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单依纯《声生不息》旅程总结(by:冷漠 微笑)

美妆资讯
单依纯《声生不息》旅程总结(by:冷漠 微笑)
2023-08-05

2022的春夏之际,感谢有你。

​《声生不息·港乐季》,近几年的最佳音综。

单依纯,《声生不息·港乐季》的最大赢家。

市场方面:

中国大陆地区的音源收听量方面,单依纯在全部16组歌手中名列前茅,在大热舞台《三人游》因版权而没有释出官方音频的情况下,她的总收听量仍排名第二,且与第一名差距并不大(数据截止至第11期);而从目前第12期收官盛典的音源收听走势来看,她甚至有足够的竞争力在未来冲击总音源收听第一(如若计入她帮唱魔动闪霸的《忘记他》,则几乎板上钉钉第一)。

海外视频播放量/点击量方面,根据Youtube官方数据,单依纯的海外视频总播放量在全部16组歌手中位列第三,仅次于香港的炎明熹与曾比特,以极大的优势稳居大陆歌手第一位,且成为仅有的4名单视频播放量超过200万的歌手之一(炎明熹、曾比特、单依纯、叶蒨文)。在收听&播放数据取得傲人成绩的同时,她还获得了粤语区听众的广泛好评,尤以香港本土论坛的声音为甚。在节目播出期间,单依纯几乎成为唯一一位得到HK地区高度认可的内地歌手,并由此顺理成章地登上芒果TV国际版在Youtube上的声生不息banner位(与林叶、克勤、gigi、mike等香港歌手一同)。

身价飙升,各种邀约纷至沓来:襄阳华侨城奇幻谷(传闻中的60W商演费),长安汽车直播,小红书毕业晚会,湖南好有味盛典等高质量演出不断;更是首次接下了S+级别制作的古偶剧同名主题曲《星汉灿烂》(片中插曲演唱者为阿云嘎和黄龄),而据某些圈内人士称,她目前接ost的费用甚至已经超过了ost界某知名中生代女歌手。

业界方面:

《声生不息》中,单依纯共合作了除自己外全部15组歌手中的9组,位居第一。她合作了除李健、李玟外几乎所有的重量级大咖,更是成为了内地乐坛中第一位同时和林子祥、叶蒨文这对金针夫妇分别合作过的歌手。这样的同台碰撞和交流不仅有着对她音乐实践方面的丰富学习价值,更有着鼎盛时期的香港文化代言人向新兴的大陆后起之秀进行传承的象征性意味。收获了业界前辈和同行们对于她演唱能力和音乐素质方面的如潮般好评。大家的表述方式因人而异,可大家对她的赞美之情却不约而同。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她是绝无仅有的所获评价几乎全部集中在演唱方面、累加起来能剪成一段十分钟夸夸视频的选手,这其中用到的许多形容词十分大胆,比如“天花板”、“下一站天后”等,可这些评价来自李玟、李健、林子祥、叶蒨文、杨千嬅、李克勤、曾比特、毛不易、王祖蓝等人,这当中有些前辈甚至一改平时措辞审慎的作风,对她不吝溢美,绝非客套。而这样的集体式传播效应会再度被电视和流媒体扩散到陆港两地更有权威和影响力的所在(比如平台和各大资源方),带来的后续收益定是不菲的。

据现场反馈,叶蒨文演唱前到演出结束后回到休息室都拉着单依纯的手不放,足见对她的疼爱

路人缘方面

得益于她在节目未开播时潜在的高预期值,从第一期开始单依纯的真人秀镜头数量就在新人歌手中遥遥领先,而在后续的录制过程中,她凭借极佳的综艺感、诙谐呆萌一体两面的有趣人设更是让自己在镜头前的存在感一发而不可收拾:她造梗无数,跟任何人在一起都能自然而然地擦出火花,无论在女队抑或男队中都是团宠,集万众疼爱于一身,更是靠着这样的特质成为了本节目最大的CP女主,衍生出的相关话题度水涨船高、一骑绝尘,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古灵精怪、满溢灵气的女孩。纵观整季节目,单依纯向其他15组歌手以及歌手的粉丝群体、歌迷群体、路好受众群体输出了自己从演唱能力到人格特质都非常正面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利好了自己的大众观感和路人缘(也成功扭转了一些人对自己的过往负面认知)。

