日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5.53%;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6万元,同比增长95.57%。
毛利率保持高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创尔生物主营业务毛利为25,249.25万元,主要由胶原产品贡献,胶原产品毛利占毛利总额的比例为93.72%,核心业务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同行业可比公司普遍具有高毛利率的特点,而各可比公司由于销售模式和产品结构等不同会导致毛利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而言,创尔生物综合毛利率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创尔生物费用占营收50%左右,销售费用为主要费用来源,占比约为40%。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保持稳定,2018因广告宣传投放减少,且生物护肤品经销收入大幅提升,导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
销售费用主要来源为线上推广服务费、广告宣传费、销售服务费。2019年线上推广服务费、广告宣传费、销售服务费分别占宣传费用的34.40%、25.25%、18.58%。线上推广服务费主要为支付给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费用。线上推广服务费包括天猫平台的直通车、钻展、品销宝、淘宝客等和京东平台的京东快车、京挑客等推广项目投放的推广费用和技术服务费用。广告宣传费主要为投放广告进行品牌推广的费用。销售服务费主要为支付给市场服务推广商的费用。市场服务推广商主要为公司提供市场推广、市场管理以及市场调研等服务。
回款能力优异,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17-2019年度,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在30次/年左右。由于创尔主要采用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较高水平。创尔生物存货周转率同样保持在较高水平,呈下降趋势,主要系随着销售规模快速扩大,创尔生物增加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备货所致。
二、行业分析
2.1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初具规模,胶原蛋白行业稳步发展
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和生命系统结合,以用于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以 及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这类材料在与人体组织、体液或血 液接触和相互作用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可制成具有维护生命功能、修复、替换或补偿人体器官功能的医用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16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已达1,709亿美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美元。未来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迅速发展,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也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已初具规模。2016年国内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达1,730亿元,2010年至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3%。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行业技术创新等因素驱动,国内生物医用材料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预计2020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2016年至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31%。
胶原蛋白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一种,近年来伴随生物医用材料稳步发展。Grand View Rease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到153.56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到226.22亿美元,2016-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42%,增长较为稳健。
医疗健康领域将成为未来胶原蛋白产业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9年医疗健康领域市场规模在市场总规模中的占比为49.83%。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方面,2019年的全球市场规模为76.04亿美元,预计202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1.17亿美元,2016-2027年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5.32%。
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市场增速。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2019年中国胶原蛋白的市场规模增长至9.83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6.40%;而到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76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6.96%,2016-2027年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6.54%,高于全球的5.42%的市场增速。
2.2细分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医用敷料在伤口恢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场景广,发展潜力大。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褥疮、溃疡等慢性伤口的护理日益受到关注。创伤敷料主要针对复杂的伤口护理,包括慢性伤口、烧伤、复杂手术伤口等。近年来,下游市场对多功能、新材质、高附加值的医用敷料的需求日渐迫切,高端创伤敷料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2019年全球高端创伤敷料市场规模达65.79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88.22亿美元。
