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好的商业模式,那么我想迪士尼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暴利的商业模式,那么迪士尼就是。
请别惊讶我会这么说,当你真正了解这家公司,我相信你也会这样认为。
一、为什么要拿动漫IP的授权?
在开始讲述迪士尼的故事之前,我先告诉你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
在广东有一个不太为人知也没人太在意的产业链,而他们都在闷声发大财,是做什么呢?
小孩子的零食,它属于食品行业里面一个相对小众细分的领域。
我说的这个张总,在广州有五家这种生产儿童小零食的工厂。
张总前些年靠着食品批发市场里面的两个小档口,每年做着过亿的批发生意,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
最近几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线上的销售比重也越来越大,对电商了解不多的张总,眼看着自己的一个个经销商在线上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心里是五味杂陈,每天像有一个爪子在心里不断地撩拨痒痒的不得了,一直谋划着在线上大干一场。
看着曾经的客户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年销售百亿上市融资,张总心里一直不是个滋味。
明明自己有工厂端生产制造成本的优势,为什么不是自己?
思考了几年之后,张总认定自己没有品牌的优势,需要加强自己的品牌。
怎么加强呢?张总这几年没少在全国参加各种各样的行业会议,各种学习的机会也都没放过,前些年赚了钱底子也还很厚,各种行业协会捐款入会搞个副会长,还抽空考了北大的EMBA总裁班。
一通操作之后,张总似乎找到了感觉寻到了答案,于是怒花300万一年,签了一个动漫IP。
然后呢?
然后张总开始每天跟朋友头脑风暴,描述自己想象的动漫食品IP的帝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为什么一定要说这个故事呢?
因为我们要谈迪士尼,就必须要谈动漫IP这个东西。
如果你要弄明白迪士尼的商业模式和赚钱手段,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言归正传,我为什么在一开始就说,迪士尼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暴利最牛的商业模式呢?
想要真正了解这一层意思的真正含义,我们就从最熟悉的米老鼠和迪士尼乐园开始谈起。
二、为什么作品的力量如此强大?
不知你们是否还曾经记得小学课本里华特迪士尼和老鼠的故事,讲的是穷困潦倒的华特热爱画画,一只老鼠偷走了华特仅剩的口粮面包渣渣,华特灵感乍现,用很短的时间就创作出了米老鼠的原型手稿。
故事真假难辨,但是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华特最成功的一次自我营销。而这个故事所带来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
米老鼠自1923年诞生将近百年之后,当我看到儿子坐在客厅拿着手机在玩一款《猫和老鼠》的网络游戏如痴如醉时,我不禁感叹米老鼠的影响力,钦佩华特的智慧。
你我固然都会老去,如今的华特也早已入土,但是他的作品米老鼠却是不朽的。
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作品和IP的力量。
三、迪士尼踏准时代机遇,创新是核心
米老鼠是华特迪士尼的第一个重量级IP,可能也是迄今为止影响力最大的动漫形象。
1928年,华特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汽船威利号》,米老鼠成为了主演。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标志着动漫形象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漫画变成了影片。
自此,华特迪士尼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创造了高飞狗,唐老鸭,白雪公主的动漫形象。
迪士尼不仅创造了动画片,而且在1944年第一次把动画片搬到了剧院,也正是《白雪公主》的大获成功,把因为二战影响资金短缺即将倒闭的迪士尼救了回来。
如果米老鼠是华特本人的妙手偶得,那么唐老鸭白雪公主等形象,就是华特用连续稳定高水准的创作实力为自己正名。
在可口可乐的文章里面,我说过伟大的公司离不开时代的机遇,电影技术自1895年诞生之后,到了华特迪士尼的时代已经发展了30多年逐渐成熟,这是时代与技术的东风,迪士尼正是踏上了这股东风,借风起势,让死气沉沉的动画借力电影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这就是势能的力量,凡成大事者无疑不是深刻洞察和利用了这种力量。
想想苹果和乔布斯,再看看小米和雷军,这样的商业案例举不胜举。
四、开辟全新赛道——乐园地产模式
如果说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这些动漫形象成就了迪士尼的影响力,那么迪士尼乐园就是让华特富的嘴里流油的关键所在,他几乎是用一人之力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一个彻底的全新的赛道。
195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阿纳海姆迪士尼乐园建成开放。
1964年,为筹建华特迪士尼世界,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附近购买土地。
1966年:华特·迪士尼逝世。
从第一个乐园建成开放到去世,华特迪士尼在晚年用了11年时间把自己的动漫从大荧幕搬到了线下的游乐园。
这有两个巨大好处,一个是让动漫从虚拟走向了现实,带动了一系列动漫形象的衍生品,从乐园的建筑形象,游乐设施到服装玩具等全产业链的产品联动。可以说,迪士尼乐园的诞生,华特才真正打造出了动漫IP的产业集群,让全产业链的品牌形象授权成为了可能。
我不禁感叹,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迪士尼乐园给华特带来的绝不仅如此,它还带来了一个关系企业命脉的东西,就是现金流的稳定与增长。
动漫发行和电影的周期性规律,让迪士尼的现金流忽高忽低极其不稳定。乐园的诞生给迪士尼带来了其他动漫公司没有的土地等固定资产和十分稳定的现金流量收入。
现金流对于一家公司和一个品牌来说,就像人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华谊兄弟,王中军曾经试图模仿迪士尼,在海南打造了华谊电影主题乐园和冯小刚电影公社,针对这件事我的评价只有8个字:邯郸学步,自寻死路。
为什么呢?
