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品牌拆解 - 稀物集:如何讨巧地讲好一个原创的中国成分故事?

美妆资讯
品牌拆解 - 稀物集:如何讨巧地讲好一个原创的中国成分故事?

功效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故事?

众所周知,新规实施之后,行业对于「 成分」有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概念性添加、浓度指标等产品话术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功效检测证明、科学精准配方等更贴合用户具体需求的词组。

虽然玩法变了,但「成分」仍然是功效护肤的重点,更是品牌打造产品壁垒的关键。这也意味着,内卷的品牌差异化竞争已经上溯到了原料端口。

植萃成分便是这条赛道上的风口。

在2021年最新的化妆品原料已使用目录中,收录了8972种原料,其中3000多种都来自天然植物,诸多国内品牌纷纷入局。

巨量引擎和益普索Ipsos联合发布的《2022美妆成分趋势洞察报告》也指出,植物、花本、中药等已经成为当下热门成分,主打天然温和、绿色环保的纯净美妆概念更迎合市场需求,品牌自研成分可以筑起产品的护城河。

从品牌故事讲述的角度来看,「成分」也是个合适的切入口,根据其附加属性来为自身品牌定调、进行品类细分和产品设计,是一套非常妥帖的逻辑。

近期火爆的功效护肤品牌稀物集,就为美妆新锐们的突围提供了一个样本。

Part 01

品牌定位:中国成分的主流叙事

从一开始的品牌定位上,稀物集便有巧妙的构思,以中国高原特色植物成分切入赛道,与品牌文化达成了深度捆绑。

从政策层面来看,一个关于中国成分的故事迎合了官方对消费升级所期待的语境,也符合大众主流文化的认知。

其次,稀物集「中国原创高原植物护肤品牌」的定位与「clean beauty」、「精简护肤」等风潮也能形成勾连,虽然当前市面上主打天然植物成分的品牌很多,但稀物集的定位却能够实现差异化。

例如,同样是珍稀植萃,PMPM的故事指向了全球珍稀天然成分,而溪木源强调自然护肤的力量以及「全球溯源,国人定制」的理念,但稀物集的身上更突出的标签显然是「中国原创」。

再比如同样选择菌菇原料的悦木之源和东边野兽等高价品牌,稀物集却显得十分亲民。

具体到成分的选择上,稀物集的主打成分是松茸,首推的也是松茸菌菇系列四款产品。

松茸的生长环境极为严苛,生长过程也极为缓慢,且至今仍无法人工栽培。

在功效上,松茸富含18种氨基酸,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49种活性营养物质;独有双链松茸多糖、松茸多肽以及抗癌物质松茸醇。

在感知层面,「松茸」自带「地域」、「稀缺」、「神秘」、「功效」等情绪色彩,能自然指引用户联想到这个成分背后的文化属性。

不过,松茸在护肤领域尚处于开启心智的阶段,选择一个行业市场较为冷门的成分有利于迅速抢占赛道,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稀物集是从成分故事和品牌营销两个维度处理这个问题的。

Part 02

高效且讨巧的成分故事

想以中草药为切口,讲述中国成分故事并不是稀物集的首创。

此前从《本草纲目》中找到灵感的相宜本草就曾主推过红景天系列,同样是高原植物精粹护肤,同样火爆过一时,但这两年却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常规情况下,要将独创成分与某种护肤强功效进行捆绑,并向市场和行业证明其不可替代性,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护肤行业中相对冷门的中草药成分,功效故事往往都难以逻辑自洽。

稀物集采用了一种高效且讨巧的方法。

高效体现在产品壁垒的建立上。

众所周知,随着行业内卷,为了实现产品差异化、功效验证以及行业背书,功效护肤赛道充斥着明星原料堆砌和热门概念拼贴的现象——成分清单越拉越长、热门成分越堆越多,产品的生存周期却越来越短。

而稀物集选择通过原创专研复合成分来建立产品壁垒,在这一点上已经与竞争者拉开了起跑线上的差距。

从理论上讲,单一分子式原料相对而言较易仿制,一旦专利保护期结束、热门成分往往迎来千万添加产品;而复配溶液由于其配方的模糊性,难以完全仿制,且复配成分可单独申请商标保护知识产权,进一步提升壁垒。

此外,植物萃取技术及生物发酵技术下,原料产地、生产环境等对原料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使关键成分更加难以仿制。

事实上,这个底层逻辑并不复杂,同样是从浩瀚的原料海洋中捞出系列成分词汇,再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稀物集的玩法是 ,找到一种最具独特性的成分作为主角,再根据品牌调性或功效设计的需求来进行复配,从而打造出全新的原创成分。

这个主角便是松茸,这个原创的专研复合成分名为X-Compocalm。

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让整个故事合理化,而稀物集打出的两张牌分别是「珍稀」和「有效」。