最重要的——能力方面

《声生不息·港乐季》是近年来定位最高、投资最大、政治意义最为深远的音乐综艺节目,担负着献礼香港回归25周年的特殊使命,配备了专业的顾问团和业内最强的灯光舞美设计,通过融洽的相处氛围(无淘汰制+密集真人秀)、不断强化的交流与PK机制(双人&三人合唱、男女换队),最后成功收获的是16组不同风格、不同出道时期在不同主题下碰撞出新生命的作品。由于每个人都是首发兼常驻歌手,因此要录满整整十二期,对非粤语区的新人来讲,所需承受的心理和现实的双重压力是巨大的。而对单依纯而言,这是她穷尽所能、自我压榨到极限的三个月,无论收获和消耗都远非之前参加过的任何节目可比,在这里得到的东西值得她消化和回味很久很久,或许要等到数年之后才会完全体现。

风格和类型化层面,囊括了国语抒情、国语R&B、粤语抒情、粤语R&B四大类,其不乏爵士味和neo-soul的改编,也有英文歌的穿插演绎,更是在最后一期展现了昆曲念白的唱段,这当中无一玩票,现世即成熟,在有限的主题和时长内向大家释放出了她无限的可能性。合作对象层面,接触到了几乎所有的重量级嘉宾,量多质优。合作方式层面,双人/三人合唱皆有尝试。角色定位层面,主力输出(爱是永恒)、势均力敌(这么近那么远)、辅助位置(千亿个夜晚)轮转,对于主/和声的统筹把握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十二期节目录制下来,单依纯分别以第一人称(自我表演与总结提升)、第二人称(合作表演并从合作过程与合作伙伴中汲取养分)、第三人称(台下观看他人的表演,把握其精髓与内核)的三重视角,对音乐本身、对舞台实践、对文化理念都获取了长足的学习体验。对她而言最吃力的莫过于语言关,每个录制周期内(十天左右)都要从零开始学习少则一首多则三首(含大合唱)的粤语作品,从基础的发音、咬字、声调、语流、旋律、节拍到进入表演阶段的结构安排、音色塑造、匹配编曲、和声设计、华彩加花都要兼顾,使得自己唱出来的粤语歌要好听、流畅且“对味”,并同时做到有新意有亮点,殊为不易。幸而有贵人相助,无论是像叶倩文李克勤这样的合作前辈还是许愿这样的官方顾问,都予以她细致入微的耐心教导,甚至会抠到每一个字音的口鼻习惯。三个月下来,或许单依纯仍说不好一口纯正流畅的粤语,但她对这门语言的结构化理解、要义掌握已经熟稔于心,这不仅仅让她以后再次唱起粤语歌的时候可以快速上手,更有助于她对于利用唇齿舌腭的相对位置进而塑造字形的认知升级,这种语感和情绪层面的软实力或许会体现她未来的作品里面,每一分汗水都是有意义的。

那么,是什么支撑了她的满载而归?

是天赋与才华,是实力和汗水。

自2020年11月20日正式出道至今,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单依纯共参加了六档音乐综艺节目,留下了近40个高水平的live舞台,横跨多种语言(国语/英语/粤语)、多种风格(抒情/R&B/Gospel/说唱/舞曲)。同台的前辈们往往比她有着多出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的音乐沉淀和舞台实践经历,久经岁月和市场的考验,会打磨出一套契合自己相性、能够保证下限的演绎框架,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壁垒,这既是舒适圈也是护城河——在艺术作品中,个人烙印一旦过于明显,想突破现有期待值则需面临更大的挑战。

而单依纯并不具备这些,她必须也只能凭借自己的天赋、悟性、技法和音乐直觉从零开始。倘若只是需要改编某一首或者某几首歌这样相对宽松、慢节奏的要求,会更加有利于她精耕细作——可时光和大环境不等人,这种连续高强度、高密度甚至跨语种的改编翻唱节目对于一个新人而言实在是过于严苛,可她却是怎么做的?

