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县有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丽风光,
有1987年被英国皇家探险队宣布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
有令人如梦如幻般经历三昼夜的“祈寿宫(百鸟岩)”水上溶洞,地下水晶般的艺术宫殿“水晶宫”让人一步一叹;
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西山弄友原始森林、弄友天然八卦、大洛江洲地下长廊、水晶宫脚下让人为之震撼的“长命河”、好龙天坑、交乐天坑、好和响水天坑自然景观及东山瑶族风情。
盘阳河
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源于凤山县桥音乡,流经凤山水源洞,穿行于巴马县甲纂乡境内的百魔洞、百鸟岩,最后一个出口注入赐福湖。
盘阳河景色优美,一路逶迤而来,河水碧绿,环境非常自然。在盘阳河边,有酷似桂林山水的碧莲叠彩、书童独秀、榕荫古渡和屏风山,还有老虎山、象山、孔雀山,以及大水溶洞等,风光非常多样,非常适合竹筏漂流。
百魔洞
百魔洞位于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此洞分为4个大殿堂。从洞中溢出的泉水与西边从仁乡潜过的盘阳河伏流在洞中交汇,泾渭分明,清浊可辨。魔洞洞内景物,随季节变幻。
盛夏时节,洞顶无数岩泉下渗,含滴有节。
秋冬之时,潆流碧潭,回清倒影。
春季,洞外洞内天窗上下,繁花似锦,鸟鸣泉唱,与洞内奇观相交辉映。
百鸟岩
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又名百鸟洞。百鸟岩的成因主要是在地下河水对漠斋山不断的溶蚀、浸蚀、崩塌的漫长过程中扩大而形成。
这里有石鹰、石柱、石幔、石观音菩萨等,百态千姿,令人目不暇接。
石台的周围有仙女梳妆、海螺石,石螺对面有石桌、石缸和石松果等。
巴马长寿村
这个小屯子背倚青山,盘阳河绕村而过,走过一座石拱桥一条小路便可进屯,风景十分优美,据说当地的空气和水有延年益寿功效。
长寿村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些百岁老人,每个年过百岁老人家门口都有小牌子,上面写着他们的年纪和出生年月。
其中,年纪最大的黄卜新老人生于1898年,今年已有115岁了。
如今这些老寿星们坐在家中,每天都有游客排着队来探访他们:按照当地的习俗给老人送上红包,请老人摸顶赐寿,与老人合影留念,还可以和老人聊聊天,听听他们的长寿之道。
质疑:长寿村的屁都是香的?
近日,浪潮工作室发表了《中国所有长寿村都是假的,没有例外》,说,长寿村的屁都是香的,公开挑衅巴马!
他在文章列出了几大理由:
巴马县政府为促进当地的旅游业,故意包装“长寿”概念。
广西巴马成名时间并不算太长。2006 年时,巴马旅游人数只有 11 万人次。可到了 2013 年至 2015 年,随着游客和病人的涌入,巴马接待游客高达 2550.3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244.36 亿元。
巴马县政府为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开发了百魔洞、百鸟岩、长寿水晶宫等景区;2009 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 46.113 万人次,其中 77% 是冲着这三个景区去的。百魔洞的地磁指数号称是正常地区的两倍," 长寿圣水 " 的取水处每天都大排长龙。
如果说资源开发型地区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么巴马靠的是 " 长寿 "。
巴马可滋泉、巴马白泥、巴马火麻油,都被神话成长寿的秘诀,也成为养生产业的摇钱树。再加上中国老年学学会的认证、添油加醋的外媒报道和响当当的国际头衔,巴马足够让养生爱好者燃起购买欲。
巴马火麻油号称被联合国粮油调查署认证为 " 最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油 ";巴马白泥号称含有 20 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巴马可滋泉则号称被《国家地理》推荐评选为世界十大美容泉之首。《国家地理》的确刊登过一篇《长寿的秘密》,但这是国家地理学会研究员丹 · 布特纳对日本冲绳、撒丁岛、加利福尼亚罗马琳达的长寿现象的调查结果,既没有将广西巴马也包含在内,也没有进行美容泉的鉴定。
这不妨碍巴马的走红。2012 年到 2016 年,巴马县的第三产业一直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2015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15.99 亿元,同比增长 7.2%,占 GDP 比重达 47.3%;由于旅游捆绑住宿,房地产交易市场也因此快速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面积 4.2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44.9%,商品房销售额 2.34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124.6%。
