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ker 说
“我的处事原则就是直面问题。每个人都有困难时期,好像干什么都没希望。可就算一切努力都像浪费时间,我相信我们仍有一线希望,这就是我想要的。”
文 / Cindy
文章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是一家很特别的裁缝店。我总会停下自行车站在那儿望着玻璃窗……有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倒影,突然明白这就是我的兴趣。”
时年79岁的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依然能回忆起上学路上常被一家裁缝店吸引的往事,特别是那个梦想确立的瞬间。他当时还很年轻,一定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时尚设计人生会从“一块布”展开,将他和他的簇拥者引向一个又一个无限自由世界,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于1938年的日本传奇时尚设计师三宅一生,8月5日与世长辞。作为首批登上巴黎秀场的日本设计师,他与山本耀司、川久保玲并称为日本时装浪潮的三驾马车,也改变了欧洲时装行业对亚洲设计师的刻板印象,影响了无数后辈。
三宅一生以设计使用创新面料和抽象廓形闻名,他对面料、肌理和结构见解独特,“一块布”和“褶皱”是他设计生涯中最重要的两个理念。除了主线 ISSEY MIYAKE 以外,三宅一生旗下还有香水、手表、眼镜等多个副线品牌。其中,BAOBAO“钻石包”和“一生之水”香水最为中国消费者所熟知。
时装设计师之梦
1959年,三宅一生在东京多摩美术短期大学学习平面设计专业,那时的他仅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在一次参加东京举办的全球设计大会时,他惊讶地发现,设计作品中居然没有服装设计部分。那一刻,他对于时尚的热情被点燃,时装设计师的梦想开始在心里萌芽。
1965年,日本开始实施海外自由旅行后的第二年,大学毕业后27岁的三宅一生,偷偷揣着几千美元(当时允许携带的额度是 500 美元),前往巴黎学习传统的高档时装技术和设计。
他在法国高定时装协会接受制衣训练,师从当时享有极高知名度的高级定制大师姬•龙雪(Guy Laroche),并为其同名品牌公司服务。1968年,他又成为奢侈品品牌纪梵希(Givenchy)创始人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的助手。
随后,他前往美国纽约短暂工作生活了一年,一边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英语,一边又到处兼职积累经验。
巴黎、纽约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为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时尚工作经验,也为他日后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和品牌,以及向欧洲和美国市场进军奠定了基础。
1970年,32岁的三宅一生回到日本,很快,他的事业就像坐上火箭一样一飞冲天。
他先在东京成立自己的“三宅一生设计事务所”,第二年创立同名品牌“三宅一生”,同时成立三宅一生国际有限公司(现在的三宅一生有限公司),负责品牌产品的生产、批发和零售。
1972年,三宅一生首次时装展发布会同时在纽约和东京举行。一年后,他携品牌亮相巴黎时装周大获成功,从此在时尚界展露锋芒。
1974年,第一家ISSEY MIYAKE专卖店于东京外苑前Puzzle Aoyama大厦开业。又是短短一年后,他开始拓展海外市场——时尚之都法国巴黎,第一家ISSEY MIYAKE海外专卖店于巴黎圣安娜市集广场开业。
一块布与褶皱
三宅一生事业上的突飞猛进不无道理,除了与前期的积累和努力有关,更离不开“一块布”和“褶皱”的大胆革新。这一创新的设计理念不仅是品牌各条产品线的灵魂,更为商业版图的拓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动力。
20 世纪70、80年代,巴黎时尚业的主流还是高级定制,以及追求时装的奢华、精致与繁复。回到日本工作的三宅一生发现,他不得不去应对日本人对舶来品的盲目崇拜,去挑战人们对衣服的刻板印象。
从那时起,三宅一生便有了为普通人设计简单服装的想法,在接下来的50多年时尚生涯中,他用“一块布”和“褶皱”去实现这一最初的设想。
当时每个新季度,巴黎设计师都会从布料商挑选材料,但三宅一生却想颠覆这个习惯。他希望自己去创造“一块布”,然后用这块简单的布料做出适合所有人的衣服。“基于一块布这一最简单的元素,我想利用不同的手工艺、织物和技术去探索更多可能性。”
于是,他与其他艺术家合作,探访日本那些几近消失的织染工艺,最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一块布”(A-POC,A Piece-of-Cloth)设计。
A-POC是为了“让衣服去适应身体”而生,这是一种未曾被想象过的衣服。它是一体成形的筒状单品,利用天然材质与先进的计算机精算程序来编织,布料边缘绝不脱线。
因此,购买衣服的顾客也是“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裁剪,改变衣服的廓形。这种将穿着者融入设计过程的服装,令人大开眼界,它打破了东方与西方的界限。
进入80 年代后,三宅一生继续探索可以用来做衣服的材料,从塑料、宣纸到金属丝,他在当时被称为“面料魔术师”,其设计还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被媒体认证为“风格大师”。
1999年,三宅一生秀场上的模特通过一整块布料连成一体,这一秀场创举成为时尚爱好者喜欢谈论的一大盛事。2006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将“一块布”列为永久馆藏。
1988 年,50岁的三宅一生将目光从“一块布”投向“褶皱”。他从制衣流程上颠覆了过去的常规做法,为服装制造业带来革命性改变。