——把每首歌曲都掰开揉碎,从最底层开始重新定义表演逻辑:结构,音色,拍速,调性,每一处都力求“再造”而非简单地过场,并倾尽所能把技术层面的东西都往后放、埋下去,只把能够桥接和共情听众的表达放在前面。纵是茄鲞珍馐,也扮做咸鱼白菜,只为那一抹笑容与好好味。

这样做对她的消耗是无比巨大的,投入无数心力、精力,把自己不断掏空再不断填补,并承受住外界对她一介内地新人却翻唱王菲张学友张国荣等经典的质疑压力,或许也曾一度把她逼近到崩溃的边缘;但同样,她的收获亦是巨大的:无论solo&合唱,无论角色和位次,她都把握住了每个机会和节点,优势打穿,劣势翻盘,在先人一步的审美和独具一格的情绪雕琢下,展现了强大的演唱技术、语感、律动能力,在陆港两地观众面前以绝对惊艳的表现实证了华语乐坛新生代最强歌手之名,更是展现了现今歌手中极其稀缺的和声能力(跟合作歌手)与合乐能力(跟乐队)。在巨大的消耗和迭代升华中,她也首次暴露出了现阶段自己亟待改良的能力短板。昔日的少女天才已经开始进化为真正的强者,完全依赖挥洒天赋和灵气、野蛮生长的时期终将过去,技术圆融,气质内敛,作品体系化的时代正在来临。

EP01 爱与痛的边缘

初露峥嵘,技惊四座。

非粤语区歌手中发音咬字最好的歌手。之所以用“好”而不是用“标准”,是因为粤语发音好并不仅仅需要标准,还需要有味道。

她的声音里依然有着少年的纯粹炽烈,却披上了更加克制的古典端庄。自粤剧时代落幕以后,已经好久不见有新人歌手用低位置宽元音来桥接入声字和闭口音的前后鼻音部分,更何况这低位置还带着磁性的气声。

所以我一直强调,单式抒情的要义就是四个字:文艺复兴。用最前沿规范的技术,演唱最质朴真实的情绪。你以为这是80年代的劲歌金曲之夜,其实这只是新世纪的致敬与情思。在黄金时代的荣光里,开出新生的花朵,这花朵要新,还不能违和。乡愁是一缕港乐之殇,bridge的鼓点并进、65321转音和Bb4拖长在时刻提醒着你,文艺在那头,复兴在这头。

EP05 三人游

本体回归,如鱼得水,火力全开。

当娇嫩的丰盈遇见心酸的浪漫,再不见当初18岁的仙女落泪,将易碎感催化成破碎感,取而代之的是强颜欢笑。

教科书般的三段推进式爆发+华彩收尾,弱化原曲中的鼓点,在一个八度内几乎是完全靠人声的flow将巨量的乐感细节错落有致地填充进去支撑起这样复杂细腻、变化多端的情绪,真的是能把人看傻眼的程度。ps:每次第二段主歌的第一句响起时我都有一股想流泪的冲动,重音加强的“有些话”三个字就像重锤一样敲在心头,不知你们呢?

三次“这样就已足够了”每次节拍各不相同,第一次原速,第二次切分+layback,第三次降速,出来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大量的转音细节,其中最亮眼的当属第一段副歌结束后的连续两个上行561、123,还设计出了此前没见过的25217半音转音。第二段主歌“躲在你心中”后紧接着的招牌1216更是疾如闪电,一触即收。此外像“远远的”其中“的”2音小转音、“为什么为什么我的爱”中“爱”的216等更是家常便饭。

从bridge开始,低位置殷实的重机能B4开始连环出场,字字如锤,强声夹杂着转音开始横扫阴霾,归结至G#4扫清收尾,怎一个酣畅淋漓!