保健养生产业和旅游产业一直是巴马重点发展的对象,2014-2016 年县政府每年的工作报告里都提出要 " 加快全县长寿食品工业园区建设 "," 提高饮用水品牌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使之成为全县财源支柱产业 ",这里的饮用水就是指所谓的长寿水。根据《巴马县 2015 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5 年,巴马工业总产值完成 15.43 亿元,同比增长 18.2%,这离不开养生旅游业和巴马长寿产品产业的扶持。
来到巴马希望被治愈的患者已经多达十万人,他们被称为" 候鸟人 ",住在坡月村新开发的民宿和旅馆,街道两边几乎每一家饭馆都有 " 养生 " 或 " 长寿 " 的名号,还有药贩专门来到巴马,号称能三个月治好癌症。
巴马的长寿地位得归功于一位日本人,他的理论依据没有科学性。
今天巴马的地位,可能得归功于一位日本人,他的名字叫森下敬一。顶着他自己在日本创立的 " 国际自然医学会 " 的名称,森下敬一在 1991 年宣布巴马为继前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中国新疆南疆一带之后的世界第 5 个长寿之乡。自此,巴马的长寿光环成为中国病人的一缕希望。
但是这位森下敬一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在自己红了之后才挣钱发财。他所谓的长寿概念没有科学依据,说的不客气一点,纯粹扯淡。
"候鸟人 "们为巴马带去了垃圾、污染和拥挤。
在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值中,V1(0.5)表示弱载状态,V2(0.7)表示轻度超载状态,V3(1.0)表示重度超载。而在 2008-2010 年的数据中,巴马空气质量、游客居民比率就已经显示轻度超载。2011 年的数据显示,巴马对旅游的承载力已经达到 0.6376,属于轻度超载,而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承载力全部破 2,属于重度超载。
年径流总量、径流量时间分配率、环境空气质量是巴马盘阳河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是 " 候鸟人 " 寄托长寿的关键
2017 年初,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称,力争到 2019 年巴马国际旅游区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 3500 万人次,其中巴马核心区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 800 万人次。
然而 2008 年时,巴马的原住民仍然在利用环境自净能力吸收固体废弃物和净化污水,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入盘阳河;镇上没有任何污水处理厂,只有一个垃圾处理厂,即使考虑到在建的基础设施和每年 100 万左右的游客,巴马的固体废弃物剩余承载量只有 34773 人 / 天,水环境剩余承载量只剩 14299 人 / 天,但是这个数据和当地政府的旅游人数指标、将要涌入巴马的 " 候鸟人 " 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无从得知巴马这样长寿乡百岁老人数量的真实性
实际上人年纪越大,越容易记错自己的年纪,甚至有意抬高自己的岁数。美国学者 Richard B. Mazess 和 Sylvia H. Forman 在厄瓜多尔的维尔卡班巴长寿村调查了长寿老人们的真实年龄。因为当地的洗礼记录曾经被焚毁,所以他们通过现存的关于出生、婚姻、死亡数据的书面资料推算老人们的真实年龄,利用其他信息,比如近亲关系、孩子的数量、婚姻状况的信息来核实这些年龄是否真实。
研究人员发现,20-50 岁的人对自己的年龄把握得比较准确,在图像中表现出来的斜线斜率和 1 相差 0.1,真实年龄和他们自己说出的年龄之间的误差区间是 0.8 年至 3 年,平均只有 2 年,即使是最夸张的误差也没有超过 5 年;但是超过 70 岁的人就很容易吹嘘自己的长寿,已经去世的老人的年龄也容易被夸大,甚至直接 " 遗传 " 同名同姓的亲属。
维尔卡班巴村里有一位在当时被认为是 125 岁到 130 岁的长寿老人,在实际年龄 61 岁时,他说自己 70 岁;五年后他说自己已经 80 了;当他真的到 80 的时候,他又说自己已经 121 岁了,如果真的这样算,他比自己亲妈都早出生五年。
我们无从得知巴马这样长寿乡百岁老人数量的真实性,似乎人们对此也不是很在意,人们更在意的是长寿乡的生财之道。《纽约时报》报道巴马长寿村现象时提到,随着中国老年人的迅速增长,医疗和长寿主题旅游业蓬勃发展,当地政府也希望借此塑造自己的长寿目的地形象。
巴马,你的长寿真的是包装出来的吗?如此看来,巴马政府的确欠大家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69126225.html