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勤劳刻苦的浙江人就是善于“无中生有”,他把火龙果做出大名堂!

美妆资讯
勤劳刻苦的浙江人就是善于“无中生有”,他把火龙果做出大名堂!

日前,笔者到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解放村,就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民创业创新,特别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开展调研。

一、基本情况

山下湖镇解放村位于诸暨市北部,离市区22公里,区域面积约6.38平方公里,由祥头、桐子山、宜桥3个自然村组成,共有村民1110户3045人,其中共产党员144名。该村现有耕地面积3742亩,其中水田3492亩,旱地250亩;另有林业用地2745亩。2015年,解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村合作经济收入近1000万元,位居山下湖全镇第一名。解放村先后荣获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被中共绍兴市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近年来,解放村紧紧依托本村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链条延伸、村企互动,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一)开展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解放村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近年来,由于土地少、效益低,村里1500多名青壮年劳力大多进城做生意、打工,留下的多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农户耕作热情不高,土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村决定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把利用率不高的土地流转起来搞适度规模经营,并为此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有意愿的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股份按人头平均计算。到今年4月底,全村1100多户村民、3000多亩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除种粮大户承包的土地和村民的少量自留地外,合作社的其余2000多亩土地已经统一租给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果果公司),用于现代农业开发。同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还对村集体所有的山林、砖瓦厂、矿山等资源资产开展租赁或股份合作经营,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合作经济不断壮大,公益设施不断完善,村民分红水涨船高,最多一年每人分红2000多元。

(二)拓展产业链条,实现多次增值增效

在解放村调研时,米果果公司董事长陈照米向我们念叨起他的农业经:“中国农业从来不缺单项经营冠军,但缺少经营全能冠军。搞农业就像人的手掌,种植、加工、休闲、创意、教育是人的五指,再通过‘互联网+’,把血脉打通。”一是向种植要效益。目前米果果公司在解放村总种养开发面积2730余亩,其中已种植火龙果1000亩、其它各式水果1000亩、水稻380亩、湖面种养350亩,是绍兴市最大的精品水果采摘基地和浙江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由于开发时间尚短,公司现年产各类果蔬380吨,产值530万元。预计进入盛产期后,仅火龙果年产就可达2000吨,产值可达2000万元。二是向加工要效益。目前米果果公司年加工各类水果3000吨,产值6500万元。除了加工自产果蔬外,该公司还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收购周边农户生产的果蔬进行加工,也可为周边种植大户代加工。公司投入资金研发火龙果年糕、汤圆、面条、饼干、面膜等产品,目前已有4个加工食品申报国家专利。据陈照米介绍,公司生产的火龙果汤圆因为品相美观、产品绿色无污染,深受周边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三是向休闲要效益。目前米果果农业园区内儿童乐园、果蔬采摘馆、青少年农业科普馆、珍珠养殖体验馆、农耕博物馆、食品深加工观光工厂等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部分项目已试运营。陈照米说:“火龙果一年能开10次花,开花期能吸引游客参观,果实成熟又有两茬收益。在食品深加工观光工厂,游客可以观看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完全可以放心购买。在珍珠养殖体验馆,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养殖珍珠,下载APP可实时看到珍珠蚌生长状况,珍珠将来给游客做成产品。”园区试运营至今已接待各方游客10万人次,实现收入4500万元。

(三)采用股份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根据协议,合作社将土地统一流转给米果果公司经营的总期限为40年。企业采取“保底收益+赠送10%股份+利润分红”的模式,让农户分享多重收益。一是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每年,米果果公司按每亩土地600斤稻谷的市场价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土地租金),再由合作社统一支付给农户,每年最低保证每亩土地有1000元收益。2015年按照1.7元/斤的稻谷市价,米果果公司按每亩土地1020元支付租金,总计支付近200多万元。二是公司股权收益。合作协议规定,2025年前,作为企业投入阶段,农户不享受分红,但可获得10%的企业投入资产所有权;2025年后,为企业收益阶段,农户在享受上述土地租金收益的基础上,另外获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米果果集团10%的股权分红收益,保证每年分红不少于50万元。截至目前,米果果公司已累计投资1.8亿元,村股份合作社在其中拥有10%即1800万元的资产。三是土地整理收益。解放村土地没有流转前,田埂、道路、沟渠等约占该村耕地总面积的15%,村民难以从中获得直接收益。土地流转后,这些占地统一丈量流转给了米果果公司。这样,该村不仅每年可节省田埂、道路、沟渠等维护费数十万元,而且又多收入土地流转费30多万元,仅此一项前后净赚约100万元。四是村民打工收益。村里剩下的大多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种地基本没有其他收入。米果果公司为村里50-69岁的老人提供工作岗位,每天支付75-110元不等的劳动报酬,每年仅此一项就能为当地村民增加700多万元的纯收入。有的村民老两口都在米果果公司里打工,一年就有五、六万元的收入。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尤其是相应服务设施的开放,米果果公司还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经验启示

解放村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链条延伸、利益共享等方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以及诸暨市打造多个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农村土地流转,解决了土地碎片化、闲置抛荒等问题,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解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土地规模经营大幅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益,壮大了村合作资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增强了农村社会活力,改善了村庄环境,进而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调研中我们看到,不仅是解放村,蓝美股份有限公司、碧得丰粮食专业合作社等都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生产基地,以提升规模经营效益。目前,诸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0.86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56.3%。因此,各地要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不断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培养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夯实基础。

启示二:股份合作、利益共享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

股份合作、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既能解决村集体自主经营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又解决了村集体与企业合作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农民不愿长期流转、企业不愿持续大量投资的问题,能让村民充分获益。这种利益均沾的产业模式,将会深刻地影响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大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双方都期待发展得更好、更长久。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土地流转后农民反悔、企业跑路等现象,在推动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解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米果果公司采取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最终靠的还是利益驱动。因此,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探索形成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同时,要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土地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启示三:链条延伸、价值提升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把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和休闲农业、文化教育以及“互联网+”等融为一体,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产业附加值,解决就业,促进增收,最终让企业专心、老百姓开心、消费者放心、政府安心。米果果公司通过种植向加工、休闲旅游延伸,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提升了经营效益,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据了解,诸暨市目前已形成珍珠、香榧、茶叶、蓝莓、红高粱等较为知名的产业链条,仅珍珠产业年产值就达120亿元。因此,在推进产业融合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多种方式,打造一批全产业链、价值链的融合领军企业。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7341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