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创业,浅尝辄止。
趣店创始人罗敏表示,“万里目”是自己的“第九次创业”。
靠校园贷起家,先后涉足在线教育、校园社交、高端家政等行业,然而趣店的每一次尝试,最终都悉数夭折。
3月份,趣店上线万里目,定位为全球跨境奢侈品电商平台,打着“百亿补贴”的旗号登录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一时间风头无两。
趣店砸钱营销,消费者却心存疑虑,覆盖Gucci、LV、Burberry、巴黎世家等知名奢侈品品牌,价位却又超级“亲民”,均有不同打折力度,一瓶原价1540元的SK-||神仙水,在万里目平台上折扣价为699元,放眼国内,没有任何一家电商平台能够以如此低廉的价格拿下“代理权”。
万里目被质疑“真假混卖”、“强制关闭订单不发货”
小红书用户“Bell”在万里目下单购买一款La mer的精萃液,到手后与其在京东自营和香港专柜购买的产品做了一下对比,得出结论如下:
1、瓶身证明的La mer的logo颜色会有明显差异,香港专柜和京东自营的瓶身都是偏粉色且深一点,万里目购买的瓶身颜色会浅一点;
2、背面字体,万里目的瓶身背面字体会粗一些;
3、外盒字体,京东的颜色会更清晰,而万里目购买的字体颜色要浅一些;
4、气味方面感觉万里目购买的要淡一些;
5、三瓶标注的产地一致,都是made in UK。
万里目的瓶身颜色较深,logo颜色与另外两瓶有明显差别
万里目的瓶身背面字体粗一些
随后该用户就瓶身颜色问题询问客服,客服的解释是成分更浓所以导致瓶身颜色不一致。而用户表示,精萃液是透明的无色液体,成分更浓会影响瓶身的颜色吗?
评论中有用户表示:“中端和一线护肤品每一个包装瓶或者是盒子都是有验收标准的,是不会有丝毫的色差和字体改变的。如果有改变除非是这个系列的产品做了升级。”
用户“圈玖”表示,在万里目下单购买的La mer精萃液与其在日上免税店购买的同款产品对比后有明显的区别:
1、外包装盒颜色有细微产别,照片上看不出来;
2、瓶盖颜色有明显区别;
3、瓶底三角形标识大小不一样;
4、气泡浓度不一致。
左边为万里目购买,液体比右边产品浑浊
两瓶产品气泡浓度明显不一致,左边为万里目购买
日上免税店购买的产品三角和字母更大
还有用户在万里目下单购买的SK-||神仙水在与免税店购买的同款产品对比后发现颜色差距十分明显。
右边为万里目购买,颜色发黄
左边为万里目购买,颜色发黄
多名消费者表示,自己在万里目下单后,长达十几天的时间都没有发货,更有甚者被强制关闭订单,客服人员的回复是账号异常。
而经非官方机构检测认定的真伪结果,万里目是不认可的。
有消费者在万里目购买的SK-||神仙水后,通过闲鱼鉴定得出的结果为假货,该消费者表示:“鉴定师是在万里目购买了神仙水的朋友推荐给我的,她鉴定的结果是真的,而我的鉴定结果是假的,真瓶假水。”
在将检测结果告知万里目客服后,对方表示,万里目是和中检集团合作的,建议消费者能够提供权威鉴定机构报告,只要是国家认证的平台我们都会承认的。
据悉,国家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费用一般都比较高,一瓶神仙水价格在1500元左右,实际检测费用跟商品价格差不多,而且一般检测机构很少接受“散单”,想要拿到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并不容易。
万里目真的能解决信任问题吗?
对于高客单价的奢侈品而言,“百亿补贴”的噱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相较于低价格的诱惑力而言,奢侈品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低价格背后的隐藏风险,对于绝大多数奢侈品消费者来说,靠谱的“品牌”背书绝对要比过分“低廉”的价格更具备吸引力。
万里目不是高奢版的“拼多多”,未来也不能成为高奢版的“拼多多”,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打的是价格战,而奢侈品的销量从来不是靠价格战就可以拉动的,“品牌”这两个字价值千金。
换句话讲,大部分奢饰品消费者可能并不具备识别真伪的能力,但消费者需要电商平台简单粗暴的表示这确实是“正品”,而不是依靠消费者自身通过国家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报告。
另一方面,趣店万里目的价格战也不再“高调”,最近产品也在不断调高价格,甚者一天一涨价的节奏。
解决信任的唯一办法是直接对应奢侈品官方采购,名正言顺的成为奢侈品“代理商”,目前来看基本是不可能的,而趣店所谓的自营即“买手团队常驻海外,保证100%正品。”
上一个类似的奢侈品电商平台同样是趣店旗下的“唯谱家”,趣店管理层曾对媒体表示,唯谱家的货源十分“简单”,当时趣店发动了不少员工直接去品牌线下门店,包括香港、欧洲等地采购,后来品牌方察觉到大量购买需求来源于这家位于厦门的企业,随后品牌方开始警惕起来,拒绝再接受来自趣店的订单。
唯谱家凉了,万里目新生。
国内奢侈品市场,从来不缺少前赴后继者。
京东自营的toplife卖身Farfetch,二手奢侈品寄卖的寺库201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近来也面临着股价不断下降,高管出走的窘状。还有尚品网、尊享网、佳品网等一个个飞蛾扑火者,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普通人很难预测趣店的下一个产品是什么,也很难想象罗敏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但是似乎所有看起来靠谱的项目,趣店都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参与,最终以惊人的速度沉沦。
时间拉回到2015年,在一档求职电视节目中,一位求职者当面质疑趣店创始人罗敏:“你对一群还在使用父母的生活费、打工的比重相对较少、没有收支来源的学生,通过放贷的方式,促进他们去攀比、消费,我看不到您项目的社会价值。”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9276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