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寺在辉县市区西北十八公里处,明朝时此处有一寺院,老和尚姓杨,人称“杨和尚寺”,建村后简称今名。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太行山脚的杨和寺村,有个放羊人名叫杨青山,已四十出头,因为家穷还是光棍一个。他穿的破衣烂衫,一年也不洗一回澡,身上的污垢多厚一层。那年阳春三月,杨青山和伙伴在山上放羊,晚上就寄宿在崖下的山洞。杨青山好久没回家,就和伙伴商量说:“老弟,你前几天刚回过家,我也回家一趟吧,歇两天回来捎些口粮。”伙伴说:“今天晚了,你明早回吧!”杨青山说:“今天是三月十五,皎明月亮,我今晚就回吧!”伙伴说:“那你路上小心点,想回就回吧!”
杨青山别了伙伴一个人趁月明沿山路下山,下到半山坡,他一下子看见在月亮地的山路上,横卧着一条大老虎。杨青山心里咯噔一声,这可糟了,老虎要扑上来,我小命可就完了,杨青山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额门上冒下豆大的汗珠。杨青山定了定神,回去吧,怕伙伴笑话,就只好蹑手蹑脚地下了山路,从一边绕过拦路的老虎,他常听老辈人讲:见到老虎,不能在它上边,要占上风老虎就要恼怒吃人,要在它下边,它就不理睬你,认为你怕它,这山中之王就是爱占上风的家伙。杨青山小心翼翼地绕过老虎卧着的地方,又回到老虎下边的山路,他生怕惊动老虎,惊吓得汗流满面,内衣湿透。杨青山好不容易回到了家里,坐在椅子上还是大汗淋漓,热得浑身不好受,身上积存的污垢都泡透了,杨青山惊魂若定,他脱下衣裳,索性搓起了污垢,浑身上下搓了几遍,一卷一卷的汗泥都被他搓在手里,竟搓了个像锤头大的汗泥丸。杨青山突发奇想:“我明天就去百泉赶药材会,把这个汗泥丸起名‘老虎惊’去当药材卖!”
第二天天一亮,杨青山吃过早饭就赶往百泉药材会。他到了百泉磨盘街,走进一家南方药商开的药材行,进门就大声问道:“南方老板,我这个药丸名叫‘老虎惊’,你能出啥价?”南方药商笑眯眯地接过这个药丸‘老虎惊’,仔细地看了看,并用鼻子闻了闻,说道:“好客倌,这真是好药材,我给你出价一千两银子!”杨青山一听,乐得合不拢嘴,马上同意成交。杨青山把南方药商付给自己的一千两银子装进了干粮布袋,就笑盈盈地回家去了。杨青山用这一千两银子,盖了新房,置了良田,娶上了媳妇,再也不去给东家放羊了,把街坊邻居都羡慕得不行。可杨青山还是老习惯不洗澡,想到来年再搓一个大泥丸去百泉会上发财。
到了第二年三月百泉药材会,杨青山果然趁出汗又搓了个汗泥丸,到会上去找那个南方药商卖药丸“老虎惊”,南方药商接过来看了看,连闻都没闻就说:“老客倌,你今年的药丸‘老虎惊’可是一文不值,这是个冒牌货。”杨青山大惑不解:“好老板,这不都是用身上的汗泥搓出来的吗?”南方药商说:“你去年卖的药丸‘老虎惊’,那是你真被老虎惊吓出汗搓成的汗泥丸,那是神奇之药呀,能治一千个惊吓风病人,有人得惊吓风,只要让他出得一身汗,用老虎惊药丸往身上滚上一遍,其病症立好除根,永不复发!”
杨青山听了南方药商一席话,这才明白了,杨青山苦笑着对那个南方药商说:“我再也不想卖那老虎惊吓丸了,那可是九死一生呀!”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6926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