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鞍山诗赋协会评论委知识角十六

美妆资讯
鞍山诗赋协会评论委知识角十六

探趣求源 丰富知识

一一写在《评论委知识角》头条推介之际

祝永平

时间真快,在广大诗友的关注支持下,【评论委知识角】编发300多期了。知识能带给我们力量和学识,在这个海量信息的时代,常识性知识则淹没在信息之海中,最深刻、最实用的就是常识性知识,做为诗人,更要懂得这些常识性知识。【评论委知识角】在编排上,基本以唐诗、宋词为主,十期一轮换,其中还发了若干期赋的知识。

唐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它高度凝练并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以及个人自身的精神状态。众多优秀的诗人用他们的热情和才情创作了独特的千古绝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评论委知识角】从诗歌的起源开篇,从唐诗的诗体和格律、唐诗中的典故和传说、唐代诗人、唐诗中的地理和文化等知识为切入点,带给大家一场唐诗盛宴。宋词作为古代文学阆苑里的奇葩,宋代的词人们,用最优美的文字,浓缩了那个遥远的朝代,用更有情感的方式反应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婉约派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豪放派的“大江东去,浪淘尽”,被国人吟唱了千年。【评论委知识角】在词史、格律、词牌、词人、词典、词情、词趣等进行介绍,全面概括宋词知识。

今天,评论委将以美篇的形式,陆续推出【评论委知识角】,让我们在图文并茂、诗情画意,暗香疏影中,上通古人的伟大心灵,提高自己的古诗词修养,放飞心灵,品味那绝妙的意境,享受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有灵犀和唐诗宋词的绝代风采吧。

第151期、情思篇词牌

很多词牌的由来与情意缠绵的爱情故事有关,如《雨霖铃》的由来是唐明皇因悼念杨贵妃,在逃亡的途中遇雨铃声而作了《雨霖铃》曲,甚至有些故事还与仙人有关,如《阮郎归》就得名于刘晨和阮肇遇到仙女的故事。以此类词牌填写的词多是描写相思之情或是歌咏女子的美态等。

词牌《雨霖铃》的来历是怎样的?

词牌《雨霖铃》原是唐代教坊大曲名,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六月,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等皇亲国戚,仓皇逃往四川。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时,六军因缺粮不肯继续前进,在陈玄礼的煽动下,众将士把怨恨发泄到祸国殃民的杨国忠身上,发动兵变,斩杀了杨国忠,随后众将士将馆驿围住,要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唐玄宗迫于情势危险,为平息军心,不得不下令缢死杨贵妃。这就是史称的“马嵬驿之变”。

唐玄宗入蜀行至斜谷口时,一路霖雨绵绵,山风刮得驿站檐铃“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悲痛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雨霖铃》曲,这就是《雨霖铃》的来历。

宋代柳永始用为词牌名,又名《雨霖铃慢》,为双调,上片九句,押五仄韵,五十一字,下片八句,押五仄韵,五十二字,共一百零三字。最著名的也是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与宋初小令不同,它情事纷陈,铺叙委婉,笔调恣意渲染,声情哀怨缠绵,音节吞咽,充分体现了柳永慢词的艺术特色。

第152期、词牌《双双燕》是咏叹爱情的吗?

词牌《双双燕》,最早见于史达祖的《梅溪集》中,是用词来歌咏双燕同飞同栖的恩爱场景的,故称为《双双燕》。《双双燕》为双调,共九十八字。上片一共九句,共计四十八个字,押五仄韵;下片一共十句,共计五十字,押七仄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双双燕》的首句共四个字,句式为一、二、一字,中间的两字相连接,相当于辛弃疾的《水龙吟》的结句“揾英雄泪”。

一般来说,上片的第二句和下片的第三句的领字都是用去声。

史达祖的《双双燕》内容如下:“过春社了,席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人旧巢相并。还相雕粱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帖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描绘了春燕重新返回旧日的鸟巢,燕儿之间软语多情,在花丛中竟相飞翔,体现出燕子轻盈俊俏的神态。同时,这首《双双燕》也抒发出人们向往自由、愉快和美满的生活。

第153期、宋金“十大曲”是哪十个?

宋金“十大曲”,又称宋金“十大乐”,是指流行于元代歌坛的宋金时期的十首歌曲。

元代杨朝英在《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中记载,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中最早明确提出了“十大乐”的说法,同时著录了十首歌曲名。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大乐”都写作“大曲”。按《唱论》中的排序,“十大曲”为:

苏小小《蝶恋花》、邓千江《望海潮》、苏轼《念奴娇》、辛弃疾《摸鱼儿》、晏殊《鹧鸪天》、 柳永《雨霖铃》、吴激《春草碧》、朱淑真《生查子》、蔡伯坚《石州慢》、张先《天仙子》。

第154期、词牌《临江仙》的由来是怎样的?