皮肤病愈加受到人民重视,作为皮肤病辅助治疗用品的胶原贴市场广阔。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和精神压力增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皮肤病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皮肤病医院的就诊人数也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皮肤病医院总诊疗人次为658.88万人,而2018年的皮肤病医院总诊疗人次达到841.79万人,与2017年的820.75万人同比增长2.5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2%。胶原贴敷料适用于皮肤过敏、激光、光子术后创面修复辅助治疗,并对特应性皮炎、湿疹等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化妆品行业同样前景广阔。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上涨。市场规模也从2016年的222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619亿元。
护肤品是化妆品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人民币。包括面部护理、身体护理、手部护理和护理套装四大品类,主要具有清洁皮肤及补充皮肤养分等功能,具体产品包括面膜、洁面乳、面霜、乳液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787亿元。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新世代将成为消费主力军,对化妆品需求增大。千禧一代和Z世代即将已经成年,即将成为化妆品消费主力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美容保养的理念深入,差异化、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护肤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新世代消费者所接受。新世代将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与更大的化妆品需求。化妆品行业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化妆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3 竞品公司对比
胶原蛋白行业新进玩家增加,竞争加剧。近年来随着胶原蛋白市场的需求稳步增长,创尔生物所处行业发展前景向好以及主导产品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较高,许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国内胶原蛋白市场,行业竞争逐步加剧。
创尔生物具有先发优势,建立一定竞争优势。创尔生物是我国胶原贴敷料产品的开创者,拥有全国首款无菌III类胶原贴敷料。创尔生物成为国内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凭借生物医用级活性胶原大规模无菌提取制备技术在国内胶原蛋白市场具建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创尔生物在国内市场依靠技术领先,建立了一定品牌优势。依靠多年的行业技术积累,创尔生物成功研发出生物医用级活性胶原大规模无菌提取制备技术,主要包括高纯度胶原制备技术、产品最终灭菌技术、高效病毒灭活技术、动物来源材料免疫原性清除技术、原料前处理工序精准加工技术、精细化酶法提取技术等6大核心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动物源性胶原提取过程中病毒灭 活和免疫原性控制两大行业技术痛点,同时取得了液态胶原在有效保持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无菌生产的技术突破,提取的胶原保持其特有的三螺旋结构,具有活性强、纯度高、生物相容性佳、质量稳定的特性,多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靠领先的技术优势,创尔生物建立了一定品牌优势。
国际领先企业胶原商品化程度较高,胶原相关医疗器械产品门类更为齐全。虽然创尔生物的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与行业内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产品主要集中在敷料类、止血材料类和膜贴类产品,结构简单。对比国际领先企业,创尔生物规模较小,资本实力、生产能力、研发投入、营销能力等与行业内国际领先企业如 IART 等比较相对较弱,在国际上尚未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仍然不足,将对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形成约束。
三、投资亮点
3.1产品质量优异,掌握优异客户资源
创尔生物产品质量优异,在国内市场已经具备相对的品牌优势。作为我国胶原贴敷料产品的开创者,创尔生物拥有全国首款无菌III类胶原贴敷料。创尔生物自成立以来便深耕活性胶原敷料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创尔生物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内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2010年-2012年,创尔生物的胶原贴敷料、胶原蛋白海绵被评定为“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2012年创尔生物的胶原贴敷料被认定为“广东省重点新产品”;2015年公司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2013年至今,创尔生物产品屡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创尔生物主要产品已进入国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临床使用,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截至2019年末,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29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覆盖超过320家三甲医院,全国百强医院中已覆盖47家,全国百强医院覆盖率达到47%。已覆盖的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等。
创尔生物的产品被众多患者、医生、学者,甚至是科研工作者的高度认可。