电影作品造成的影响力周期非常短,造成了电影IP的生命力非常弱。很多电影的IP并不具备人格化的特征,对人的情绪代入感也没有那么强。
且不说电影作品的票房如何,我们会发现在米老鼠唐老鸭形象搬上大荧幕之前,已经以动漫的形式存在了很多年,这让迪士尼的电影在上市之初就拥有了大量的粉丝基础。
我们看近国内外近些年拍摄的电影如《捉妖记》《哪吒》虽然票房都很好,但是影响力始终是有限的,作品的生命力不足以让动漫IP走完整条产业链的商业化之路。
即便优秀如《阿凡达》《阿丽塔》等动漫电影,卡梅隆也在把这些IP逐渐系列化,而第一部与第二部的作品时间跨度超过10年,因为这些IP需要时间的沉淀,绝非一两部电影就能够成就迪士尼这样的商业帝国。
作品的力量是不朽的,经典的作品需要时间的考验,它的威力也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释放。
中国动漫的产业链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请在评论区告诉我,我们可以针对这个话题深入谈一谈。
五、第二次踏上时代风口,猪也能起飞
如果说华特凭借过硬的动漫制作能力,踩上电影技术的风口把动漫搬进了剧院,并创新了无敌的乐园商业地产模式异军突起。
那么我们可以说,电视媒体技术与传播渠道的发展完善,为迪士尼的腾飞插上了另外一双翅膀。
1939 年,美国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1953 年,设定了全美彩电行业标准。
1954 年,推出彩色电视机。
你看,迪士尼不仅踩到了电影的风口,更是踩到了电视的风口,彩色电视机诞生的第二年,迪士尼在美国的第一家乐园刚刚落成开放。
电影和电视,可以称为是内容产业在整个20世纪最大的风口。对于迪士尼这一家以动漫内容为生的公司来说,这就是如虎添翼。
技术的进步和传播渠道的变化,这就是大势,正如雷军所说,他40岁才搞明白了做事一定要顺势而为。雷军所说的顺势,就是这个技术和传播渠道,而你刚好在做的事情踩在了这个时间节点上,那成功就会变得触手可及更加高效。
手机技术的普遍成熟,二手机的泛滥,让技术外行雷军有了成熟的技术条件作为基础,来做小米手机这件事情。
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小米手机的传播和销售渠道有了比传统手机厂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优势,这才是小米真正的底气。
近些年来很多公司学习小米,却学成了四不像,以为小米是靠着低价和质量才走到今天的,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我们要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性价比和产品质量,只是小米成功的前置条件,而不是关键要素。
六、动漫商业地产模式,是房地产的终极模式
可能你还记得2016年6月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时候万人排队的盛况。
能够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拿到宝贵的土地,这不是一般的商业模式能够做到的事情。
在一片一无所有的荒地上,制造一个靠梦想堆积的乐园,并能够成为一个旅游胜地,让游客常年络绎不绝,流连忘返,在这个星球上,恐怕只有迪士尼这一家公司能够办到。
这正是迪士尼在20世纪70多年时间里完成的积累和壮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一个领域内的伟大,都是时间魔术师的魔法所成就的。
迪士尼的乐园模式,其实是另一种商业地产的表现形式,它用旅游观光游玩代替了房产的买卖和租赁,化整为零,以一种更具吸引力的形式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流量,也让迪士尼走上了一条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高度。
你以为麦当劳肯德基在做餐饮,其实他们是在做房地产。
我们以为迪士尼在做动漫乐园,其实它也是在做房地产,它的这块地,可以让无数人前来交租,而所有权始终都在它的手里。
你得到了快乐,它得到了人头税收和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七、动漫授权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和品牌影响力
在上海举行的2020 LIMA 中国授权业卓颁奖典礼上,凭借“米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等授权合作项目的卓越表现和创新,迪士尼中国成为最大赢家,华特迪士尼公司及其授权伙伴,共荣获了由国际授权业协会 (LIMA) 颁发的八项大奖。
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迪士尼与天猫联名合作开设线上商城零售产品,授权泡泡玛特合作开发盲盒玩具,授权名创优品开发家居用品,甚至把漫威授权给了曼秀雷敦开发化妆品,授权伊利开发了相关的饮品。
仅漫威系列形象,相关国内授权商数量增长至近百家,深入全国各大城市,涵盖消费者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从人物玩偶、机器模型,到时尚服饰、美妆护肤、空调电器、摄影器材、运动配件、宠物用品、汽车、食品…
你还记得我在开头讲的做食品工厂张总的故事吗?
