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一冉 图丨来源于网络
日剧大IP《东京女子图鉴》被翻拍,一下子就是两部。
率先和观众见面的《北京女子图鉴》,开头几集还蛮能引起共鸣的,但发展到后面就变成了《北漂女孩与她的11个男朋友》。
剧情被diss:真正想要实现逆袭的职场女性,天天加班时间不够用,哪有那么多闲工夫来考虑男女之情?
就像原版《东京女子图鉴》里的绫说的:我啊,只想被人羡慕。
划重点——不是我只想嫁个好男人。
姊妹篇《上海女子图鉴》开播时,很多人不看好,但不得不说,这一次“现实”和“奋斗”真的不是空话。
本期的【影视种草机】想给大家安利的就是这段“沪漂奋斗史”,正在上海打拼的你们可以种下这颗草了。
比起想去大城市追梦的陈可,罗海燕的起点似乎略高一筹:大学在上海念的。
对于来自小城、家境平凡的学生来说,四年并不足够让他们了解、融入魔都。
毕业季到来的时候,前途一片迷茫和苦涩。
男友送的名牌大礼和室友撞包,上演了一场真假VERSACE大战。
显然,罗海燕是被K.O.的一方。
投简历7家单位都不中。
学校催着搬寝室。
完全get不到职场生存法则。
穿着随意。
兴趣爱好是“流行音乐”,活生生把送分题答成了送命题。
称呼上司为“副总”。
相比职场一路有男人助攻的陈可,罗海燕就没那么幸运了。
四个字“遇人不淑”送给她。
抱着“再穷不能穷男友”的想法,1200一套的订制西装说买就买。
当迎宾一个月赚来的钱全用来给男友买袖扣。
恋人变成面试中的竞争对手,男友只给罗海燕打6分。
千万别感动,本来只给5分,多1分是送的。
反过来看这个傻姑娘呢?
满分。
还写了一段真情实感的“推荐信”,把面试官都给感动了。
这是找工作,还是“中国好男友”比赛的拉票会啊?
最后男友要回家发展,完全不考虑海燕的想法是什么。
和补习班老师相爱后,准上海婆婆有地域歧视,上来就查户口。
饭桌上说话句句带刺。(你还是我认识的依萍妈吗!)
明星小男友把他当跳板,找到新东家就立刻把罗海燕踹了,连分手都没来得及说。
遇上成熟的香港老板,以为找到了真爱,但其实人家的孩子都能打酱油……
看到这我都忍不住心疼她,姑娘下次找男友前能不能擦亮眼啊?
虽然感情总是碰壁,但罗海燕身边的女性朋友一直很给力,在她的进阶之路上给予了不少帮助和指点。
房产中介陆曼妮,在海燕穷困潦倒的时候找她一起合租,帮她省了一笔钱。
东北女孩性格直爽没心眼,两人一起在出租屋里度过了简单而快乐的时光。
比起隔壁给陈可送房送包的顾总,女boss斯嘉丽才是真正的女魔头。
提问直接被骂:愚蠢。
老板不近人情?
拜托醒醒吧,职场不是学校,老板招你是做事的,谁都没时间手把手教你解题。短期内无法迅速成长,跟不上节奏只能被淘汰。
想要在男性主导、杀伐决断的职场里谋得一席之地,要慎重选择要断舍离,这是她作为过来人给罗海燕的忠告。
成绩是在职场衡量一个人的成绩、获得肯定的唯一标准,所以在罗海燕决定跳槽后,斯嘉丽也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还有一个空降兵Kate。
妆容精致,粉色套装,到了新座位上,不急不慢地拿出化妆品、小电扇、MP3。
被一口咬定“花瓶”没内涵,要知道这世上比你美还比你有才的人多了去了,跟着Kate后面,海燕学到了很多:
第一次去男友家不要抢着干活,女生要矜持。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随时随地EQ在线。
不要把自己的能力全部展露出来,才华要放在有用的地方。
工作再忙她也要宠爱自己,享受生活。
自我增值也是职场的必修课。
天天跟客户打交道,做个头发,换身行头,见面就很提气。
前后对比确实蛮大的:
说到底,这些贵人只是把理论和经验分享给罗海燕,实践还是要靠自己。
电影《后会无期》里有句台词很经典: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扪心自问一下过不好的自己,这些道理你真的放在心里还是过一遍耳朵就忘了呢?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3982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