词牌《临江仙》原是唐代的教坊曲名,最初是吟咏水仙的,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瑞鹤仙令》《玉连环》等。《花间集》中录有《临江仙》作品,后来作为一般的词牌使用。

《临江仙》的由来说法不一,敦煌词中有“岸阔临江底见沙” 之句,任二北据此认为它的词意涉及临江;明代董逢元撰辑《唐词纪》说此调“多赋水媛江妃” ,所以名为《临江仙》;而黄升在《花庵词选》中说:“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

《临江仙》为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与上片相同,共有六十字。如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另外还有两种常见体式,一种是五十八字,上、下片的第四句比苏轼的词各少一字,如李煜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还有一种体式同样是五十八字,上、下片的起句比苏轼的词少一字,如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此外还有《临江仙引》《临江仙慢》,共九十三字,是别格。

第155期、词牌《瑞鹧鸪》有哪些规定?

词牌《瑞鹧鸪》,又名《五拍》《天下乐》《太平乐》《桃花落》《舞春风》《鹧鸪词》《报师恩》等。《瑞鹧鸪》原是七言律诗,唐代人谱曲歌唱,于是成为词调。《瑞鹧鸪》为双调,共五十六字,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下片四句,押两平韵。中间两联多用对偶。此处,还有六十四字体、八十六字体、八十八字体等,都是变格。宋代词人作《瑞鹧鸪》颇多,如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词:“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第156期、哪些词人用词牌《诉衷情》作过词?

词牌《诉衷情》原是唐代教坊曲名,本是抒发感情的词。温庭筠根据《离骚》中“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诗句的含义,特别创制了这个词调。后人将《诉衷情》这个词牌名更换为《桃花水》《偶相逢》《不花间》《试周郎》和《画楼空》等。

《诉衷情》的调为多体,一体为单调,共计三十三字,押五仄韵和六平韵。一体为双调,共计四十四字,上片为四句,押三平韵,为二十三字;下片六句,押三平韵,为二十一字。

《诉衷情》这个词牌宜用来抒发悱恻缠绵的感情,如晏殊的《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着意中人。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但也有人用此词牌填写了一些抒发爱国之情的词,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第157期、 “点绛唇”是什么意思?

古人很早就以牛髓或牛油来滋润唇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制作口脂的详细方法。当时的口红和胭脂差不多,使用时以指尖挑起一点,在嘴唇上“点注”,故名“点绛唇”。在唐代,这种风尚更为流行,丰美的仕女们画着短而粗的眉,凤眼樱唇,额饰花钿,身穿短襦长裙,肩披丝帔,翩翩起舞,美丽多姿。

词牌《点绛唇》的名称取自粱代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的“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此词牌又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等。此调始见于南唐冯延巳的《阳春集》:“萌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点绛唇》为双调,共九句,四十一字。上片四句,第二、三、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第二、三、四、五句押仄声韵,二十一字。且下片第三句为三字句,用上二下一句法。

《点绛唇》多用来歌咏女子的情态,轻灵婉转,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第158期、“江郎才尽”和“梦笔生花”是出自一个人的典故吗?

上期我们知道,词牌《点绛唇》的名称取自梁代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江淹之所以名垂千古,还因为他独享了两个成语,即“江郎才尽”和“梦笔生花”。

相传,江淹任浦城县官时,有一天晚上睡觉,他梦见了一位神人给了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江淹就以这只“五彩笔”写作,常常文思如涌,终于成了一代文章风流魁首,被人称为“梦笔生花”。到了晚年,江淹又有一天梦见了一个人,自称是晋代文学家郭璞,他对江淹说:“你使用我的五彩笔已经多年,现在请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五彩笔,还给了郭璞。此后他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人们便称他是“江郎才尽”。

后来人们就用“梦笔生花”来比喻才情横溢,文思丰富;而用“江郎才尽”来比喻在安逸享乐中才情减退。

第159期、词牌《玉楼春》与词牌《木兰花》能混用吗?

词牌《玉楼春》,又名《玉棱春令》《春晓曲》《转调木兰花》《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词谱》认为,五代后蜀顾敻所作《木兰花》词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和“柳映玉楼春欲晚”之句,欧阳炯的词中有“日照玉楼花似锦”和“春早玉楼烟雨夜”的词句,所以取“玉楼春”为调名。此词调为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八字,下片与上片相同,共五十六字。宋代词人作《玉楼春》颇多,如辛弃疾《玉楼春》词:“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词牌《玉楼春》常与词牌《木兰花》体式混用。《玉楼春》是七字八句,而《木兰花》则有韦词、毛词、魏词三体,没有与《玉楼春》相同的体式,因唐人所编的词集总集《尊前集》将二者误刻,故而以后宋词中多混淆沿用。

第160期、柳永用哪个词牌填词最多?

据史料记载,柳永填词最多的词牌是《少年游》。《少年游》又名《玉腊梅枝》《小阑干》等。这一词调最早见于晏殊的《珠玉词》,因词中有“长似少年时”之句,于是以此为调名。这一词牌各家作词句读并不统一,《词律》以柳永之词为定格,而《词谱》则以晏殊之词为正体。

《少年游》为双调,共五十字。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二十五字;下片五句,押两平韵,二十五字。此外还有四十八字、四十九字、五十一字、五十二字等别格,故而在用韵方面也多有不同。如晏殊《少年游》词云:“芙蓉花发去年枝,双燕欲归飞。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帷。 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卮。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值得一提的是,柳永的《乐章集》中收录有十首《少年游》,其一云:“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柳永使用同一词牌填词,很少有超过五首的,却用《少年游》连续作了十首,这十首词写的是同一情事,是词体中的联章词,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7989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