同样是从bridge开始,神级合乐能力开始显现,声音律动配合手势扮演了指挥的角色:只用3成功力就让乐队服服帖帖,用7成功力就能牵着乐队走,细致到每个音节的强弱拍、每个切分都让乐队听明白,与鼓组神同步,强大的掌控力带来的是心脏骤停的屏息感,这种反差感也正是这个舞台的魅力所在。(乐手内心OS:太舒服了!)

作品演绎呈现出宏观缓速流动、微观高速流动的气质,配合幽暗的灯光、粉色霓虹灯竖笼、水舞台和她略显青涩的交叉步演进,从迷离到游离,从游离到自持,从自持到不甘,最后从不甘到自嘲,唱的真好,真准,真细腻,真有张力。

至于结尾的音阶爬升:Gb4-Ab4-A4-B4-C5,在高质量C5强声长音后再用曼妙弱声回落到B4-A4,不多说了,人类高质量现场,看图吧。

三频分布饱满而均匀,线条像尺子一样笔直

EP08 这么近那么远

上下翻飞的极致和声。

先说男女合唱这回事:

低级的合唱——男女共用一个key,A唱几句,B唱几句,最后再合几句,唱完拉倒。

中级的合唱——开始产生和声的概念,男女分别有不同的定调,也会有主/和声的段落划分,但和声区间是固定的,有时候为了情绪的升华会在C段开始转个调,一直唱到结尾。

高级的合唱——主/和声位置碎片化、流动化,上一句A主B和,下一句可能就反过来;和声区间动态化,可能这句是三度,下一句就变成四度或者五度,并且把这种动态感延续到转调后直至结束。

再回看这首作品:

第一段主副歌:G大调,李克勤主音、单依纯和声。前四句李solo,“静静默默”开始进入发展段落,单依纯上行四度和声,直到主歌结束。副歌第一遍,单依纯从后半程切入,依然是四度和声;副歌第二遍首句“我,留着你在身边”,亮点来了:单依纯的和声陡然一转,变成了上行五度,然后马上下一句“心,仍然很远”立刻又切到了三度和声!三句歌,和声变了三次,情绪在这里有一个明亮上扬又黯然失落的奇异起伏,在不变主音的映衬下显得暗潮涌动,一如大男人面前的小女孩心思,妙啊,妙到毫巅。

再然后,八度solo转五度和声,第一段结束。

第二段开始:Bb大调,单依纯主音、李克勤和声。主歌部分全部为四度和声,最后一句李克勤手势上扬唱回到F4,与单依纯同key同主音。副歌第一遍,前两句单依纯solo,缥缈弱声演进,把心碎感和剥离感倾吐出来,紧接着李克勤切入,继续四度和声一直唱到副歌第二遍的前两句,而从第三句开始,亮点又来了:单李两人突然交换了主和声位置,由李克勤变成主声!“我想伸手拉近点”,单依纯四度和声,紧接着的下一句“竟触不到那边”她又变成了三度和声!还没完!下一句两人再次交换主和声!单依纯瞬间把发声位置从高切到低,鸭顶顶开始!男女同key一路上行的过程中又再次转到男四度和声!丧心病狂!

