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丈夫以死相逼,不许她和别的导演一起拍片,但她又出轨了

美妆资讯
丈夫以死相逼,不许她和别的导演一起拍片,但她又出轨了
2023-08-05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法国蓝光版封套

1950年5月24日,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1915-1982)与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1906-1977)举行婚礼,在此之后也是英格丽·褒曼电影事业最低靡的七年。

好莱坞的大片厂对她关上大门,教会焚烧她的海报,她的电影一度被禁映。一位美国参议员在公开演讲中把她当作自取灭亡的反面典型:英格丽·褒曼已经被毁了,但愿她自我毁灭的灰烬能滋养一个更清白的、道德自律的好莱坞。

英格丽·褒曼和罗伯托·罗西里尼夫妇一家合照

1952年,英格丽·褒曼又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但此时两人的经济状况已经非常拮据,抚养三个孩子的压力让英格丽·褒曼决心去拍更多的电影赚钱,然而罗伯托·罗西里尼却始终不同意她和别的导演一起拍片。

英格丽·褒曼和罗伯托·罗西里尼合作的六部影片,都遭到了商业上的惨败和各国影坛的抵制。

英格丽·褒曼和罗伯托·罗西里尼夫妇一起的影像

两人开始激烈争吵,罗伯托·罗西里尼经常用自杀来威胁褒曼屈从他,但是终究阻挡不了英格丽·褒曼想演戏的热情。

英格丽·褒曼的老朋友法国大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1894-1979)挽救了她。在好莱坞时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

英格丽·褒曼在好莱坞就常对让·雷诺阿说:“我们一定要合作拍片。什么时候能一起合作呢?”

英格丽·褒曼带孩子时的影像

让·雷诺阿总是很有分寸地说:“不行,英格丽·褒曼,时机不成熟。对我说来,现在你太红了,不过我可以等待,等你名声下降一些我们再合作。好莱坞的演员都有类似经历,一会儿红得发紫,过后又每况愈下。现在你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你会暂时保持这种地位。不过我要等待,等待观众对你降温。那时我定会张开网在下面保护你的,到时候我一定拿着网接你。”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片场,让·雷诺阿(右)和英格丽·褒曼

在1955年9月,让·雷诺阿终于到圣玛丽奈拉来看望他们。他说:“英格丽,时间已经到来,我把网准备好了,希望你能来巴黎同我一块拍《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Elena et les hommes》(1956)。”

英格丽·褒曼说:“这不行啊。罗伯托·罗西里尼不让我同别人一块拍片子。”

让·雷诺阿看了看英格丽·褒曼又笑了。“我要同罗伯托·罗西里尼谈谈,”他说。

1955年,在让·雷诺阿家的花园,左起:让·雷诺阿、英格丽·褒曼、罗伯托·罗西里尼

完全出乎英格丽·褒曼的预料,罗伯托·罗西里尼说:“这个主意太好了,你一定要同让·雷诺阿合作。”这就是英格丽·褒曼去巴黎拍摄《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的酝酿经过。

罗伯托·罗西里尼原先打算去印度拍一部影片,并作了长期安排。为此他改变了主意,也许因为让·雷诺阿是罗伯托·罗西里尼所尊敬的世界上少数几个导演之一,他对让·雷诺阿很放心。

英格丽·褒曼在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中的影像

英格丽·褒曼在让·雷诺阿的《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中找回自信,在这个法国男人的镜头下,释放出性感妖娆的一面,完全不同于她在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电影中的坚定冷静。

1955年11月底,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1993)和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2008)夫妇拍完《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956),随后前往巴黎,住在拉菲丽饭店的套房。

奥黛丽·赫本和梅尔·费勒在电影《战争与和平》(1956)中的影像

梅尔·费勒立即投入下一份工作,在让·雷诺阿执导、英格丽·褒曼主演的《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一片中演出。

1956年2月27日,梅尔·费勒拍完该片的一个月前,奥黛丽·赫本单独前往洛杉矶。她身心俱疲,却无法拒绝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与好莱坞“银幕舞王”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1899-1987)载歌载舞演出《甜姐儿Funny Face》(1957)。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剧照,左起:梅尔·费勒、英格丽·褒曼、让·马雷

《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讲述的是:艾琳娜(英格丽·褒曼 饰演)嫁给了波兰王子,哪知道王子在一场意外中不幸丧生。为了继续维持现有的生活,艾琳娜来到了巴黎,希望在上流社会中为自己觅得下一个“饭碗”。

一次偶然中,艾琳娜结识了伯爵亨利(梅尔·费勒 饰演)和将军罗兰(让·马雷Jean Marais 饰演),罗兰火热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仰替艾琳娜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深深地为将军的执着和激情所打动。

英格丽·褒曼、梅尔·费勒、让·马雷在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中的影像

在《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中,让·雷诺阿冒险尝试将一个严肃的主题用一种异想天开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一矛盾本身就使布朗热主义成为被嘲讽的靶子。

