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70、80年代供销社售卖的49种物品,有的已经成为古董,你见过几个

美妆资讯
70、80年代供销社售卖的49种物品,有的已经成为古董,你见过几个

那年头,在供销社花一分钱买块糖,二分钱买盒火柴,二分钱买根铅笔,三分钱买块橡皮,五分钱买块有香味有颜色的橡皮,五分钱买把削铅笔的小刀等等,满满的幸福记忆!供销社货物品种齐全,吃,穿,用都有。那时能在供销社工作,非常令人羡慕!还是供销社好,商品一目了然,那个时期的商品虽然凭票证供应,但是物价稳定。供销社,一个特定时代的音符,让人无法忘却的记忆。多少次梦回那时柜台里摆满各种商品的商店。那时候喜欢去供销社,里面有糖果的香甜味道。我还特别喜欢闻煤油的气味。不知道怎么回事。

1、水果糖、纸包糖、我们小孩子最爱去的就是卖糖果和卖酱油醋的柜台了,糖果柜台有着各种花色的糖果纸特别的漂亮吸引人、那时候的水果糖,一分钱一块,还能闻到糖果甜甜的味道.....

2、图中的东西你认识吗?知道的可以在下方留言。

3、小人书,小时候去供销社就看着小人书眼馋!久久不愿离去。我买过连环画,《香港流浪记》,似乎讲一拳手的故事,卖过供销社小竹笋,削尖尖的,一毛多一斤,听说出口日本。

4、当时的做衣服,做被子都是剪裁布料,自己做或者找裁缝做,那时候没有现成品。小时候就喜欢在布匹的柜台前闻花布的布香,很好闻。我小时候就经常穿用布头做的衣服,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美得很!考一下,有谁知道布头是什么吗?就是那些被裁剩下的小布块,多数时候用来做鞋子,对于我来说小时候那些布头都是奢侈品。我那时候还小,总是帮爸爸去卖东西,棉布,用尺量,块糖是一块一块的卖,记得有一次我们村的一家结婚,人家要论斤买块糖,把我妈难住了,没伦斤买过,还是他买多少钱的就是数出块来,在用称称了称,看看他要的那个斤数对不对,后来称了称差不多,因那时候穷,都是买几块糖,

5、儿时的记忆!买雪花膏也得去供销社啊!当时还有散装的雪花膏卖,当时自己拿空瓶去供销社然后用称量。

6、这里最怀念的就是小鞭炮,五个红的五个绿的,太亲切了!那时候过春节就是去供销社买年货还有一百响的【小鞭】拆开了放!好嗨呦。当年穷,过年买挂鞭炮得拆开一个个放,一次买了鞭炮放房间里,想拆开,因为鞭炮不是用细绳一个个绑在主引线上的嘛,要拆就得把线剪断。

7、塑料凉鞋,这种凉鞋,只要是新鞋都磨脚!我记得有一个邻居小伙伴,家里很有钱,但是他的一双鞋子一直穿到鞋底磨成一张皮那么薄,还在穿!原因就是“旧鞋不磨脚”!他爷爷手里提着一双新凉鞋,追他换上,他就是不换,宁愿穿那双旧的。 最早的“磨合期”就是这么来的吧?

8、火柴不叫火柴,叫洋火。火柴是贰分一合,两角一包(拾合丿,全国都一样,我的记忆中这个价格延续了十多年。我们一包都会买1~2包火柴备用。真的是满满的回忆啊!我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

9、麦乳精,味道是很不错的,是很奢侈饮品。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奢侈品,一般人多数不舍得买的东西,因为那时生产队人一年劳动中年终岁尾分次红,平日里人多数没有钱,家中的钱都是当家做主的家人,根据家中有事时拿出来家中开支的,所以对那个年代多数人来说很多东西是奢侈品。

10、手电筒,手电筒有两节电池的,灯泡是2.5V,0.3A。三节电池的是3.8V0.3A的。对于我们生活在农村的家庭来说,手电筒可以说是当时的唯一的家用电器了。我还得记得当年我家的买的是虎头牌手电筒,当时来说还是很有名气的。

11、手电筒灯珠2点5瓦的,8分钱一个。我们有时电筒不亮了,小孩子都知道把灯珠旋下来,在水泥地或石头上磨几下灯珠屁股,安上去,哇,又亮了,当然也有不灵的,就得重新花钱买了,农村小孩买不起电筒的,就会去捡别人用废的电池,放进长竹筒里首尾相连,再引一根塑料皮电线,一头缠个电珠在前,一头贴在电池宝塔尾部,居然也很亮,我见过最长的竹竿电筒里面居然装了一二十节旧电池。

12、大电池,当时的手电筒里用的都是这样的干电池,用过没有电的电池里面的碳棒我们还可以用来写字,有多少人还记得?

