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素书|黄石公密传张良的宝典,曾经消失,盗墓贼却在玉枕里获此书

美妆资讯
素书|黄石公密传张良的宝典,曾经消失,盗墓贼却在玉枕里获此书
2023-08-05

素书就是张良看过的一部书,由于这本书太厉害了,以至于后人都想一睹为快。

但是,汉朝的时候,张良和张良的后代很低调,不肯锋芒毕露,不肯把这样的帝王之术传出去,所以张良看过的《素书》突然销声匿迹了。

后人有各种猜测和寻觅。

1

盗墓贼让张良的《素书》重新再来人间

据说,宋朝的张商英得到了素书,而且解释了《素书》。

说他的《素书》就是圯上老人以授张子房的书。

他说:晋朝大乱,有盗墓贼挖掘张子房墓,于玉枕中获得素书,自是始传人间。

又说书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仁、不圣、不贤之人。

也是所谓的四不传。

自北宋宰相张商英为之作注后,就在社会上流传,但关于该书的价值,及其与黄石公的关系的学术讨论,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总的趋向是,对该书价值的判断是贬多于褒;对该书真伪的确认是视伪者,多于定真者。

也就是说,这本素书真假难辨,但是很多人不承认是张良的素书。

2

这本素书有没有价值?|素书对张良影响很大,应该是一部有含金量的好书。

咱们来说说这本《素书》的作者究竟是谁?《素书》本身的价值何在?

事实上,“素书”二字,在中国的古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不低,仅《四库全书》收集的典籍中,它就出现了1300多次,但含义各不相同,以同于书信者使用最多,其次是同于书法作品。

明朝的王世贞在《读黄石公》一文中,认定圯桥授《素书》之事,纯属子虚乌有的事情,他认为以张良之精明过人,对于“至为浅显”之《素书》根本就应该不屑一顾。

黄石公《素书》六篇,至为浅显,孔老荀卿之所雅言者,哪里有不传之秘以授张子房?

据说,有个地方叫庙台子。那里有远近闻名的张良庙,又名留侯祠。

张良,字子房,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灭秦灭项兴汉,功高盖世,有如汉王朝的中流砥柱。

高祖欲封他为三万户侯,他深知功高遭忌,莫如功成身还,遵《素书》,绝嗜禁欲,所以除累”之训。

不久,张良采取明哲保身的至理,抛弃功成名就后的荣华富贵,只选了一个小小的留坝县,授封为“留侯”。

后来,飘然出世,避开了朝廷的政治斗争的漩涡,在秦岭深处与清风明月为伴,潜心修道,逍遥自在地度过了一生。

可见素书对张良影响很大,应该是一部有含金量的好书。

3

素书|一部黄石公密传于张良的宝典

事实上,《素书》有一个传奇故事:

张良出生在一个丞相世家。

祖父和父亲相继辅佐了韩国的五代国君。

秦国灭韩后,张良不甘心为秦国之奴,为报国恨家仇,就散掉所有的家财,请人一起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但刺杀没有成功。

后来,秦始皇大怒,下令通缉张良。

他隐姓埋名,逃亡到下邳一座桥的旁边。

有一天,一位老人来到张良的住处,故意把自己布满污迹的靴子扔到桥下,然后大声对张良说:

小伙子,快下去把我的鞋取上来。

张良非常气愤,搞什么名堂,真想上去揍他一顿。

但见对方是位老者,便强忍怒火把靴子取了上来。

谁知老者得寸进尺,竟然要他替自己穿鞋。

由于张良应对得当,老人决定传书给他。

可见,所谓《素书》,传说就是黄石公密传于张良的宝典啊!

说白了,《素书》就是秦隐士黄石公之所传,汉留侯子房之所受的书。

《素书》,据传为黄石公所作,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另名《钤经》,又名《玉钤经》。

据《宋吏·艺文志》载:“宋代有黄石公《素书》一卷,张良所传。”

《素书》的主旨:大道之体无过太素,强调“道”的本来面目。

此书主张:见到已经发生的事情,应该警惕还将发生类似的事情,预见险恶的人事,应事先回避它才好。

害怕危险的人,反而常能得到安全;害怕灭亡的人,反而能够生存下来。

此书还强调:智者要以史实为经,以成事为验。

据古抚今,治国安民,每个朝代的宪章律法较之前朝都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素书》的智慧是直接端出来给读者看的,你只要明白一句话,就能够看清楚周围的人和事。

我们古代的学术,不讲究纸上的文字,它是直达人的心性。

总之,素书应该是一部黄石公密传于张良的宝典。

一起探讨张良素书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作者|龚柳辉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1439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