最后一段升入到B大调,单依纯主音、李克勤和声。副歌第一遍,前两句呐喊用四度和声完成,紧接着单依纯降下发声位置,男女同key,一直唱到“但我分不清这张是谁的脸”,最后“的脸”二字李克勤陡然下滑四度转为和声,然后马上慢一拍起来再次转为同key升华情绪,非常棒。副歌第二遍,单依纯B4长音接下一句C#5强混声咬字,质量爆表,情绪推到最高点!然后“心”字,G#4-A#4-G#4的宽广强声转音扑面而来,句尾“远”字真假音转换带拖长转音F#4-G#4-A#4爬升,这里的华彩过于澎湃,也是到这里,歌曲才呈现出了情绪层次上真正的全貌,这个过程中李克勤一直处于四度和声状态,直到这句唱完,才回到男女同key,并在这一遍副歌结尾的鸭顶顶处首次出现了男三度和声。最后的收尾段落,男女同key唱到最后一句转为女三度和声,结束。

双方在这首歌里各自展示的音域其实只有一个多八度,李克勤最高音只是到G#4,单依纯也就到C#5,整首歌乍一听动态跨度并不大,可细细品味,却处处都是勾连回转的小情绪、小变化,竟出奇地耐听。是因为里面涉及到的和声细节实在是太多了,编排得极其复杂,只能说陈子龙真敢编、李单二人也真敢唱。要记这么多和声的变化,首先对大脑就是一个挑战,遑论单依纯在这一场要同时准备两首竞演曲目!而这上下翻飞的和声变化与主和声交替对音准的要求更是堪称变态,且这首歌整体处于一个速度较快的编曲中,没有时间停下来调整,只能凭两个人的音感和乐感来完成。幸亏是李克勤,幸亏是单依纯。

EP09 为你钟情

她的乐感是一束光,亮起来就能填满整个心房。

这是华语live中首次出现用大量非常规离调转音贯穿始终的抒情表演。

如何重塑一首1985年的平缓深邃、情感抒发上偏直给的告白式经典?

一个人,一架琴,一束光,足矣。

《为你钟情》,Bb大调。

对我讲一声 I Do I Do

愿意一世让我高兴(结尾出现丝滑的、有强弱控制的转音:5-5b6b7b6b7b6小颤音-545,离调转音,很特别,也是这首歌的灵魂改编,后面多次引用照应)

为你钟情 倾我至诚

请你珍藏 这份情

从未对人 倾诉秘密

一生首次 尽吐心声(结尾312转哼唱3432转音)

望你应承 给我证明

此际心弦 有共鸣(“此”强弱精细控制,有急有缓,带来节奏感)

然后对人 公开心情

用那金指环做证

对我讲一声 终于肯接受(“讲”字第一遍Bb4弱声)

以后同用我的姓

对我讲一声 I Do I Do(“讲”字第二遍Bb4转为强声,结尾I6-Do5b6-I32-Do21,离调音并转高音气声)

愿意一世让我高兴 (声音立刻沉下来,高兴的“兴”字结尾拖长,轻皱鼻子把高位置送上头顶)

呜~(吟唱,转#C调了,3454【在bB调中为5b6b7b6,与第一句转音呼应】-32-343-21-32321)

I Do I really Do(do43-21小转音)

呣呜~I Do(6-717-765-I232-Do2#1,离调转音,与弦乐神同步!)

I really Do(I6-54,do(34)(23)滑音-4323,小转音)

对我讲一声 终于肯接受(无间断转调,#C调转回bB调)

以后同用我的姓(的676-姓5-wu6565转音,再次牵引着背后乐队走)

对我讲一声I (176)Do (b6调外音)I (432)Do(2b2,再次离调)

愿意一世让我高兴(转哼唱5b6b7b6b7b65434545,离调转音,再次与第一句转音相呼应,也再次同背后的弦乐组完美合乐 )

为你钟情 倾我至诚

请你珍藏 这份情(“这”上行三连音)

然后百年 终你一生

用那真心痴爱来作证(12365321,经典五声音阶)

用那真心痴爱来作证 (“作”三连音)

太变态了。

大量离调长转音、无缝转调,并且行进速度、行进音阶和落点要和背后钢琴与弦乐组完美匹配,人声以第一视角倾诉衷肠的同时也在器乐化,成为首席的协奏位,还包揽了指挥的职能。

