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别再说你一眼就能看出简历真假啦!这么多HR栽在假简历上

美妆资讯
别再说你一眼就能看出简历真假啦!这么多HR栽在假简历上
2023-08-05

点击上方“HR读书”关注我们

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从道德层面来看,有的人认为只要是写在简历上的,就必须完全真实,不能带有任何虚假和修饰,否则就是欺骗,不诚信;有的人认为只要“硬件”(学历、证照、工作经历)真实就行,其他诸如工作能力的描写等等,做一些夸大和修饰也无妨;有的人甚至认为简历造假没关系,简历只是找工作的手段,用虚假简历找到心仪工作,只要通过努力能够胜任,企业没吃亏,就没问题。

其实,每个看简历的HR,心中也有自己的道德层面的一杆秤。但HR作为招聘录用的专业人士,是有一套方法和标准来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今天,就来为大家揭秘——HR作为招聘专业人士,是如何发现、看待和处理求职者简历造假的。

HR如何发现求职者简历造假

一些求职者会选择造假,主要是抱着“应该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实际上,HR有很多方法甄别“真伪”。

1、学历: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HR可以查询到候选人的学历学位信息。

2、过往工作经历:HR可以通过背景调查或委托背调公司查询候选人过往的工作经历(工作时间、职位名称等),或者通过社保记录查询任职企业和任职年限。

3、工作经验:HR通过面试来对简历中的细节做出判断,常用到的方法有行为面试法。比如,某求职者在简历中写到曾负责某项目,就这一点HR可能会询问“你的简历中提到某某项目,请描述当时这个项目是怎么做的?你在其中都做了什么?这个项目最终的结果怎样?如果重新来过,你会怎么改善?”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实际参与或者参与很少,只能停留在泛泛之谈,很难回答好。另外,HR还会通过反复询问,比如面试的前半段提问的一个细节问题,在面试快结束时再突然的抛出,看求职者的反映,以此来验证求职者之前回答的真实性。

HR如何看待和处理求职者简历造假

1、《劳动合同法》中对造假及其后果有规定,专业的HR会以法律为基本准绳处理简历“造假”。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范围有: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就业状态、职业技能、健康状况等。某些情况用人单位会要求求职者在面试时或入职时提供,比如婚恋状况、家庭状况等,但这些并不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婚恋、生育情况容易导致就业歧视,即使求职者对这部分没有如实告知,日后发生争议,用人单位也无权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从法律角度,只有简历造假的那部分是直接与录用相关的,才能判定为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举个例子,某公司急招会计,要求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求职者A伪造了假证,公司看到A有证书,就录用了A。如果该公司后续发现了A的证书是伪造的,可以以此主张劳动合同无效。但如果A的证书是真实的,会计相关的技能也有,但在入职时隐瞒了已婚的婚姻状况,这种情况是不能判断为“欺诈,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因为这部分情况并未构成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的障碍,不是“直接相关情况”。

但一个专业的HR,对待隐瞒了“非直接情况”(如婚恋情况)的员工,也不应鲁莽的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仅凭此就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涉嫌就业歧视。

总的来说,专业的HR会以法律为基本准绳来处理简历“造假”问题。

2、对于不触及法律底线的简历“修饰”,专业的HR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于简历“修饰”,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做过。毕竟简历是“敲门砖”,良好的展示更可能得到HR的青睐。

对于无法量化、很难验证的描述,比如将“会使用”某种技能,写成“精通”某种技能;把部门随口表扬一句,写成“获得部门的一致好评”等,HR一般不会太较真。招聘HR每天要筛选简历、面试、与部门沟通、与候选人沟通等,工作量很大,在简历环节,不会费太多精力去看这些“比较虚”的描述。

和岗位工作非常相关的经验和技能,HR会集中注意力关注。通常HR会采用前面提到的甄别方法判断。HR面试后,对求职者的基本情况有大致的判断,对于“基本面良好”的候选人,会推荐给用人部门或上级再进行复试。在复试前,HR会将自己存疑的地方(常常是和工作专业性相关的地方)向复试官说明,便于复试官着重去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修饰”是有限度的,如果C在简历中写到自己是某某项目的负责人,但在面试过程中,C对项目的关键点无法回答,可以判断C不是项目负责人,这种情况,C的诚信度就被打了折扣。除非岗位急需人,且没有其他合适候选人,C才会被安排复试或录用。即使入职了,HR也会密切关注C在试用期的工作情况,且很可能该岗位不会停止招聘。当出现其他合适的候选人,且C的工作未达到要求,很可能在试用期就会与C解除劳动合同。

当然,如果岗位对独立负责项目的经验和能力要求很高,当HR发现C没有独立带领项目的经验或潜力,即不符合岗位要求,HR会直接否掉求职者C,再去寻找合适的候选人。

所以,HR如何对待简历中的“修饰”,也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来源│i人事

(版权声明:“HR读书”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谢谢!)

北上广深的HR小伙伴们在等你

微信群加入方法

加群主Findy微信:Findy2015,并留言:

HR群+姓名+手机(微信号)+单位+职位+目前城市

2018年3月30-31日@上海

HR法务人才实战训练营——用工“0败诉”2天集训

本次课程将对员工从入职到离职过程中主要的风险点进行深度精讲并提出应对方案,使参会人员短期内迅速把控用工风险点之所在,掌握常见劳动争议应对技巧,提升个人职场能力。为帮助参会人员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迅速使企业基本达到用工“0败诉”的风险防控效果,课程中将免费为参会人员提供并解读我们独家开发的Htools,以20个简单有效的工具,直指企业难以解决的用工痛点。

立即报名,点击“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1588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