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来源: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
11月29日晚上,“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种茶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安吉白茶省级非遗传承人陈达有说,他每周都要去递铺小学上一次“炒茶”的课,还有很多年轻人特意赶来学习炒茶技艺,前几天听到这个喜讯,就觉得更有劲了。“这门手艺要传下去,不仅仅为了传艺,更因为它能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安吉白茶园 视觉中国
一片叶子成就幸福
都说中国白茶看安吉,安吉白茶看黄杜。可在30多年前,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曾是全县200多个村最穷的村子之一,老百姓试过种辣椒、杨梅、板栗都没有脱贫。直到1997年,黄杜村在政府扶持下开始种植白茶,这才迎来了转机。“当时基地不到17亩白茶,到2003年已经卖出18万余元!”。回忆往事,当时担任黄杜村白茶基地负责人的梅喜英难掩激动之情。
“当年,我请了工人,在乡镇府的围墙外、黄杜村委边泥巴墙和黄杜村最穷的山坳里,都刷上了以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标语。现在标语没了,村子富了。”梅喜英回忆。
从1997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到2003年人均收入达到5600余元,到2021年人均收入超6万元,这片只在每年三四月显露浅色的白茶叶,成了一方百姓的致富叶。
一片叶子有无限可能
种了茶,收到了茶叶钱。这不够。这么美的茶园茶山,也有价值。听说上海商人要在安吉选址建酒店,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心动了。他带着人连跑了对方总部三次,终于用诚意打动了投资方。盛阿伟觉得,村民靠白茶种植发家致富,作为第一产业,毕竟要“靠天吃饭”,土地资源有限,种植面积饱和后,如何实现茶产业健康发展成了“新课题”。
白茶 视觉中国
2014年,投资2亿元的帐篷客酒店如期运营,黄杜村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游客也越来越多。
借旅游业发展向市场要红利,在溪龙乡,一片叶子的“魔力”还远不止于此。
2018年,总投资60亿元的“中国安吉白茶小镇乡村振兴综合体”落户溪龙;今年7月底,该综合体成功入选国家“千企千镇工程”项目库。
人若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黄杜村有了实现路径。
一片叶子演绎共富新路径
11月4日早上,两辆装载着300万株“白叶1号”茶苗的车辆,从安吉农高区出发,开往四川省青川县。
这片叶子“漂流”的故事,要从2018年讲起。
2018年4月,一封签署了20个党员代表名字的信件从黄杜寄给了党中央,汇报种植白茶致富情况,表达了捐赠1500万株白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意愿。之后黄杜村把扶贫茶苗陆续送到了湖南古丈、四川青川、贵州普安、沿河、雷山5个县。此后,安吉县已累计向这三省五县捐赠茶苗2855万株,种植面积达6217亩,成功带动受捐地2064户6661人受益。
视觉中国
茶苗送过去了,当地却没有种茶经验。黄杜村立马决定,在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基础上,依托黄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一片叶子”志愿服务队,专门为受捐地提供全方位技术帮扶。“第一次去青川县,碰到泥石流;第二次去又遇到地震余震,窗玻璃都在晃动;去古丈县,车子只能停在山脚下,步行上山……” 回忆起最初送白茶苗的经历,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驻点技术指导人员钟雪良还有些唏嘘。
所有的付出都有了甜蜜的回报。今年春分一过,进入“白茶季”的湖南省古丈县翁草村党支部书记石流堂,忙里抽空拨通了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的视频电话,“盛书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第一批茶青卖了9万多元,比去年多了一倍。”
2021年,安吉县农村商业银行首期出资30万元成立“白叶一号”手牵手专项基金,与普安县农村商业银行签订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全国首个扶贫公益茶专用品牌——“携茶”相关产品投放市场。今年,由普安县、浙茶集团共同投资的“白叶一号”茶产业园投入使用,全面承接受捐地“白叶一号”初制茶叶的精制加工、销售和品牌运营。
因为这一片“漂流”的叶子,2021年,湖南省古丈县翁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550%、1250%,村党支部书记石流堂表示:“虽然我们村的茶园基地没有其它受捐地区大,但是以景区的标准来建的。我们把整村里的山、林、溪、田、园、寨连成一片,走茶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青川县、沿河县则把目光投向更远,积极探索产业积淀之路,着力培育“品牌茶企+规模茶厂+茶农”有梯队有层次的茶产业经营主体。黄杜的茶香,飘到了许许多多中西部群众的家里,带着大家一起奔小康。
今年年初,安吉县委县政府明确,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内,安吉将继续组织当地的党员群众向三省五县捐赠总计不低于3000万株的‘白叶1号’茶苗,捐赠面积将达到10000亩。安吉县发改局党组副书记杨奎强说:“我们会有针对性地拿出切实可行的茶叶包销方案、订单茶农管理方案以及茶叶加工采摘方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成特色产业形成,真正的让西部的群众富起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2478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