对此我只能遗憾地评价一句:乐感天花板。

当歌声散去,唯余浪漫于殿堂。

EP10 爱是永恒

声乐能力大赏

极致的起音、呼吸、闭合和声音安置意识打造出的稳健底盘和声音动态。

首句首字起于胸口气泡音,下探充分的同时轻柔挂住面罩,每个字形都控制地恰到好处,音阶和情绪往上爬升时会自然而然地均匀换声,无缝完成真假音转换。

第一段主副歌:“在我心湖中”、“无尽永恒中”、“当所爱是你”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二段主歌结尾“无尽爱浪涌”的“涌”字Bb4重机能强声拖长中插入23212的转音。

第二段副歌结尾和声部分“当所爱是你”结尾出现的7-17-6535转音。

首次在正式live中出现大量的C5及以上连续强声咬字&拖长。

从第二段副歌开始,单依纯作为和声开始出现大量的换声区强声咬字,仅“有着爱便有着你”这一句中便是4个C5带着两个Bb4,而在转调到A大调以后,“跨过生和死”结尾更是出现了B4-C#5-D5这样的上滑音,在连珠炮般的C#5轰炸后,以一个C#5-B4-A4长音后的D5-C#5收尾,整首歌在强声方面共出现了12个C5、8个C#5以及两个D5,均以良好的闭合高质量完成,有着焦点清晰、圆润却不刺耳的金属芯,这样高密度的强声在她的演出中尚属首次。

因篇幅有限,故而不再把其余的作品都详细展开分析,但并不意味着它们的亮点可以被一笔带过。《来生缘》中缥缈空灵的高位置弱声与七字C5强声连续咬字接D5长音、《高山低谷》中招牌的点睛式绿叶逆袭、《分分钟需要你》中通过轻盈改变软腭位置的方式首次出现的少女甜嗓、《忘记他》中直击灵魂的昆曲念白以及《她来听我的演唱会》中校园民谣式的轻声哼唱,无不在彰显着她的全面而强大,就连每次的全场大合唱,她的声音甫一登场便会让听众耳目一新(参见《下一站天后》《红日》)。

当然,她的不足和短板也终于开始暴露出来,比如强声中的重机能一旦到换声区的C#5,就开始肉眼可见地大幅下滑导致声音失去强度,只能用边缘化后线性压缩的高频金属芯去掩盖低位置、宽度和力量感的不足,这在和林子祥合唱的《千亿个夜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和香港方面的新人不同,作为近几年最炙热的中国好声音冠军,大家在单依纯出场之前便对她抱着很高的期待值,而她做到了用更大的惊喜回报了这样的期待。无论粤语发音、声乐技术、选曲编曲、演绎框架、乐感、合乐能力都一次次地刷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高度。或许连她自己也不曾想到,迄今为止舞台的最高光会出现在这样一个致敬港乐、主打粤语歌的节目上。而我们也庆幸《声生不息》没有采用淘汰制,让她无需考虑“活下来”的生存压力,可以彻彻底底地抛开竞技性,把更多的心思留给自己想表达、想让大家听懂的东西上,或许这样的赛制消解了刺激与紧张感,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部分歌手的舞台质量下滑,但站在单依纯的角度上,这能更好地帮助她连通更多的同道者,也与她一贯坚持的原则不谋而合:做好自己喜欢的音乐,然后让大家刚好也喜欢。

“对我来说结果不重要,但还是希望你们认可,因为我热爱音乐,热爱舞台。”

PS:姚峰教授曾经讲过一段我非常认可的理论,他认为好的流行音乐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方面的内核:

流行的,时尚的,前沿的,有个性的,有技艺的。

单依纯全都做到了。

除了实力和表现,支撑着她成功的,是明心见性、清透执着的人格特质。

她通透而自洽,懂得对事物抓大放小。她敏感而不矫情,在去年爆裂舞台时期还是社恐状态,却在一年之内赋予了自己用幽默和娇憨与外界和平对话的能力。她的内心纯粹剔透,敏感易察;外部表征又像蜡笔小新一般:段子和暴论齐飞,语不惊人死不休;搞笑共呆萌一色,惹人无奈惹人垂。

