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皆钟爱紫砂,紫砂壶在中国更被誉为「茶具之首」,近年来紫砂壶「一两紫砂一两金」的身价不断被古董收藏家以新的纪录洗刷。
越来越多的紫砂壶爱好者成为了收藏者,将工艺精湛、独具特色的新紫砂壶收藏起来,在享受着收藏乐趣的同时,静待其价值的提升。
于此同时,市面上也冒出了一大批假冒伪劣的「化工壶、灌浆壶、代工壶、机车壶」,价格上千的假壶比比皆是,“美女卖壶”等互联网诈骗案例层出不穷。
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来说,要如何识别假壶呢?
这里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两招,看完后你也能简单破解假劣紫砂壶!
泥料——原矿泥VS化工泥
市面上售卖的紫砂壶多数标榜所用泥料为原矿泥料,但真实的又有多少呢?
● 泥色、质感
纯正的原矿紫砂泥:无论黄、朱、紫,或是两者之间的颜色,都有玉石般的韵味,颜色黯淡,但越擦越润。
然而,化工泥是【高岭土+石英砂+刨花水+致色金属氧化物】调制的,现调现用,颜色艳丽,做出来的壶鲜亮无比,但韵味欠缺,空有其表。
△猜猜这是不是化工壶
如果你看到的紫砂壶广告,只要一两百块左右,而且颜色光鲜(聪明点的刻意做旧),又是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全手工所制,可能得好好想想了。
● 养壶效果
原矿紫砂,色相沉稳,老气十足。
好的泥料,十天半个月就可以看出养壶效果,油性很重,稍用茶巾擦拭就能看出光泽。
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沉、古朴。手感细腻,皂腻感强,像抚摸婴儿肌肤。
△徐昇的原矿老紫泥摹古具轮珠
而低档的化工壶,无论怎么养,都没多大变化,还是干巴巴的,没有“饱经岁月的沧桑感”。
这是因为表面的玻璃相(加入石英水的缘故)太重,茶水吃不进去,把玩的油脂也不大能渗进去,这样的壶是很难“养”出来的。
也就失去了玩壶的一大乐趣。
△壶闹的陈腐15年老段泥束腰周盘
因此是不是原矿泥料,养几天便知。
工艺——手工壶VS机制壶
很多喜爱紫砂壶的朋友,在购买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鉴别紫砂壶是手工的还是机制的?
机制壶是使用生产线上固有的模具灌入泥浆制成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而且泥浆混入的未知物质可能对人体有害。
机制壶违背了紫砂壶的使用价值和人文、历史收藏价值,与开篇所讲的「一两紫砂一两金」完全不符,在业内甚至称不上是紫砂壶。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手工壶和机制壶的差别。
● 纹理
手工壶有通过拍打泥片成型的过程,“受伤”的基本都是外壁,内壁基本上不受拍打的影响,成型后拍打的纹理也能完整可以保存下来。
而机制壶基本上没有,多是模具的刮痕。
● 接头
很多半手工的作品的盖子是模具成型,因此是看不到壶盖接缝线的痕迹的,壶底也一样,半手工的成品并没有接底痕,仔细观察便可发觉。
另外,一些做工不够精细的机制壶,壶型外部可轻易看到遗留的合模线,壶嘴、壶身、都有可能会出现。
● 外形
全手工壶的身筒是全手工拍打成型的,壶身必定没有模具倒出来的那么规整,细致一点的壶友可以看得出来,总有一些细节是不对称的,而这在机制壶里便很少见了。
● 内章
根据壶型的不同,印章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但无论圆型还是方型,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全手工的壶印章都是泥片平铺着的时候盖上去的,纹路深浅非常均匀。
半手工壶是泥料成型后再行盖章,不会那么平整均匀,特别是有曲面的壶型,印章痕迹多是四周深,中间浅,一眼就能明辨。
以上两点,是破解假劣壶的基本要点。
若是谈及工匠、技艺,则涉及到了对造型美学的视觉把握,对资深的藏壶家都是一种挑战,鉴赏一把壶的外观形韵,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
学会了这两招,相信大家也能练就一双破解真假壶的火眼金睛!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3325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