创尔生物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的皮肤科、烧伤科、整形美容科等科室,广受好评。创尔生物的产品同样获得众多科研工作者高度认可。截至2020年7月,国内关于创福康在各类皮肤病辅助治疗方面的文献超过120篇,其中相当部分文献的作者任职于国内医疗机构或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创尔生物生产的活性胶原原料在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得到应用。依靠核心技术提取制备的医用级原料不但应用在公司核心产品上,而且在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应用领域包括肝脏恶性肿瘤TACE术后治疗、软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伤口止血、慢性创面修复、聚酯基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及应用,水凝胶复合材料、干细胞支架以及在角膜组织工程等领域,上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于SCI收录的国外学术期刊及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中。
3.2配备完整产业链,议价能力强
创尔生物建立的从生产到销售的垂直产业链,提升行业竞争力和议价能力。直销模式主要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公司自营平台销售产品;经销模式主要实行买断式销售,包括推广配送经销模式和配送经销模式。根据下表,创尔生物采用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直销模式收入占比逐年上升,2019直销占比达57.90%。
创尔生物客户集中度低。创尔生物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仅为18.58%,客户分散,不存在单一客户情况情况。2017及2018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也保持在30%以下。
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让创尔生物保持较高的应收帐款周转率。创尔生物应收帐款周转率保持在30左右,为行业平均的四倍。
高应收帐款周转率与低客户集中度,反映出创尔生物对客户的高议价能力,表明创尔生物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竞争力。
3.3 全景布局带来美好企业愿景
各个公司分工协作,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完成大健康行业的战略布局。创尔生物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两家控股子公司及一家参股公司,创尔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州创尔美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接创尔美护肤品的研发、生产,而全资子公司广州创尔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创尔美护肤品销售,控股子公司广州创尔云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移动医疗平台运营,致力于打造一个医患之间的交流分享平台,控股子公司广东赤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精准医疗领域,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医学转化为一体的高科技研究开发中心,至于参股公司苏州星范医疗美容有限公司,创尔主要通过该公司开拓及探索诊疗与美容服务市场,同时有助于探讨医美专家和品牌资源的建立与维护。
创尔生物着眼未来,布局基因治疗。赤萌医疗设立精准医疗项目部,以基因编辑技术为核心,重点围绕血液和遗传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开展研发和转化工作,下设分子操作平台、细胞操作平台及临床医学小组,目前集中力量突破艾滋病(AIDS/HIV)、地中海贫血、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以及癌症等重大难愈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手段。创尔生物展开前瞻性医疗技术研发工作,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技术方法用于各类疾病治疗。
创尔生物研发愿景美好。创尔生物选取人们在医疗健康领域普遍关注面临的难题,通过前期销售积累的大量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研发,产业建设。如果未来创尔在这两个业务的任何一方取得某些进展,相信一定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回报,公司本身实力也会变得非常强大,甚至可能还会成为医药用品制造行业的“巨头”。
四、风险因素
4.1 研发失败的风险
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工作,程序多,周期长,淘汰率高。新医疗器械产品从最初的研发到最终的上市销售涉及的过程复杂。公司新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相关法规或政策变动的风险。上述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公司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延长、研发成本提高、研发产品失败不能获得监管部门产品注册证书等问题。
4.2 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的核心技术胶原提取技术为非专利技术。公司的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如果失密将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4.3 对外合作的科研项目知识产权权属不确定风险
公司在报告期内存在与暨南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但相关合作协议并未明确约定开发创新活动中产生的知识产权成果的归属,目前各对外合作项目尚未产生知识产权成果,公司将会积极与相关合作方协商确定知识产权成果的归属,但在双方达成关于知识产权归属的补充协议前,由此形成的知识产权权属仍具有不确定性。
【重要声明】
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但新三板智库不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观点、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新三板智库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该等观点、意见和推测不需通知即可作出更改。在不同时期,或因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分析方法,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观点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新三板智库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本报告所载信息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且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内容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
