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成分党”推崇通过看化妆品成分表真的能判定其安全和功效性吗?

美妆资讯
“成分党”推崇通过看化妆品成分表真的能判定其安全和功效性吗?

通过化妆品成分表来判断化妆品质量、安全性及效果已经成为了我们绝大多数消费者所采用的最重要方式,甚至达到了听风就是雨的程度。无论是采用哪种方式,消费者的最终目的都是用以判别护肤品的安全性、使用效果和产品质量。所以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一直被推崇的“成分”判别法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是否那么有用,我们普通消费者究竟能从包装上的成分表的内容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是否就像大家认为的那样判别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以及效果?

一、化妆品成分表能体现出安全性吗

第一点来分析护肤品的安全性,无论是效果多好的产品,我们都会优先考虑到产品的安全性,无论是在药物研究还是化妆品中,使用者和国家监管部门注重的首要问题就是产品及原料的安全性问题,针对化妆品的安全性我们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考量:

一是化妆品生产原料的毒理安全性;

二是针对人体的过敏及刺激性;

针对第一种安全性,国家监管机构审批其为化妆品原料时都会按照严格的评价程序进行,在允许添加量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原料上市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研究的深入以及市场的应用反馈可能会进行不断的调整,比如说每个国家的监管部门每年都会调整一些原料的限制使用量或者禁止或限制使用原料的种类,比如防腐剂、防晒剂或者其他一些功效性的原料成分。

以上第一种范畴内的安全性是我们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判别的,只能通过国家监管机构和相关研究机构进行判定。

针对第二种安全性,与每个使用者的个体区别、皮肤健康状态、原料的添加量有关,在产品上市前都会经过产品备案检测,在检测中会涉及到这种刺激性动物试验来进行大概的安全性试验,极少数企业可能通过进行人体斑贴试验或者人体多次斑贴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刺激性或过敏性。

以上第二种安全性一般的普通消费者通过成分表也无从判别,只能通过试用来判断某个产品针对自己是否安全。

二、化妆品中我们应该最注意哪方面的安全问题?

在选择化妆品时我们最注意的应该是“非法添加”的问题,因为含有非法添加成分在产品成分表中不体现,而且一般都是为了取得非常好的使用效果,所以相对更加难以防范,一般非法添加的成分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荧光剂、重金属。

针对非法添加的防范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效果越好的产品越要注意防范,比如特别是在一两天内就能起到美白、抗衰作用的产品,目前还没有一种合法成分在安全使用剂量下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其次是注意购买化妆品时的合法来源,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要购买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能够查到的产品,减少或不要购买不明渠道的代购产品;

三、化妆品成分表中的顺序能体现出产品的功效好坏吗?

网上的大多数帖子都让大家看成分表中的成分顺序,大家都知道如果成分表排在前面的含量越高,在含量小于1%时的各成分顺序是任意排列,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化妆品效果的好坏根本不靠谱,某一成分的含量并不是判断化妆品功效的唯一标准,还和产品的配方、吸收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在化妆品中大家的体验可能不会太深,我举几个在药物领域常见的例子,比如说常用于医美面部激光手术、水光针手术中使用的麻醉剂“利多卡因”,同样含量的“利多卡因”,不同品牌提供的产品外用时麻醉效果差别是非常大的,许多医美医生或者做过激光、水光等微手术的的消费者应该都有的体会。

一般排在化妆品成分表前面、含量比较高的都是各种油性、水性的保湿性成分,乳化剂等,功效性成分排序一般都在所有成分的中部以后,甚至大多数产品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会采取“概念性”添加,也就是说仅仅让产品中含有即可,远远低于起效含量。

所以,一般的大众消费者通过化妆品成分表也判定不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与其想通过产品成分表判定使用效果还远不如多看看网店下关于产品的评论更有参考意义。

仅有一类产品可通过成分表中的排列顺序来判别产品针对使用者的适应性,就是洁面类产品,在选择氨基酸类温和型洁面时可根据成分表中排列顺序选择,此类洁面产品中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一定处于前几位。

四、普通消费者看成分表主要看什么内容

1、看其中是否含有国际上针对其安全性争议较大的成分,比如一些防腐剂或者容易引起过敏的成分,比如香精;

2、根据自己的皮肤类型去选择,比如敏感性肌肤和干性肌肤不要去选择含有酒精、金缕梅等、蛋白酶、控油作用等成分的产品;

所以,针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形成正确看待和购买化妆品的认知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可以借助cosDNA、美丽修行等网站粗略了解各成分潜在的问题还是可以的。

欢迎留言讨论,或者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言咨询!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8723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