政治插曲在这里转变成悲剧而不是轻歌剧,最后,好战的将军爱他的情妇更胜于爱他的权力。

但是,如果说《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是一部历史或政治或社会题材的电影的话,那么通过这样一段糟糕的对白,我们会认为让·雷诺阿的立场即使不算使人不快,至少也有站不住脚之嫌。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剧照,英格丽·褒曼和梅尔·费勒

《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证实了让·雷诺阿自《游戏规则La règle du jeu》(1939)以来的发展:他的兴趣唯独在伦理内容上,这里取的是该词最广的含义,即通过一个故事,它的剧情和人物来表现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所采取的某种态度。

让·雷诺阿说过艾琳娜就是维纳斯,这部影片同时刻画了这位女神的至高权力和她的错误。直到最后,罗兰将军仍在荣誉和爱情之间摇摆不定。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剧照,英格丽·褒曼和让·马雷

了解他的朋友很清楚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他们说服美丽的波兰王妃做将军的政治女谋士。

艾琳娜真正爱的是罗兰将军的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朋友,她与他邂逅在国庆节的阅兵仪式上,她陶醉在她的“使命”中,直至损害到自己的爱情。

故事的结局被设置在一家妓院,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中的影像

罗兰被他的情妇(伊莲娜·劳波蒂尔Elina Labourdette 饰演)弄得神魂颠倒,而亨利也重新得到了失落的猎物——他的维纳斯。

艾琳娜的吉祥物——雏菊——终于为她找到了爱的归宿。

这并不是说让·雷诺阿在政治的影射面前后退了,而是对社会风尚的讽刺仍然通过历史的参照,仅仅针对的是伦理内容。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片场内,导演让·雷诺阿(中),正在给英格丽·褒曼和梅尔·费勒讲戏

罗兰将军身边的那一群臭味相投的家伙生动地表现了政治野心家们的嘴脸,而对资产阶级漫画式的嘲讽在本片中达到了比他之前导演的《法国康康舞French Cancan》(1955)中更高的高度。

但是在社会风尚和政治以外是被瞄准了的人以及他们的弱点。

次要人物全部像玩偶一样,他们的活动被严格地控制着,人物始终与他们的行为保持一致。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剧照,英格丽·褒曼和玛加莉·诺埃尔Magali Noël

与心理现实主义相比,让·雷诺阿更关心的是历史现实主义,如果我们企图在他的主人公身上找到对真实的模仿以及心理的一成不变,那就大错特错了。

每个人的言行都符合一种性格,但性格并不是导演让·雷诺阿赋予他们的,而是根据人物自己的逻辑,这种逻辑使我们再一次面对对待生活的某种方式。

在对演员的指导上,《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也许可以与《女仆日记The Diary of a Chambermaid》(1946)并称为让·雷诺阿最为大胆的电影。

英格丽·褒曼在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中的影像

影片的全部基调、它的节奏都取决于此。它的独特性存在于将滑稽的风格进行综合和强调,精致而巧妙地把影片从以前的轻喜剧变成了闹剧。

没有哪部影片比这个“幻想曲”的结构更为复杂,即使很小的一个镜头都包含了表演上不可思议的全部内容。大量的全景镜头以及极少的特写镜头仅仅是外部的征兆。

但是,让·雷诺阿第一次没有表现喜剧和苦涩,快乐和严肃之间的辩证关系,要知道这一点是让·雷诺阿才华的真正标志。

电影《兰基先生的罪行》(1936)剧照,瑞奈·列费夫尔(右)和纳迪娅·西比尔斯基娅

比如说《兰基先生的罪行Le Crime de Monsieur Lange》(1936)中的一个场景,瑞奈·列费夫尔René Lefèvre(1898-1991)和纳迪娅·西比尔斯基娅Nadia Sibirskaïa(1901-1980)在长椅上的对话,或是《低下层Les bas-fonds》(1936)中某些场景,当然还有《女仆日记》,其中的反衬如此强烈。

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国康康舞》即使在其他方面并不完美,但它那几处从柔情突然变成悲痛的开口使影片成为最符合雷诺阿精神的作品。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剧照,英格丽·褒曼和梅尔·费勒

但是也有可能是我错了,也许《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的导演彻头彻尾地保持乐观和奇思妙想有他自己的道理。

如果说《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是杰出的法国影片,那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充满智慧的电影。它是艺术,同时也是艺术理论。是美,同时也是美的奥秘。是电影,同时也是对电影的解读。

让·雷诺阿也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导演之一,对他们来说每一部新电影都对同一个灵感保持了高度的忠实,但同时又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将它再现出来。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剧照,英格丽·褒曼和让·马雷

或许只有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1889-1977)可以像这样使我们感到既好奇又惊讶。

另一点需要补充和肯定的是对导演技术的把握在《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中达到了空前未有的卓越,但是这其中并不排除如年轻人般的冒险行为以及令人赞叹的大胆尝试。

对让·雷诺阿电影作品是否成功大家各执一词,较之20世纪后期或是到了21世纪,今天看来更是如此。

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法国版海报

《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于1956年9月12日在法国上映时引起轰动,评论家都很赞赏。法国《电影手册》在1956年十大佳片评选中,此片排在第二位。

