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机大会#
转眼之间,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回首一年来的收获,感觉最大的,就是一个感悟,它使得2021年成为一个分水岭,将过去的时光一分为二。
在此之前,拼图逻辑占据统治地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在此之后,开始由拼图逻辑向蓝图逻辑的过渡,虽然过程相对缓慢,但趋势已不可逆转。
【相似虚演系统】
在此之前的岁月里,头脑中主导人生方向的部分被看成一个“相似虚演系统”——外部信息在头脑中不断积累,形成一个关于外部世界的数据库,帮助我们理解外面发生了什么,解读它的意义,评估它的影响,推演它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最有利的决策。
因为理论上讲,相对于我们有限的存储资源,外部信息的数量可以看做是无穷大的,我们无法将其完全收纳,所以,信息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推测结果的相似性——就好像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一般。
因为是在头脑中借助过去搜集的信息对未发生的事件进行虚拟推演,得出的也仅仅是个近似值,所以,把它叫做“相似虚演系统”。
【拼图逻辑】
基于这种认识,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会被看做拼图,看做情报,搜集信息的目标是要完成一个关于世界的拼图,并以此来为决策服务,为人生导航。
拼图的过程,类似于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模型越逼真,得出的结论也越精确。理论上讲,搜集的信息越全面,建立的模型与外部世界的吻合度也就越高。这就是关于信息处理的拼图逻辑。
【“先入为主”与“趋于自洽”】
但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外部世界纷纭复杂、彼此矛盾的信息,头脑并不会一视同仁、兼收并蓄。
在信息积累的过程中,先入为主、趋于自洽的现象非常明显。
如果旧信息与新信息之间存在冲突,新信息通常会被旧信息拒之门外,除非它有足够的力量将旧信息赶出头脑,这叫先入为主。
而一旦新信息占据优势,与之冲突的旧信息也通常会被踢出门外,只有可以与新信息融洽共存的才可以保留下来,这叫趋于自洽。
【封闭式知识体系】
然而,这样的信息积累模式,虽然内部自洽程度非常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简单直接,不容易产生模棱两可、让人纠结的结论,但由于被丢弃处理的拼图碎片太多,理论上会导致数据模型与外部世界相似度降低,结论也必然会跟着跑偏。
我们姑且把这种存在强大门禁系统的知识体系称为“封闭式知识体系”。
【开放式知识体系】
与之相对的,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兼收并蓄的知识体系,就可以称为“开放式知识体系”。
当然,完全没有门禁系统的头脑目前来说应该是不存在的。只要信息之间存在冲突,先入为主、趋于自洽的现象就会一直存在。只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放宽门禁,主动构建一个相对不那么封闭的知识体系。
【无法证伪,假定为真】
那么,该如何构建开放式知识体系呢?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信息的筛选上,遵循“无法证伪,假定为真”的原则。
【选择决定体验】
时间进入2021年,逐渐意识到,如果把生命看做是一个以体验为中心的过程,决定我们体验的,并非是外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外部事件的解读。
我们可能无法直接控制外部事件的发生,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以什么样的倾向来对它进行解读。不同的倾向,带来不同的体验。决定最终感受的,不是事件,而是我们解读的倾向——消极的,或是积极的。
所以,我们接触到的每一条信息,都可以是一个岔路口,经由我们或积极或消极的选择,影响着生活的体验,引导着前进的方向。
【蓝图逻辑】
存在于头脑中的,那个主导我们人生方向的部分,其实并非是一个有待完成的拼图,而是一个正在创作中的蓝图。
这个蓝图汇集了我们多年以来累积的信念,并伴随着我们头脑中浮现的念头,在实时更新着。
你当谨言慎行,因为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乃至每时每刻的所思所想,都是在绘制蓝图,都是在做出选择。
身处信息时代,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纷纭复杂的信息,令我们目不暇接。我们对待信息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最终决定体验的并非处境,而是信念蓝图主导之下的心态,是对外部事件或积极、或消极的解读。
【信者为真】
从蓝图逻辑的角度看,信息没有真伪,一切都只是选择。
相信什么,就体验什么。
既然是选择,就没必要再去纠结真假,喜欢什么选什么,想要什么选什么就好。
因为无论我们选择相信什么,在那一刻,那就是唯一真实的体验。
愿你平安快乐!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9816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