13、暖瓶,这个镂空铁壳的保温瓶外壳应该是自行车链条冲完的废料

14、头油,小时候头上抹油,现在是给头发去油,哈哈....还有散装头油 抹在头发上油亮油亮的 我妈总抹

15、折叠剪刀我钥匙圈上一直有一把,本来两把的,送给好友一把,高中到现在24年上了

16、气门芯,是以前给自行车用,给轮胎打气的时候会用到。小时候用来做弹弓,绑在弹弓上用细铁丝扎紧,打人那叫一个疼。

17、香烟,烟:有带过滤嘴的,还有不带过滤嘴的。有过滤嘴的,在当时算得上比较高档的香烟了。,当时抽烟人有一套话:“穷官厅,富迎宾,不穷不富抽东风”。我记得供销社卖的烟最便宜的是:混叶和万里,四分钱一盒,一毛钱十个糖球,糖球上还带着各种颜色的花纹,说不完啊,满满的都是回忆!

18、石笔,石板,上小学时我爸给我买过,再用小毡布卷成团,擦去写在石板的字。

19、糖精放酒瓶子里,还得买一根细管,上课偷着喝,可有意思啦!

20、油印机。早些年的试卷都是油印机印刷出来的。记得很清楚那会儿油印的卷子上的字不敢用手摸蹭,不小心蹭住字都花了手上也一片油墨黑

买钙奶饼干的粮票

21、钙奶饼干,是山东人童年美食之王。想吃饼干不容易,当时一袋要6毛6分钱,还得外加6两粮票。这个饼干确实好吃,爸爸妈妈都爱吃,孩子也爱吃!可我不是山东人青食的饼干我认为最好的同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纸质包装的,那时真是饼干厚实,规整,香甜,

22、糖水罐头,那时候只有生病的孩子才能吃,所以小时候特别想生病

23、当年一盒蜡笔8分钱,基本都买不起,小时候一块橡皮,一盒蜡笔,父母都不舍得给买。时候还有一首小蜡笔的歌《工人叔叔给我小蜡笔》。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不是好东西,但那时候物资匮乏,一般人有钱都买不到,有些东西要凭票购买。

24、打火机是用汽油,这样的老式的打火机你还有记忆吗。它是汽油作为燃料,利用火石打火。然后一扣盖就熄火了。

25、牙粉,就是买不起牙膏的用牙粉,比牙膏便宜很多,牙刷沾水,再沾牙粉刷牙,没有泡沫。算是干刷。

26、还有就是无法忘记每次都去供销社大酱油的场景,当时的酱油八分钱一斤,当时的酱油是散装酱油,看着售货员用提斗在大缸里往瓶里灌,看到酱油灌入玻璃瓶的瞬间是非常好玩也是一种享受,特别是能闻到满满的酱油香味

27、这尼龙袜在我家老太太那翻出一双蓝色的,我女儿兴奋地说,这袜子好高级,青花瓷的,看吧,这就是不同时代人的代沟。现在尼龙袜都没有了,结实耐穿。

28、那时候最高级的是双宝素,小砂轮一擦,长长的玻璃头就掉下来了,拿根吸管吸,那个味道啊,至今还在想。有一次我一口气吃了三支,奶奶怕我醉了,赶紧带我去乡里的卫生院。

29、看到那红色英雄钢笔,满满地回忆,我第一次在小学老师那,看到她用的就是这样的钢笔。

30、围巾,冬天戴着非常的舒服暖和。这些物件一下就把我带小时候的我,那时大家都很穷可邻里之间很和谐有什么需要相互借,过50的人家里都有这些物件。

31、炊帚,我们这边主要就是收嗮在外面的像干菜,萝卜丝,番薯丝之类的东西的,还有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炒米,炒芝麻,炒粟米用的,用来扫案板和灶台....

