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明星到了一定年龄,似乎都要跨界转型,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
像徐峥当监制的《我不是药神》就喜提金马奖,票房大卖。
黄渤的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也还不错,还让大家get到了小绵羊张艺兴的演技。
但跨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多少明星转型当导演最后口碑都扑街,一不小心还会被盖上圈钱的戳。
螃蟹虽然难啃,可耐不住肉鲜。跨界有风险……但万一圈粉了,倒也不失为一种成功。
最近,我就被一个女明星的跨界节目圈粉了,节目名叫《丹行道》。
为什么是丹,因为片子的制片人叫王珞丹。
没想到在这个节目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她
一个女明星放弃原本熟悉的荧幕,不去参加真人秀,反而去做看似有点“高冷”的节目,不知道该说是为人生圆梦还是傻。
也怪不得她自己也说周边一票人反对。
每一期节目不长,大概8、9分钟,对话严肃的建筑行业,内容并不大众,但质量似乎还不错。
一共采访了12位建筑师。
女明星与建筑师,有种次元壁被打破的即视感。
有一期,采访青山周平,他是在中国工作的日本建筑师,被称为建筑界的小栗旬。熟悉《梦想改造家》的人,一定被他圈过粉。
节目中改造前后对比图,曾经的陋室被他改成宜居
两人从青山周平曾经的建筑模型,聊到对家的定义,以蜗牛做比喻。
王珞丹说蜗牛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它的家就是它的壳,蜗牛是世界上最孤单的生物。
心理压力很大的蜗牛
青山周平则认为蜗居就是一个很好的表达,表达那样一个房子。
除了对蜗居有不同的看法之外,他们对家也有不同的观点。
王珞丹认为,家就是和家人在一起。
青山周平则觉得家就是归属感,任何地方都可能成为家,并且每个人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不知道是不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两个人的想法有所不同
最后王珞丹问他,你会不会永远留在中国?他说等到他老了之后,最后肯定会回去。
节目中,王珞丹出现的画面并不多,总在最后用平静的声音以金句点题。
这一期的结语是:年少时拼命想逃离,长大后却害怕回不去。人生是条丹行道,家是前行路上最柔软的远方,是回身就能感受到的光芒。
每一期节奏很快,不知不觉间就能看完,除了建筑本身,他们也会讨论生活。
和设计了“最孤独图书馆”的建筑师董功聊天,两个人的话题从光聊到了单身,这不是女明星的禁忌话题么?
董功问,单身算怪癖么?
王珞丹则表示很享受一个人的状态,可以一周不出门,能够和自己相处愉快。
董功认为独处并不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孤独是你身边有人,你也会孤独,但寂寞会随着身边有人而消失。
此处想给董功鼓掌,扎心情感金句
两个人的话题也并不含蓄。
王珞丹在开始就直接问说,不是特别阳光的人,才会对光线会比别人有略微更高的要求。
这小心的措辞
董功笑说,你这是在说我是一个阴郁的人么?也承认敏感的人很难阳光。并认为最伟大的艺术一定不是快乐的。
这种聊天有种华山论剑的感觉,高手过招,不见血光,却直击要害。
我个人喜欢董功说的这句,美好的事物都不长久,这就是永恒,变化就是永恒。
也就是古人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如何将这些专业的话题变得接地气并不容易。
在我看来,节目内容不算生涩,每一期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比如房子与幸福感是否挂钩?看完会赞同,幸福的考量标准并不只是房子。
比如“女性在家庭中是否属于付出更多的那一方”?节目并没有去下定义,给出了一个思考的角度。
另外,从节目中也可以看出,从前期策划,到后期的拍摄、取景、剪辑都是王珞丹亲自操刀。
她自己也说制片做的事,她都做了。
去各地采访建筑师,在高铁上还在工作。
抠经费,在上海拍摄,觉得两千块的酒店太贵了,要求住四五百。
自行担当人肉打板。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节省经费
后期盯剪辑,上不了片也会焦躁。
这样的女明星,也挺接地气的。
千颂伊出来示范下,如何做一个镜头前光鲜亮丽的女明星
目前,十二期都已经完结了。
看完全片我非常想感慨,就算整体黑白调,这样的王珞丹反而有种不一样的美,妆发简单,有时素颜出镜,充斥着少年气。
她不再是《我的青春谁做主》里那个咋咋呼呼的钱小样。
她也不再是《奋斗》里为爱痴狂的富家千金米莱。
米莱这个角色俘获了一票直男的心
但总演小妞电影,也容易被定型。有段时间王珞丹开始转型,尝试不同的角色,拓宽自己的戏路。
挑战经典《山楂树之恋》,扮演静秋。
她参演古装剧《卫子夫》,收视率不错。在第九届中国电视节上,获得2014年度观众最喜爱的十大电视剧之一。
发型配色还是有点坑
直到韩寒的《后会无期》,我才知道原来王珞丹告别了“小妞”路线,也可以变得柔软有韵味。
热门剧照图,有闺蜜将这个截图做头像和手机封面的请举手
也记住了她的那句金句,从小到大我都是优,你叫我怎么从良?
动图也有媚态
上映之时,她恰好三十岁,是不是很难相信她的年纪。
之后,她参演电影《破风》,扮演自行车手,和剧中的其他男演员,每天骑行70km,还考到了专业的自行车赛道使用证。
她又去参演《急诊室医生》的江晓琪,一个归国精英女性,干练,理性。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王珞丹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了很多天。
她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逐渐看淡曾经的“话题”。在知乎写下自己对步入而立之年的感慨,学着相信,学着勇敢。
后来王珞丹似乎渐渐减少了自己的作品。
她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上妆工作,卸妆生活。
资料来源于《申江服务导报》
离开娱乐圈的话题榜与头条,去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敬业工作,对建筑行业这样陌生的领域也愿意去钻研。
她也被节目中专业的建筑师称赞,说很有观察力。
去旅游、去健身、去学自己想学的一切兴趣与爱好,生活中充满各种有趣的事情,能够和自己相处得很愉快。
在《丹行道》中也说自己在家玩乐高可以一周不出门。
在微博放自己学滑板摔倒的动图。
在知乎回答“21岁的女生还能学会滑板和轮滑吗”,说自己三十三了还在学滑板。
参加《跨界歌王》,和朴树合唱《清白之年》。
也会在大街上吆喝着摊煎饼。
她说自己还租着房子,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
她活出了自己的世界,不再纠结别人眼中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真得很酷,自在如风
她说“我不怕不红,只怕自己苍白无趣”……好在她实现了自己的初心,玩出了自己的名堂。
人生是条丹行道,理想是挫败后依然坚持的美好,是无需全世界理解的放肆,是我们出发时年少的样子。
你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3575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