按照惯例,先做好褶皱的面料才能缝制衣服,但三宅一生颠倒了这个顺序。他先将布料裁缝成理想形状,再将其夹入和纸(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纸张)纸层间,利用热压机熨烫出褶皱。这些褶皱是有记忆的,再也不会走形。
1993 年,这种技术成为三宅一生最为知名和独具特色的副线品牌 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三宅褶皱),同年以独立品牌身份正式推出。
对于这一设计,三宅一生说道:“我一直感兴趣的,是为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做衣服。只有你的作品被日常生活接受,设计的价值才被认可。”
从实际角度看,大部分人日常需要的还是随时可穿、可携带旅行的服装。三宅一生的褶皱面料,可以随意一卷、捆绑成一团,不用干洗熨烫;需要穿时打开,褶皱依然立体,穿着体面。由于“褶皱”弱化了曲线,设计感可以中和身材的不完美,PLEASE ISSEY MIYAKE很快就在职场女性间流行。
从此,“三宅褶皱”成为品牌的标志性设计,运用在三宅一生各个子品牌中。
2010年夏天,已经72岁的三宅一生,继“一块布”“褶皱”之后开始了另一场“折纸”服装革新,推出了新品牌线132 5. ISSEY MIYAKE。
这一品牌作为A-POC的延伸,运用东方感十足的折纸概念,制出一件件折叠的衣物。三宅一生带领内部研究开发团队Reality Lab.的年轻设计师们,与计算机工程师三谷纯合作,运用折纸艺术、数学方程式、创新布料设计3D立体衣服。
在“1325”中,“1”代表一块布,“3”是指三维立体形状,“2”表示衣物被折叠后的二维状态,“5”则寓意人们穿衣时为它注入的生命,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不仅是一块布和褶皱
服装并不是三宅一生的全部,尤其是在中国市场,BAOBAO包和“一生之水”香水更为人所熟知,成为不少人必买清单上的购物心愿。
2014年,BAOBAO ISSEY MIYAKE进入中国市场,其标志性的三角菱格片手袋随即大火,一度成为“街包”,到现在依然人气不减,是仿制最多的日系It Bag。由于价格适中、造型独特,BAOBAO包袋系列,不仅扩大了三宅一生的商业版图,更让更多人得以认识“三宅一生”这一品牌。
早在2000年,BAOBAO ISSEY MIYAKE作为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 (三宅褶皱)系列之一诞生,自2010年秋冬系列起成为独立品牌。它被粉丝昵称为“钻石包”,灵感来自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这款包袋具有建筑风格,能根据包内放置物品的形状产生变化,在静态和动态下可呈现多样的结构和造型,从二维平面转变成3D立体。
1992年,三宅一生推出首款女士香水“一生之水”,男款香水则在1994年推出。经典香水“一生之水”是三宅一生香氛线ISSEY MIYAKE PARFUMS中的代表作。整个香氛线在1992年香水推出的当年,被日本美护巨头资生堂收购。
三宅一生最初的那“一块布”和“褶皱”从服饰出发,拓展到了更广的商业领域。通过一次次跨界合作,三宅一生将标志性的褶皱印上餐桌用品、灯具、矿泉水瓶,成为了一个综合生活方式品牌。
商业版图的扩张和创始人的“跨界”基因有关,三宅一生本就是个喜欢挑战的人。他一开始学建筑,后来又跨界学习时装设计。他做跨界不是为了市场营销,而是希望通过不同行业的跨界来发现新的生活方式,让一件衣服有更多可能。如今,他的接班人也在继续延续着这样的跨界。
三宅一生的影响力也从时尚圈跨界到建筑界、科技业。在他的粉丝之中,既有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和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也有已故苹果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Steve Jobs),他常年在大众眼中示人的形象,正是来自三宅一生的那件标志性黑色高领衫。
推崇极简主义的乔布斯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访问日本,在参观索尼工厂时,他发现每个员工都穿着设计水平很高的制服。在得知出自三宅一生之手后,乔布斯请他为苹果公司设计背心,两人从此相识,并成为终生挚友。
由于乔布斯非常喜欢三宅一生的设计,于是也请他给自己做一些黑色高领衫,结果三宅一生给了他100件。他在采访中兴奋地说:“我就穿这个,多到我一辈子穿不完了。”
90 年代末期,尽管三宅一生集团在加速全球扩张,设计师本人却将自己的品牌主线交付给了徒弟泷泽直己,就此“退休”。早在1994年和1999年时,他分别将品牌男装和女装系列主导权交给曾经的学生滝沢直己,自己则隐退幕后,潜心布料研究与开发。进入晚年后,他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艺术领域,参与由三宅一生基金会统筹设计的“21_21 Design Sight”美术馆项目。
三宅一生并不太喜欢暴露在媒体的镜头之下,日本团队的同事们都叫他老师,大家都非常尊敬他。他对设计师学徒们也非常严格,在女装发布会结束后,他可能会在出现在某个角落默默观察,看一下设计后再给一些建议。
他是个充满想象力的人,而且这点并没有因为年纪大了而有所改变。他一直怀着奇思妙想,希望通过一块布、一件衣服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设计师。“我从不把自己当成时尚设计师。”他说。
76 岁的三宅一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从未真正思考过我到底在做什么,或者如何让我在做的事被人们接受。不过,我总在尝试向前,磨练自己的心智,从未间断研究与开发新事物。”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3873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