她自出道以来,在前辈面前毫不弱势、不疾不徐,从不会过分谦卑。除却礼貌性和礼节性的尊敬外,在业务层面和日常交流层面大都贯彻了平等相待的原则,会席地而坐坦然接受前辈和业界给她的任何评价,亦会同他们毫无距离感地嬉笑打闹。无论是面对谭晶、龚琳娜还是林子祥、叶倩文、李克勤,她都不曾有过任何诚惶诚恐和唯唯诺诺的姿态。这份坦然别说在华语新人里面是独一份的, 怕是中生代们面对这些都没多少能够泰然处之吧。

她高度自律,一年半以前承诺过的东西每一项都做到了:减肥、健身、出专辑。已经不记得她在杭州和北京之间往返了多少次,自己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在机场的行色匆匆已经可以剪满一部电影的时长。她在课业繁忙、通告缠身的同时还要每周新学两首粤语歌,就这样自己一点点抠着学,却学成了发音最好的非粤语区歌手。她在去年忙的脚不沾地,同时常驻三档音综,却硬是挤出时间听完了数千首国内外的新歌。有时候你说不清这究竟是热爱还是自律在主导,可结果是骗不了人的。

她没有明星架子,甚至到了根本不care粉丝的程度,因为她的心理认同上把工作和生活区分的非常清楚:踏入这个圈子越久,越明白非利益相关的真实世界有多难得。所以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私人空间,在学校完全素颜,聚会的时候会刻意避开KTV,惯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软件也普遍有着小圈子&熟人社交属性,vlog中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希望自己早日退休。她选择融入这个世界的真实,却不会服从这个世界的现实。所以,不要再强求她考试的视频了,那是她原始的自留地。

相信她,保护好她。

《声生不息》结束后,她应该会有一段调整期来进行自我总结与消化,同时在公司层面上应该也会进行战略布局,以应对后续的资源升级。短短一年半时间,她走过了一条荆棘密布、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路,也留下了很多惊才绝艳、叹服一片的佳话。现在,她不再是那个横空出世的少年天才,而是换到了更广阔的赛道、更大的舞台上。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大量的舞台演出和电视项目被砍,剩下的预算也削减的不像样子,只剩下几家头部平台还有招商能力,导致无数音乐人没有饭吃,可谓音乐圈之殇。而现在阴霾开始散去,据我所知不少演出项目都已经开始复苏,希望她在沉淀后可以借势深入到自己的音乐中,集中精力推广自己的新专辑,搞一搞个人音乐会/歌友会,把专辑制作团队都请过来,在业界和圈层中打造自己的个人标识。

至于更遥远的二专,以及OST、晚会资源,抑或是官方层面上的红色资源,相信她与公司会有着更稳妥的考量,不多说了,未来估计会有一些热度较高的非音乐综艺去飞行,保持自己的热度、扩大曝光率等。

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可以照顾一下香港、台湾、东南亚和其他海外地区,她在这些地方的口碑甚至要好于中国大陆,原因嘛,懂的都懂。

最后,希望她初心不改,继续钻研音乐和演唱技术。要多听根源性的东西,本民族的和国外的都要多听,就像她的演唱风格中融合了越剧和R&B的东西,这就是一种下意识的创举。

而演唱方面,单依纯是我剖析声乐多年来,在华语现役层面遇到的歌唱技术和演绎表达能力正相关性的最佳范本,二者互为表里,彼此高速促进、共同成就。这样的体系和状态是绝伦的理想存在,但这条路越往后走越发艰难,相信她自己也已经感受到了,今年的声音强度比之去年有了明显提高,也数次发出了“磨炼机能很重要”、“我要唱高音”之类振聋发聩的呼声,再也不是一年半以前那个很随意说着“我不想唱太强的声音”的小姑娘。

Diva嘛,总要回到她应该在的位置。

我们等待着在更高的山顶,和你再见。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7313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