可是在美国上映时,评论家却说这部片子简直是个灾难。

据说,当奥黛丽·赫本离开《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剧组去拍摄《甜姐儿》时,不到一个星期,梅尔·费勒身边就出现一个非常丰满的女子,经常和他在剧组旁若无人的眉来眼去。

奥黛丽·赫本和梅尔·费勒夫妇在合作完《战争与和平》,就已经有些貌合神离,主要是大家始终关注奥黛丽·赫本,这让梅尔·费勒极为不满

而饰演罗兰将军的让·马雷(1913-1998)正在和他的爱人让·科克托Jean Cocteau(1889-1963)闹矛盾,自然身边也是带着年轻的男性到剧组,显示自己还是非常有魅力的。

唯独英格丽·褒曼的身边就是罗伯托·罗西里尼,罗伯托·罗西里尼自然知道圈内的游戏规则,所以时常带着3个孩子在剧组“探班”。

让·雷诺阿和大导演让·科克托非常相熟,也知道让·马雷被让·科克托带“圈”的事,所以对于他两的事是绝不掺和。

让·马雷(左)在拍摄电影《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前已经和让·科克托生活了十几年了

而他和英格丽·褒曼私下的友谊也让他暗地里为英格丽·褒曼惋惜,但他也无能为力,也许他早就看见了他两的结局。

当欧洲影坛的多数人士指责罗伯托·罗西里尼,说他几乎毁了英格丽·褒曼。而英格丽·褒曼却认为在那些日子里是她毁了罗伯托·罗西里尼。

罗伯托·罗西里尼为了追求她,违反了一切常规,自己处在极其困难的境地……他们的婚姻之舟碰到了暗礁。

英格丽·褒曼重回公众视线,受到欢迎程度出乎所有人意外

正是由于拍摄《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加速了英格丽·褒曼和罗伯托·罗西里尼的婚姻“解体”。

导演安纳托尔·李维克Anatole Litvak(1902-1974)在和好莱坞20世纪福克斯公司僵持了3个月后,终于同意导演邀请英格丽·褒曼出演《真假公主/安娜斯塔西娅Anastasia》(1956),但拍摄地必须在欧洲。

英格丽·褒曼和尤·伯连纳Yul Brynner在电影《真假公主》(1956)中的影像

当加利·格兰特Cary Gran(1904-1986)把这个消息告诉好友英格丽·褒曼时,英格丽·褒曼真是百感交集。

拍完《真假公主》后,1956年11月,英格丽·褒曼正在巴黎准备参加《茶与同情Tea and Sympathy》的舞台演出。

而罗伯托·罗西里尼开始准备新的电影,先回意大利做些前期的工作,这时他认为不会有什么事的,以为英格丽·褒曼每天会在剧场演完出后就会回酒店休息。

电影《茶与同情Tea and Sympathy》(1956)片场,左起:黛博拉·蔻儿Deborah Kerr、约翰·克尔John Kerr、编剧罗伯特·安德森

当时《茶与同情》的编剧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1917-2009)的经纪人也是传奇人物凯·布朗,正是她穿针引线,使著名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1902-1965)把英国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和瑞典的英格丽·褒曼引介到好莱坞,而这时的凯·布朗兼任罗伯特·安德森和英格丽·褒曼的经纪人。

这时罗伯特·安德森的妻子不幸去世,而英格丽·褒曼和罗伯托·罗西里尼的婚姻恰恰出现了危机。

罗伯特·安德森飞到巴黎和英格丽·褒曼一起讨论剧本,同病相怜的两人不免坠入情网。而这并不在罗伯托·罗西里尼的设想之内。

1957年11月7日,在分居长达近一年之际,英格丽·褒曼和罗伯托·罗西里尼最终离婚。但这次英格丽·褒曼却被欧美媒介和公众一致祝福。

从1955年和让·雷诺阿拍摄喜剧开始,英格丽·褒曼开始用另一种视角看待拍电影。

无论是在巅峰时期给予英格丽·褒曼重要作品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还是在英格丽·褒曼陷入人生和事业低谷时期一把将她“捞”起来的让·雷诺阿,都让英格丽·褒曼和她塑造的经典角色一起留在了影史之巅,几乎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以《真假公主》一片于1957年在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再获最佳女主角后,我们可以看见英格丽·褒曼的人生重新开挂,在她的脸上依旧是勇敢恣意,自信傲然,无悔逝去的时光的模样。

英格丽·褒曼的传记,你看过几本?“法国大鼻子”的成名作,在青春迷惘中成长的三人行曾被法国政府禁映,游戏规则的制造者,如何成为电影之王奥黛丽·赫本为避税入籍瑞士《战争与和平》中失败的个人秀《真假公主》票房毒药英格丽·褒曼的复出之作 获好莱坞认可英格丽·褒曼主演《圣女贞德》让制作人破产 因婚外情遭美国驱逐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1331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