米老鼠自1928年面世以来,米奇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知名度的动画人物形象之一,收割了全球一代又一代的粉丝,迪士尼也成为了整个动漫产业链条里金字塔最顶尖的存在。
八、资本为并购之路插上翅膀
1989年,迪士尼买下老牌电影制作公司米高梅。
1993年: 迪士尼买下「米拉麦克斯影片」,获得了小熊维尼的版权,动漫家族又增加了一员收割猛将。
1996年: 并收购了美国广播公司及其电视网络,动漫内容的传播渠道得到了拓展,掌握了主动权。
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以74亿美元收购,创始人乔布斯离开皮克斯回归苹果。
2009年:漫威被迪士尼以40亿美元收购,漫威英雄系列纳入麾下,迪士尼动漫IP内容从儿童拓展到了成人,产品线得到了拓展延伸。
2018年,迪士尼公司以713亿美元收购福克斯的电影和电视资产,迪士尼的实力得到空前的加强。重金收购二十一世纪福克斯,也在很大程度上为迪士尼整体的发展提供了增量内容,一举帮助迪士尼纳入丰富的影视内容资产、一线影视制作工作室与人才,以及包括《阿凡达》、《异形》、《辛普森一家》、国家地理等顶尖品牌IP特许经营权。
迪士尼用了30年的时间进行连续不间断的收购整合,来自动漫IP授权和迪士尼乐园成为了迪士尼完成并购的坚强后盾。自此,迪士尼在动漫内容领域再无可以威胁到它的敌手。
九、迪士尼的数字化之路
2019年,在经历了长达四年的规划、组织转型、内容储备、架构搭建,迪士尼综合流媒体平台Disney+终于面世。11月12日,Disney +率先在美国、加拿大和荷兰上线。
面对流媒体发展,传统媒体集团突破藩篱走向线上,在传媒娱乐领域位居第一的迪士尼,带领内容主力开展新兴流媒体业务,为全球所关注。全新的Disney+一经上线,就将包括500部电影,7500集电视剧集,以及10部专为平台定制的全新原创电影、剧集上架平台。
迪士尼试图维持在每一代消费者中的地位。如今,流媒体战略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截至2020年4月,该平台全球付费用户超过5000万。
2020年7月,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价值100强发布,华特迪士尼公司排名第7位。
迪士尼2020财年总季度收入达653.9亿美元。全年总收入也比2019财年的696亿美元低了6个点。这是迪士尼自1980年首次出现财年亏损!而新冠疫情对截至2020年的季度和财年业绩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已好于市场预期,且较上一个季度恢复了不少。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公园,体验和产品等传统部门。
好在福大命大,也许是巧思安排,正好赶在疫情前上线的Disney+成了迪士尼今年唯一的救命稻草,帮它在年底交财报前有惊无险地“上了岸”。
Disney+三个月拉新1620万,三大流媒体总订阅用户突破1.2亿。Disney+用一年时间在全球收获了近6000万付费订阅用户,这一年顶了Netflix的十年。
我之所以列举了如此多的数据,是想告诉你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如今的迪士尼的网络收入,已经全面超越了动漫电影娱乐和度假村乐园的收入,占比三分之二。
而如今的迪士尼,已经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成为了一家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公司。
它也再一次踏准了时代的风口,乘风而上。
我是赵大象,如果让你有收获,请点赞支持。如果你有不同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给我。如果你想不断获得有料的商业知识,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91564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