32、炕席,土炕上一年四季都铺着。我们那里叫炕席,用竹子做的叫凉席。

33、军挎,是我们儿时上学时候的书包,当然这在当时来说很多小孩子都是没有书包的或者是家长做的,能有军挎背的都是很让人羡慕的。当年离家出走的时候就是用军挎装东西的

34、全班几十号人就我没有小白鞋了,每天都是两双解放鞋轮着穿,一双小白鞋也就几块钱啊,好怀念那是的生活,那时候家家都穷,一家都好几个孩子,过年真有意思,都老了,全是回忆了

35、冰棍雪糕,小时候发小天天在家偷钱带我们去供销社消费,他是在最大客户天天不是雪糕就是汽水,小时候最大的幸福是撬开柜子舀一勺白糖放进嘴里,让它慢慢化,还舍不得吞,糖水会顺着嘴角流,然后“吸”的一声再吸回去……那时候供销社里有一股味道,现在想想,应该是油盐酱醋茶混合的味道,特别好闻。那才是一种生活的味道

36、搪瓷盆带红双喜的才经典,那时候新人结婚都会买一对带红双喜的的搪瓷盆,一对暖瓶作为当时的结婚嫁妆。忆犹新,看见这些物品,想起当年的那些往事。

37、那个花瓶一直想拥有,等我结婚早就更新换代,现在不知道哪里还能买到?非常喜人的摆件,现在已经无处寻觅了!

38、塑料皮带,“滚轴裤带”,这种腰带越着急越解不开,上厕所一定不要火急火燎的时候再去,很容易.....这些记忆很深,一看这些东西回想往事我们都老了。人老时常回忆往事,一幕幕好像是昨天,日月如梭啊,一转眼儿童变老头。

39、那马到成功很多家庭都有过吧,看到这些就有亲切感。奔马,我奶奶家现在还摆着呢,就是前马腿都断过了,粘上的。那个时候就没有假货概念,价格那里都一样。

40、还有铁皮的铅笔盒,那种小块的转笔刀,动物饼干,七分钱一斤的醋…马上奔六十的人了,过去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亲切。

41、窗户纸,也叫棉纸,糊窗户用。用废麻和纸浆制成,韧性很强。六七十年代我们村每个生产队都制这种纸(我们叫“捞纸”),现在我们村好多人还会制造这种纸。

42、火石 打火机用的,电石,又叫打火石,打火机里面用的。小时候都是砂轮打火机,里面有个弹簧顶住电石。回不去的青春,回不去的单纯,回不去的人和物

上海手表,在当年全国统一价125元,那时候谁戴上这款手表牛的狠.....

43、二八大杠,由于当时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年代,有很多商品不论大小,都是需要凭票供应,而且有些商品,你光有票还不行,还得找关系才能买到,比如像自行车(洋马车)这类商品。那个年代,流行一句话,叫飞鸽快永久耐,骑着凤凰谈恋爱!所以在当时来说自行车是很奢侈的物件。70年代的自行车凤凰第一,永久牌第二,飞鸽第三。70年代奢侈的“凤凰牌”自行车,一辆180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44、宝塔糖,驱小孩子肚子里的寄生虫!打蛔虫的糖,很好吃,还有其它形状的。

45、煤油灯,这种煤油灯都是富余家庭用的,我们一般农村的家庭都是用墨水瓶,用铁皮卷一小筒,穿上棉花放在瓶里,一个是灯贵,主要是省油

46、自己还穿过带船锚的那件白半袖和短裤,当时同学们都老羡慕了,眨眼之间已经变成回忆,那时的日用品虽然不时髦,但是耐用、环保、经济实惠

47、看到那对红色的发带了,我以前有一对。看到头花真的好难受!小时候梦想着有两朵!我妈那时帮我买的粉色的,挺洋气的,我很喜欢,大红的丝巾也有,也做成头花戴了

48、还有电线杆子上的那个白色的陶瓷做的,不知道叫啥!

49、最后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认识,哪怕是岁数大也不见得知道!

满满的回忆,回到几十年前的过去,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那年代,物价特别稳,东西特别真,味道特别纯,人特别朴实,再也回不到那种年代,啥也不想说了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2768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