本报告版权归新三板智库所有,新三板智库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新三板智库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新三板智库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新三板智库”,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END
【寻找新三板精选层标的专题报告】
按住蓝色区域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内容
【专题报告(六十八)】利尔达(832149): 中国物联网嵌入式解决方案的先行者与领航者
【专题报告(六十七)】新荣昌(870984):危废正规化“剑已出鞘”盈利能力拔群领衔珠三角
【专题报告(六十六)】雷神科技(872190):新三板“游戏生态”第一股
【专题报告(六十五)】家电网(836694):政府采购电商化浪潮已来,公司全产业链服务精准切入
【专题报告(六十四)】卡车之家(834063):商用车互联网平台领军势力,数据、咨询、内容开启数字营销新模式
【专题报告(六十三)】国源科技(835184):建设“3S+ABC”模式,紧抓地理信息产业未来趋势
【专题报告(六十二)】德源药业(832735): 国内糖尿病等内分泌领域知名药企
【专题报告(六十一)】高盛生物(872674):专注于生命科学技术和鉴定领域的高新科技企业
【专题报告(六十)】汇洋环保(871660):危废处置顶尖机构,步入企业高速增长期
【专题报告(五十九)】鹿得医疗(832278):家用医疗器械先驱,打造“智慧医疗”一体化平台
【专题报告(五十八)】瑞邦药业(834672):原料药产品远销海外,受疫情影响重要性凸显
【专题报告(五十七)】亿华通(834613):燃料电池领先企业,氢能产业链全面布局
【专题报告(五十六)】艾融软件(830799): 银行业IT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
【专题报告(五十五)】荣信教育(833632):图书出版业创新翘楚,引领品牌走向国际
【专题报告(五十四)】成大生物(831550):低估值狂犬疫苗龙头,内研外拓增速可期
【专题报告(五十三)】思迅软件(430208): 领先的零售流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题报告(五十二)】麦可思(833861):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咨询的专业领头羊
【专题报告(五十一)】科列技术(832432): 国内电动汽车BMS“第一股”,专注研发再腾飞
【专题报告(五十)】用友汽车(839951): 专注于汽车营销与后市场,凭实力快速发展
【专题报告(四十九)】华腾教育(834845): 深度布局“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打造教育信息化龙头
【专题报告(四十八)】达瑞生物(832705): 布局免疫诊断与优生优育,“产品+服务”优势突出
【专题报告(四十七)】粤鹏环保(839461): 环保工程一站式服务商,前瞻布局打造长久竞争力
【专题报告(四十六)】德瑞锂电(833523): 锂一次电池行业先驱,下游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专题报告(四十五)】优炫软件(430208)国内领先的信息安全服务提供商
【专题报告(四十四)】华强方特(834793): 文化航母持续布局,主题乐园、动画行业齐放光彩
【专题报告(四十三)】佳先股份(430489): 抓住塑料改性剂风口,持续盈利有望转板
【专题报告(四十二)】长江文化(837747): 背靠广电坚守品质,寒冬蓄势逆风翻盘
【专题报告(四十一)】花嫁丽舍(833503): 国内婚庆龙头,个性化服务引领创新
【专题报告(四十)】永顺生物(839729): 猪瘟疫苗行业龙头
【专题报告(三十九)】原子高科(430005): 一枝独秀,中国放射性药物生产行业领军企业
【专题报告(三十八)】圣博润(430046): 信息安全细分领域龙头,国产化浪潮助推公司高速发展
【专题报告(三十七)】宝贝格子(834802): 跨境母婴电商线上+线下服务升级
【专题报告(三十六)】天地壹号(832898): 北拓市场,果醋龙头
【专题报告(三十五)】伊赛牛肉(832910): “产品+产业链+销售”,破局中国肉牛行业
【专题报告(三十四)】华岭股份(430139): 集成电路第三方测试龙头,测试技术领先发展前景广阔
【专题报告(三十三)】光谷信息(430161): 测绘地理行业区域龙头,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专题报告(三十二)】爱立方(836859): 学前教育全程服务提供商
【专题报告(三十一)】中建信息(834082): 与华为共同成长,云计算时代大展宏图
【专题报告(三十)】水治理(831511): 国内水生态修复行业领头羊
【专题报告(二十九)】用友汽车(839951): 国内DMS蓝海市场龙头,产品升级更上一层楼
【专题报告(二十八)】伊赛牛肉(832910): 打造中国第一“牛”
【专题报告(二十七)】海颐软件(832327): 行业软件领军者,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未来发展
【专题报告(二十六)】中建信息(834082): 把握云时代机遇,打造ICT分销领先者
【专题报告(二十五)】力源环保(831353): 借海水利用新政东风,水处理龙头再度发力
【专题报告(二十四)】伊禾农品(430225): 农产品全产业链覆盖,生鲜果蔬跨境电商龙头
【专题报告(二十三)】麦可思(833861):中国高教管理数据与咨询产业的领军者
【专题报告(二十二)】瑞德设计(831248):中国设计的领军力量
【专题报告(二十一)】金达莱(830777):政策+技术双驱动,打造分布式污水处理领军者
【专题报告(二十)】超凡股份(833183): 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全产业链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专题报告(十九)】首都在线(430071): IDC 转型云业务典范,多领域混合云领域先锋
【专题报告(十八)】树业环保(430462): 环保“膜法师”,站上高附加值功能性薄膜风口
【专题报告(十七)】汇元科技(832028): 网络游戏支付龙头多方布局互联网金融
【专题报告(十六)】赛莱拉(831049):成功转型业绩稳健,稳坐新三板干细胞第一股
【专题报告(十五)】永成医美(839816): 名医效应带动高毛利增长
【专题报告(十四)】华韩整形(430335): 医美行业专业品牌,内研外扩助力优异未来
【专题报告(十三)】贝特瑞(835185):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正极材料成新爆点
【专题报告(十二)】自在传媒(834476):资源禀赋出众,战略布局领先—强劲生长的影视综营销细分龙头
【专题报告(十一)】星火环境(430405): 废液处置品牌强势,环保整体服务扩张可期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4759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