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作为我国的顶级学府,是无数学子向往的理想殿堂。前段时间,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榜单中,清华大学更是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即使如此,清华大学在坊间的某些口碑却并没有如此充满光环。
最近清华大学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清华助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任务”的动态。其中提到清华人在这次神舟十二号任务中发挥的作用。没想到却在评论区里开了锅、翻了车。
网友们对此一点也不买账,纷纷嘲笑清华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清华提到的神舟功臣,很多是后面才进入清华的,清华这是蹭热度,是硬给自己找面子。
甚至拿清华和西工大、哈工大、北航等高校比,认为从投入产出上看,清华获得的资源扶持和它所做的贡献相对照,远不如其他几所高校。
还有网友更是直戳清华学生“留学的多,回国的少”这一痛处,称清华是为硅谷为外国培养人才,反而真正对自己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贡献,不成比例。
翻遍整个评论区,大家对清华的态度出奇的一致。当然不排除里面有一些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偏激或偏见,但整体所呈现出来的某种氛围确实让清华看了笑不起来。据说,该账号的小编们,已经删了很多条情绪化的评论。
最近还有另外一件事,也让清华处在了舆论漩涡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作品发布会的视频在国内曝光后,引起网友极大关注和热议。
大众讨论的焦点是,发布会中用来展示时装的模特,全部是眯眯眼妆容。哪怕模特本身不是这一类长相,都要硬化成拉眼角、塌鼻梁、肤色要么惨白要么蜡黄,甚至连眉毛都修得非常之淡,看上去像极了滑稽的无眉大侠。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种造型完全是迎合了西方对华人的传统刻板印象。这种妆容被作为东方人的代表,不止一次地出现在西方影视作品中那些被丑化、被诋毁的亚裔人物的脸上。
就在前不久的世界女排联赛中,塞尔维亚运动员就因为对泰国运动员做出了“拉眼角”的动作,而直接被禁赛两场,并被罚2万瑞士法郎。
由此可见,西方对亚洲人形象的误解,绝不仅仅是客观印象失真的反映,而是的确带有某种偏见或歧视的。是不应该被放任或允许的。
而清华美术学院的作品发布会,自觉自动自发的按西方的偏见,把模特刻意化成这种夸张的眯眯眼妆,确实让大多数国人很难get到它的美,反而觉得怪异和不自然。
网友的很多评论,大多聚焦在这一点上。也有人不无嘲讽地表示,“看到是清华大学,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普通民众对清华大学有误解、偏见甚至境界和知识层次的差距,但一些国内的知名企业似乎也把清华人作为另册看待。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任正非和华为。任正非曾经表示:中国的鸡不能总是跑到别人的窝里下蛋,我们花大价钱去引进国外的设备和技术,打开后发现居然是中国鸡下的蛋,而我们还要出高价钱再请回来。
华为非常在意的两个问题,一、名校毕业生,值不值得培养?二、毕业生培养完,有多少能留下来为公司创造价值,持续性又有多久?
正因为如此,华为对清华北大这样的最顶尖学府的毕业生总有些顾虑。在华为内部关于人才需求的某次会议上,有人曾和任正非确认,“我们不考虑一下清华北大吗?”,任正非直接回了一句“如果和清北合作,人跑了你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甚至后来华为的自研手机操作系统“鸿蒙生态班”,选择落户西北工业大学,而不是清华北大,也是基于同样的思考。
相信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科技企业,没人会怀疑清华大学这种顶尖学府的科研实力、学生能力,也没人否定清华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我们各个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
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会选择对此视而不见,反而对清华产生种种明显的情绪性偏见?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人对这所顶尖学府爱之深责之切的朴素情感,可能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从清华大学的角度看,大可以选择无视这种声音或评论,但如果想要改变今后的评论区,可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小编删评。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9992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