第一张牌很好办,因为松茸的「珍稀」属性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已经根深蒂固。

为此,还在香格里拉建立了自己的松茸生态研究区,既强调了地域的联系,同时也强调品牌在源头上对原料进行品质把控。

但「有效」才是最重要的。

从成分配方的构成链条上来看,X-Compocalm=植萃精华+明星成分。其中,植萃精华部分采用的是松茸+白松露+桦褐孔菌,明星成分选择的是麦角硫因。

这三款菌菇原料的功效具有相似之处:抗氧化、抗衰和提亮肤色,而麦角硫因同样是近年来热门的抗氧化成分。

首推的松茸菌菇系列的产品公式,也都是一定比例的X-Compocalm,再根据品类的不同,加入所需要的常规成分——精华水是2%的X-Compocalm+90%的库拉索芦荟汁+白柳树皮、黄檗树皮、积雪草等提取物;面霜则是4%的X-Compocalm+牛油果树果脂、稻胚芽油等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 X-Compocalm中三种功效相似的天然植萃+明星成分共同撑起了产品的功效基础,稀物集的成分故事主角却只有松茸,这便是讨巧之处。

加上稀物集在产品层面的处理,包括色调选择、包装和设计上的小细节(例如贴心的盲文、精致的包裹卡体系)等,都与品牌调性形成了高度统一,使其在抵达终端时,还在进一步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

所以这个成分故事内核应该是这样的:产品=稀物集=X-Compocalm =松茸,反推也可成立。

至此,松茸的故事成为闭环——只要消费者觉得产品「有效」,沿着稀物集构建的逻辑链条上溯,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松茸的「有效」——虽然还需要漫长的市场验证过程。

专研复合成和成分故事闭环,共同组成了稀物集的产品竞争力。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衍生两个问题:

1、处理好原料情怀与功效肌理之间的联系仍然是每个成分故事的困境,稀物集的故事目前在C端讲得通,但对于B端是否合格?

2、对于主打地域性珍稀植萃成分的品牌来说,如何平衡「珍稀」原料的叙事与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Part 03

品牌意识:营销节奏与事件

纵观国内新锐品牌,随着近年来的消费环境和行业认知升级,品牌建设的意识也愈发强烈。

但实际情况是,品牌建设往往最后都变成了一句空谈的口号,能够像稀物集一样,对品牌发展路径有精准清晰规划的并不多见。

在稀物集这里,成分故事、产品设计和品牌文化形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系统,品牌营销也是围绕着这个系统去进行的。

如果从时间轴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自2021年3月份上线以来,稀物集一直有稳健的运营节奏。

4月份前后,在新品造势阶段,与配方师Rex、化妆品创新实验室等专业博主合作,从功效评测上进行背书;5月份,松茸菌菇精华水入选芭莎国际美妆大奖。

此时,明星单品松茸菌菇精华水仅上线2个月,月销已经突破2W+,高居天猫618实时榜单抗氧化爽肤水热卖榜TOP1。

当然,更关键的发力点还是在双十一这次美妆大考之前。

9月份,稀物集与头部KOL「老爸评测」合作,肯定了精华水中的主打成分;10月份,稀物集稀物集 雪境森林糯感卸获时尚COSME「年度口碑国货」大奖。

更重要的热点事件策划紧跟其后。

彼时,中国国家地理和美丽修行共同发起了《这就是中国成分》的纪录片,在稀物集单元中,取景于品牌自建的香格里拉松茸生态研究区,由研发成员和创始人共同讲述松茸的故事。

乘着这股热度,稀物集在双11开启预售的第二天(10月21日)便官宣了品牌代言人丁真,并同期推出官宣主题限定礼盒,例如限定明信片、限定香薰卡等。

这是网红丁真接的第一个商业代言,也让稀物集的关注度和流量直接拉满,为其在双11拿下了爆品月销10W+的数据做了一定的铺垫。

从品牌形象的维度来看,不得不说,丁真这个代言人的选择堪称神来之笔,广告片《我知道你珍贵》拍摄的质感和文案处理也十分出众。

借此,稀物集迅速打下了来自高原、来源松茸的中国原创品牌基因,代言人身上的大自然、干净、纯粹等人设标签也会随时间逐步沉淀进大众对品牌的印象里。

尝到甜头的稀物集在今年继续抓紧中国原创成分这张宣传牌——例如今年五月份,丸美、稀物集、凌博士、自然堂、珀莱雅、HBN 6个品牌便于数据机构巨量引擎、时尚媒体《时尚芭莎》共同打造了「了不起的中国成分」的IP项目。

与此同时,稀物集今年五月份还在抖音上发起了「寻找东方珍稀」话题,目前播放量已经达到4.7亿。

不过,在抖音这个营销主战场上,稀物集目前还是更依赖于达人直播。

根据蝉妈妈的统计数据,近30天以来,稀物集品牌自播占比为36.67%,销售额达到598.5w,而达人播的销售渠道占比为63.13%,销售额达到1030.3W;品牌关联达人有366个,关联直播达到3616场,但关联视频仅有27个。

目前来看,这套功效背书+策划营销+小红书KOL+抖音头部达人直播跟进的打法,稀物集已经熟谙于胸。

小结:功效时代背景下,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开发产品的创意可以考虑从原料端口切入,如今,通过成分创新来塑造产品壁垒的玩法,将取代以往用概念性添加、大量开发新品来刺激用户的套路。稀物集从品牌、品类、产品等方面的高度统一,以及营销为了品牌建设而服务的思路,未尝不是功效护肤内卷赛道上的一条新出路。

*文中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2973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